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连福 王丽莎 | 论“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
燕连福 王丽莎◆文
“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突出的执政理念。“人民至上”蕴含着丰富内涵,包括彻底的“人民至上”、全面的“人民至上”、结果的“人民至上”、立体的“人民至上”等方面。其理论贡献体现在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创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超越发展了西方“资本至上”的价值逻辑等方面。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人民至上”,要从“全体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全面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方位”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全人类”上下功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燕连福 王丽莎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突出的执政理念。新时代新征程,深入研究“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理论贡献和实践路径,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人民至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包括彻底的“人民至上”、全面的“人民至上”、结果的“人民至上”、立体的“人民至上”等方面。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彻底的“人民至上”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人民至上”作出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回答,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通过抓住“事物的根本”,守正创新,彰显了其理论的彻底性。
彻底的“人民至上”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习近平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体,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坚持发展过程受人民监督。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多主体多形式监督的优势,让人民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实现一切权力行使主体监察全覆盖。第四,坚持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习近平认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满意是衡量党的全部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最高标准。坚持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就要建立长效的与民商量机制,注重倾听人民呼声,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创造受人民认可、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业绩。
(二)坚持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的“人民至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具体的、全面的内容,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发展过程都要遵从“人民至上”。
全面的“人民至上”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治建设方面,完备“人民至上”的民主政治条件。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和能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和更加健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第二,经济建设方面,夯实“人民至上”的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在产权、机会和规则上的公平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第三,文化建设方面,加强“人民至上”的精神文化支撑。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仰;聚焦人民精神文化现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世界。第四,社会建设方面,提升“人民至上”的美好生活品质。聚焦与人民群众现实利益最为相关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推进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第五,生态建设方面,营造“人民至上”的良好生态空间。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个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保证每个患者都有平等地获取医疗资源的权利和机会,真正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落到实处。
(三)坚持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结果的“人民至上”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成果,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质是结果的“人民至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结果的“人民至上”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共享结果的主体不是某些利益集团、特权阶层,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每一个人不论出身、地位如何,都平等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坚持发展内容要全面共享。全面共享强调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共享的内容不仅有丰富的物质保障,还有健全的民主、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这些发展的内容,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要让人民群众共享,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只是形式上的共享。只有全面共享,才能真正地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落到实处。第三,坚持多种途径惠及每一个人。发展的结果不是自动就能使人民群众享有,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制度等规定才能实现。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确保人民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积极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成果;以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护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第四,坚持以渐进共享逐步实现结果共享。由于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不平衡,所以实现结果共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一下使所有人都实现共享。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其结果必然要从不均衡到均衡,循序渐进地实现共享,最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坚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立体的“人民至上”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出生动诠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彰显了立体的“人民至上”。
立体的“人民至上”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上促进人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经济生活处于决定地位。要实现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实现经济上的发展,这就需要对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到基本经济制度高度,就保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现人的物质财富的增长,推动人在经济生活的发展,实现经济生活中的自由。第二,在政治上促进人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还不够,要实现人的发展,还需要在政治上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大政方针政策方面,保障人民群众拥有平等机会和权利来参与,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使各种制度政策安排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过上好日子。第三,在文化上促进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既弘扬了革命文化,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起到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发挥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从而在文化层面不断促进人的发展。
二、“人民至上”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出的深刻论述和理论创新。其理论贡献体现在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创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超越发展了西方“资本至上”的价值逻辑等方面。
(一)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蕴含着人民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党在百年实践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新境界。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是自己的主宰,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人不仅是自己的主宰,也是历史的主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社会历史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只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汇聚起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人民是历史伟业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必须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把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二)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对人民的认识。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不负人民”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的七大将其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写进党章。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思想,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之一。江泽民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展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人民观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显示出鲜明的特征,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
第一,进一步强调不负人民。习近平在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进行会面时,深情地谈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我”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境界,“我将无我”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立场,“不负人民”展现出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鲜明地表达出习近平真挚的赤子情怀,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坚定决心和高尚情怀。只有心怀“无我”的初心,才能实现“不负人民”的光荣使命。
