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丽莉|土地供给、房价与劳动力空间配置效率

2023/8/11 11:17:07  阅读:44 发布者:

本文载于《经济学》(季刊)2023年第23卷第2期,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王丽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但要素市场的配置效率仍然相对低下。2020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要素在地区间与城市间的配置效率,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水平。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小城市,将劳动力要素向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进行再配置会带来显著的效率改进。

然而,住房成本的过快增长阻碍了人口向高效率的东部大城市转移。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以来,我国房价快速上涨,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即东部地区的房价增速高于中西部地区,一、二线大城市的房价增速高于中小城市。房价高企的背后是住房需求上升,但住房供给不足。自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在土地供给上实行向中西部地区与中小城市倾斜的政策,同时严格管控东部大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我国主要人口流入地,东部大城市的住房供给增长相对缓慢,持续攀升的房价阻碍了人口迁移和劳动力再配置的进程。

本文将空间均衡模型与地级市数据相结合,考察土地供给政策和房价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与内生性房价的空间均衡模型。不同于Hsieh and Moretti2019)文章中不存在迁移摩擦的设定,本文在模型中引入城市间人口迁移成本,从而更加贴近中国人口因户籍政策限制而无法自由流动的现实背景。在本文模型中,城市规模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率、宜居度、迁移摩擦和住房供给弹性。其中,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的内生变化。一个城市的住房供给越缺乏弹性,由住房需求增加所带来的房价上涨就越快,对人口迁入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本文定量分析中的重要一环是估计城市住房供给弹性。现有文献对于城市住房供给弹性的估计集中于发达国家,研究指出住房供给弹性由土地开发中的自然地理约束和政府规制政策共同决定(Saiz, 2010)。刘修岩等(2019)根据中国城市数据估计发现,自然地理约束及容积率规制导致住房供给缺乏弹性。与该文章侧重于分析政府容积率规制的影响不同,本文关注政府的土地供给政策如何影响城市住房供给弹性。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政府对建设用地指标的管控决定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弹性。由于土地供给向中西部地区与中小城市倾斜,东部大城市的建设用地规制更加严格,住房供给相对缺乏弹性。

最后,本文由反事实分析发现,在20002010年间我国东部大城市的房价增长更快,加剧了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导致2010年的经济总产出降低了3%4%。如果放松东部大城市的建设用地规制,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将会显著提高。此外,当消除迁移摩擦后,放松东部大城市用地规制的效率改进将明显增加。该结果具有引申的政策含义,即在改革土地供给政策的同时,放松落户限制会产生叠加效应,更大幅度地提升劳动力空间配置效率。在中国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论为土地供给政策和户籍政策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研究问题上,Tombe and Zhu2019)、潘士远等(2018)分别关注迁移成本与城市宜居度对中国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与这些文献不同,本文指出房价的过快增长使高效率的东部大城市不能容纳更多劳动力,是加剧中国劳动力空间错配的重要原因;第二,在参数估计上,与刘修岩等(2019)侧重容积率规制对住房供给弹性的影响不同,本文关注政府对建设用地指标的管控如何影响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为中国住房供给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第三,本文借鉴了Hsieh and Moretti2019)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人口迁移需要支付较高落户成本的事实,在空间均衡模型中引入迁移摩擦,并指出同时改革土地供给政策和落户政策将产生叠加效应,对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王丽莉,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在《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荣获《经济学》(季刊)20192020年度最佳论文奖。

转自:“三农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