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P23—P24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奠基、拓展和深化——庄福龄的学术历程及贡献》,摘自《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2期,莫斌摘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也取得长足进步,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是标志性的成就之一。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园地,是中国学者首次明确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一学科方向。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奠定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并不断拓展和深化,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特色”。其中庄福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庄福龄于1929年1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上高中时父亲病逝,母亲抚养他们姐弟几人,一直支持他到高中毕业。1947年,他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对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学科抱有浓厚兴趣。1951年起,庄福龄在上海财经学院任教。适逢新中国开始系统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人才,他于1953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庄福龄参与筹建工作,并先后担任该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副教授、教授,一直到他2016年11月30日去世。
这些貌似简单而平淡的学术人生,却与一门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密不可分。诚如庄福龄在为《中国当代社科精华(哲学卷)》撰写的学术自述中所总结的:“在我个人的学术生涯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思想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学科在我国酝酿起步、奠定基础和拓展深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它传入中国之始就开始了,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其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和一个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有意识地展开系统的研究和建设,起步却较晚。它的酝酿和准备经历了一个漫长历程,有计划、有组织的准备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随着1964年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也在该所组建起来。
庄福龄是这一研究室的负责人,他以新中国成立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的理论积累、实践经验为基础,参与了学科建设的起步性工作,诸如对国内外有关学术信息的收集,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汇集和整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关于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重大问题所产生的争论,等等。
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的。庄福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操旧业”,为学科建设做了以下工作。其一,重新组建被迫中断十余年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拟定了从基础性课题着手的研究计划;其二,接受教育部委托,于1979年在桂林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编写会议,并在会上做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当前任务”的主题报告,把编写全国高校文科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通用教材的任务落实下来;其三,作为全国最早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之一,在这次教材编写会议上联络兄弟单位一道发起成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并担任该会会长长达28年(1979—2007年)。
在教材编写组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推动下,全国第一本专业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于1981年出版。20世纪80年代初期问世的这一成果,反映和体现了当时学界在学科体系把握和主要内容设计方面的基本共识,标志着学科建设迈出初始阶段,面临着下一步为其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的任务。
打好基础需要有系列配套的成果做支撑。结合当时的情况,庄福龄认为不能满足于仅有的一本教材,还要有相应的文献资料书,以满足专业工作者、广大干部和社会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需要。于是他又同北京大学哲学系同仁合作,共同主编了三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于1984年推出;此前一年应中国青年出版社委托,与所在研究室同仁一起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纲要》。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还应当有自己的概念和范畴体系,而阐释有关概念、范畴时,也应当有其特有的视角和思路,为此,为这门学科编写工具书的任务摆在面前。庄福龄应《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编委会邀请,作为该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负责人,从拟定框架、选定词条、草拟编写纲要到直接撰写其中重要词条、审稿定稿,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在此基础上,后来他又主持编写了更全面、更丰富和更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辞典》,于1992年出版。
当然,由于事关学科的系统性建设和科学性发展,更重要的还是学科研究范式的开辟和雄厚的学术基础的奠定,庄福龄进一步思考,团结全国同行、集中力量撰写一部资料翔实、覆盖面广、理论性突出的系统专著。1983年,作为我国“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科研重点项目之一,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编写工作正式起步,1986年其又被列入“七五计划”。庄福龄与黄枬森、林利共同担任全书主编,此外他还兼任第二卷的主编,并独立承担马克思、恩格斯军事哲学思想的研究和相关章节的撰写。在三位主编的领导下,由全国57位学者参加,通过多年努力,这一宏大的学术工程于1996年完成,成为这一学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奠基性成果。
这套规模达410万字的丛书,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梳理与经典著作的分析,分别梳理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和中国的传播与演进,以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情况和嬗变过程,从总体上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萌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且结合当代社会和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探讨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原像背后的现实价值。编写者根据当时马克思主义著述的编译状况和文献条件,力图对重要的哲学著作及其观点作出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反对形而上学的非历史主义观点和相对主义观点。
此外,庄福龄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1978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恢复时,他最早倡导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招生方向,其所在研究室也成为这一方向全国首批硕士点招生单位。他作为这一学科点的负责人一切从头开始,从拟定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再到开展科研和编写教学用书,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和博士点的建立,他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博士生的培养上,设置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与现代西方思潮、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哲学、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三个研究方向。他去世前,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还一直在培养博士生。
这样,从通用教材、专业辞典的编撰到通史性大型专著的出版,从学术机构的创办到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庄福龄作为开创者、带头人之一,经历了上述各个环节和完整过程,为此付出了全部心力。
2007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列入重点教材项目,他作为首席专家之一主持编写工作,参与大纲制订、内容划分、初稿起草、难点讨论等各个环节,要求编写者特别注重总结以往同类教材编写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2012年推出的这一新编教材,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庄福龄的构思和设想,凝聚了他的心血。
更重要的是,在四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出版将近20年之后,在生命历程的最后两年,庄福龄提议并组织了更大规模的科研项目——十卷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并出任首席总主编。在他拟定的大纲中,全书将以700万字的篇幅,从整体性的视野梳理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这将成为世界上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史研究著作,反映和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遗憾的是,十卷本启动不久,他就身患重病。病中他仍念念不忘工作进展,一直给予关注和指导,先后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病榻上撰写了全书“总序”草稿。最终这一浩大工程成了他未竟的事业,只能留待后继者来完成了。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