第二,进一步强调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表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幸福的主体、内涵、途径、目标等根本问题。首先,人民群众是幸福的主体。习近平指出:“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制定所有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是人民幸福的内涵。美好生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期美好生活有不同的内容。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为物质富裕、政治民主、精神充实、社会和谐和生态美丽等方面。共产党就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接力奋斗。再次,奋斗是人民幸福的途径。“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只有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开拓进取的奋斗韧劲,才能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幸福的追求。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丰富,还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协调发展。新时代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处理好发展与共享的关系,使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进展。
第三,进一步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党执政的最深厚根基,中国共产党的伟业之成,在于依靠人民。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答案就在于党领导下的人民伟力的凝聚与迸发。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民心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只有赢得人心才能巩固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才能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历史伟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发挥好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第四,进一步强调人民江山。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表明了社会主义江山的本质属性和人民在社会主义江山中的决定性作用。江山就是人民,是指人民是党推进伟大事业的宗旨目标,重在强调为了人民。与历史上的当权者把人民当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不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遭遇多大困难和付出多少牺牲,党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人民就是江山,是指人民是党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依靠,重在强调依靠人民。只要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征程中铸就新的时代辉煌。
(三)创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民本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习近平“人民至上”理念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人民至上”理念的出发点在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传统民本思想中,民不是唯一的国家之本,君才是国家之本。民本就是君本,民本在于尊君,其终极指向是维护君王的权威和封建专制统治。如孟子一方面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但又提出了“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的思想,强调“王天下”的至尊地位。荀子提出的君民“舟水”关系本质上强化了君主专制的力度,认为君主只有重视百姓的利益,才能达到长期执政的目标。习近平“人民至上”的理念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目的在于“用民”,“人民至上”目的在于“为民”。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上是‘治民’‘用民’,是站在人民之外、人民之上看待人民,而不是站在人民之中、更不是以‘人民至上’来看待人民”。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本思想以对民众的统治为中心,“用民”成为统治阶级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封建社会,农民看似得到了土地,实际却要定期定额上缴足量赋税,接受繁重杂役,实则是国家以土地攫取农民的民力,是要民服务的典型表现。“人民至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民生领域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新突破,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超越发展了西方“资本至上”的价值逻辑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人类社会逐步形成了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和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为中心”成为全球发展的基本观念。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其发展是以少数人或者少数人的利益为价值取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发展。“实现资本无限增殖,追逐物质财富的最大化是资本‘天然的使命’”。资产阶级坚持“资本至上”和“金钱至上”的价值立场,他们所要实现的发展不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更不是为了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是少数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依靠人民,但无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等也对全世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人民至上”理念反对资本逻辑的主导,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而非发展手段,超越了西方发展思想的局限性。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人都不能少,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掉队。在发展主体上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方式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既以人为中心又尊重自然规律,致力于建设一种“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三、“人民至上”的实践路径
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更是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倍加珍惜和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要从“全体性”“全面性”“全方位”“全人类”这几个层面加以推进和落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把造福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一)从“全体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就要在“全体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美好需要等入手,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第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的奋斗,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建立科学完备的现代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开放包容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第二,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保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依法取缔非法收入,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点。以建立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建设为重点,围绕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逐步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四,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充盈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前提。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提升人民的道德素养和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二)从“全面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的内涵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没有离开个人活动的社会,也没有离开社会的个人活动。人的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样,社会的全面进步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就要在“全面性”上下功夫,通过社会的全面进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一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二是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政治保障。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使人们可以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人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三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内在动力。以建设教育强国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注重受教育者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从“全方位”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初心系于人民,使命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新时代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是坚持和发展“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就要从“全方位”上下功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第一,关注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使全社会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第二,关注社会保障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福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丰富社会保障内容,积极发展新型残疾人保障事业,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等,提升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保障。第三,关注医疗健康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人民群众心之所向,要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从“全人类”上下功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人的解放,倡导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对破解国际困局、化解国际冲突、谋求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坚持和发展“人民至上”的应有之义。要以人类整体发展为价值目标导向,不断加强与各国的联系与交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经济上,倡导各国同舟共济、互助合作,着眼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协同联动,加强技术创新,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政治和安全上,倡导各国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建立全球反恐怖组织统一战线,完善地缘冲突的协调处理机制,着力解决地缘冲突这一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文化上,倡导世界文明互鉴观,突破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狭隘思想,坚持文明多样性、平等性和互补性的基本原则,秉持平等、谦逊的态度,尊重各国各族文明,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生态上,共同携手保护好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尊崇自然、呵护自然,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章来源:《理论探索》2022年第6期
文章作者:燕连福 王丽
转自:“学术与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