刘瑞明: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若干误区:一个“过来人”的头破血流的教训总结
2023/8/21 17:05:29 阅读:35 发布者:
简介
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导,国有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产业经济评论》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转型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杂志发表50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曾获得“教育部第七届中国高校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第六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首届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奖”、“第四届洪银兴经济学奖”等学术荣誉。
(文章来源:“香樟西部计划”讲座)刘老师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六大“误区”:职业选择的误区;理论选择的误区;文献阅读的误区;研究选题的误区;学术交流的误区;调研实践的误区。
第一部分
职业选择的误区
刘老师表示,“圈外人”羡慕学术研究工作稳定、自由、社会地位高,但却未看到学术研究背后繁琐的工作任务、严酷的淘汰机制和长期的严苛训练。因此,刘老师强调,各位同学需要再三思索,自己是否要将学术研究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而非“叶公好龙”,迷迷糊糊的走上这条看似“光鲜”的道路。刘老师认为,只有那些最有韧劲,最热爱、最享受研究过程的同学才是最适合做科研的。
第二部分
理论选择的误区
刘老师在这一部分强调经济学理论要反映经济学故事,理论要指导实证研究。许多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时只注重数学模型的推导,却对“公式”与“符号”背后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视而不见,这使得同学们很难形成系统的经济学思维,在做实证研究与具体分析时,就“露出了马脚”,不能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证研究。此外,刘老师表示很多同学的思维逻辑能力存在不足,对经济问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此,刘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锦囊妙计——“多参会,多演练”。
第三部分
文献阅读的误区
刘老师表示,文献阅读存在三个误区——“不读文献”、“品味不高”、“只读内容,不读灵魂”。其中,“不读文献”如同闭门造车,长此以往不仅研究水平难以提升,研究的创新点也很难找寻;“品味不高”则会让研究者误入歧途,大量阅读低水平文章会降低研究能力。刘老师强调,读文章要读顶刊文章,不仅要读其内容,也要读其灵魂,文章的显性知识——“方法、数据、结论”往往很好理解,但文章的灵魂——“无法言传”的默会知识则需要同学们花费大量时间复盘,直到解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第四部分
研究选题的误区
刘老师认为,好的研究应当是重要的、新颖的、逻辑严密的。但很多学者却没有经过仔细严密的论证,草率选题撰写,导致文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投之不录,废之不舍”。此类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凑热闹、追热点”,虽然这一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值得鼓励,但这并非是一流的研究;二是“预设结论,硬凑结果”,从结果中“挑星星”,却枉顾逻辑与事实。刘老师表示,不显著的结论有时能讲出更精彩的故事,劝诫各位同学不要犯主观错误。
第五部分
学术交流的误区
刘老师认为,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交流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最快途径。刘老师基于对学生的观察,总结出了学术交流的四个误区。一是“不讨论”。从Seminar、Workshop、Conference等学术活动中获取默会知识,在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讨论中锻炼思维逻辑能力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最佳方式,很多同学却浪费了这些资源。二是“不参会”。学术会议是学者们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前沿阵地,多参会才会紧跟学术前沿,不参会导致很多同学出现信息的滞后。三是“不请教”。遇到困难时仍“故步自封、闭门造车”,不向高手请教,害怕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而“丢面子”,是国内大多数青年学子的心态。第四,“不沟通”。很多同学缺乏与导师的积极互动,未形成定期主动汇报的习惯,往往事倍功半。
第六部分
调研考察的误区
在这一部分中,刘老师提出了同学们在认识现实世界时容易陷入的误区。一是“不调研,不体验”。对现实世界没有充分调研与体验,学术研究往往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不观察,不思考”。对经济学现象视而不见、见而不深、深而不透使得同学们很难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三是“不提炼,不总结”。现实世界纷繁复杂,如何“抓住本质”需要较强的抽象能力和提炼、总结能力,这也是我们在未来学习中应当着重培养的能力。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说“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但刘老师表示,从事经济学研究,一万小时的锤炼只是起步,研究之路漫漫,对“学术的真心热爱,对家国的真切关怀” 才是支撑学者们持续投入的动力。最后,刘老师祝愿大家“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在热烈的掌声结束后,刘老师与在座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并对有关经济学直觉培养、数理模型构造和团队有效协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感谢刘老师为”香樟西部计划“学子们带来的精彩演讲!
*文转:香樟经济学术圈 公众号
转自:“有闲的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