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博士毕业一年后的感觉是,读博有意义,但是不同的读博态度会有不同的意义

2023/8/10 9:50:05  阅读:62 发布者:

有人说读博士浪费时间,不好毕业。还有人说读博士以后可以高校当老师,从事科研工作,社会地位比较好。读博有没有意义?如果有,它的意义在哪儿?这里有5个关于读博历程的感悟和你分享~

读博士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很主观化的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实在不敢说自己给的答案适合每一个人。不过,因为身边接触的博士们多了,看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还是很耐人寻味。

先说说身边几个博士朋友的人生经历。

朋友W,是国内某985高校的博士。毕业后一心搞科研,于是申请了德国洪堡学者,在德国做了三年博后。后回到国内,在某985高校任副教授。本想回来后专心科研,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所突破,但所在部门当时要申请一个国家重大项目,所有人都要忙于申请项目的各种繁琐之事,所以他被安排申请项目,一年时间都在忙申请,无缘科研。项目申请下来后,又被安排做项目管理与学生管理等工作,虽然他多次跟领导要求想做科研,但未果。于是管理成了主业,科研成了副业。

后学校评职称时,因科研工作建树不多,而管理工作不被认可,所以屡次被刷下来。这段时间W博士事业不顺,生活压力大,心情郁结,后与领导起了冲突,于是找一个机会,带着妻儿去了国外高校。两年后,拿了绿卡,留在当地工作生活。

朋友Z,于国内某国立研究院硕士毕业。毕业后去了某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内关系复杂,初出茅庐的Z硕士没有社会经验,处事不当,得罪了单位内好几个有背景的同事。后来自知再难待下去,所以离职又考回研究院读博士。因有了复杂环境中工作的阅历,懂得了人情世故,也了解到自己的长短板,所以读博期间目标明确,就是一定要出国镀金,再争取以国家人才引进的方式直接聘为教授,实现科研职业发展的精准卡位。

后来的发展轨迹,也正如他自己的精心设计,先是在读博期间取得优异的成绩,后顺利申请到剑桥大学的博士后。在剑桥的四年期间,他一直跟踪关注国内的人才引进政策与机会,积极与国内高校建立联系。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终于以青年千人的身份回到国内某211高校当教授,成为该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朋友Y,国内某研究院博士。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因为所从事的科研是偏应用研究,所以在发文章与追热点方面比较吃亏。他所在的部门领导缺乏管理思维,没有建立对年轻人的培养机制。不仅不重视年轻人的发展,反而处处设限,小心提防。因此,他在申请项目、评职称上都比较被动。工作近八年,才评上副研究员。

后来有个机会,他跟一个经商的朋友谈到自己拥有的技术。那个朋友很有心,谈完后认真调研了行业与市场,认为值得办一家企业,专门把他的技术成果转化,预估初期每年产值就能有数千万人民币。在朋友的鼓动下,Y博士从单位离职创业,成为这家公司的技术合伙人。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从申请工业用地,到申请银行贷款,从接洽各方合作企业老总,到接待省里领导,生活突然从科研单调的黑白两色,变成社会丰富多彩的万花筒。

繁忙,是他最大的变化。但充实,是他最大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年的时间,比自己工作五、六年成长得还快。

最后,再说一下朋友G。他是硕士毕业,专业知识非常扎实。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期间,都是学校里的学霸,看起来是最像将来会读博士的人。毕业时他也考上了博士,但因为家庭经济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读博的机会。在老师的介绍下,他最终去了一家外企做专利方面的工作。虽然工作收入不菲,但他当时对于没有读博士,一直非常矛盾,甚至暗暗后悔。

起初他完全不懂专利行业,因此进入公司后,拼命恶补专利知识。在经过大概一年的过渡期后,专利工作逐渐得心应手。由于他有专业方面的特长,所以在做专业性很强的case时,相比于其他人,他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与洞察,所以做的case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赞誉。

后来,为了提升自己在,他又自学通过了律师考试,使自己的身价不断上涨。几年后,当我们再见面聊天时,才得知他把专利领域的重要资质都拿下了。像他这样的资质,全中国专利领域可能只有不到一百人。

后来,与他聊天时,问他是否还后悔当初没有读博士。他说,对于读博士,心结已经解开。因为在自己的专利工作中,专业知识并没有浪费。自己在工作岗位中所学的,并不比博士少。而且,目前高校与研究所培养的不少博士,严重脱离实际,他单位上招聘的博士,水平比他相差甚远,且努力远远不如他。因此,他甚至有些庆幸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工作平台,而不是选择读博士。

最后,他的一句话令人回味:读博士只是万千寻求成功路径中的一种。无论如何选择,平台与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没有直接回答楼主的提问,但分享完这些博士朋友们的生活经历,希望对于楼主更全面地看待读博的意义,会有所帮助。

博士毕业一年后的感觉是,读博有意义,但是不同的读博态度会有不同的意义。

现在国内博士扩招很厉害,如果把读博当成读硕士的继续,发发论文就毕业,那么读博的意义可能仅仅停留在多学了几年专业知识,那么这样读博可能面临视野越来越狭窄的问题。这样的博士,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被硕士甚至本科生超越。

读博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成为专家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面对新的领域,要有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体系。这也是硕士和博士非常大的不同,硕士侧重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技能,博士侧重培养的对领域的分析和提出问题的技能。这就是为什么博士毕业的一条重要的标准是“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如果从事其他工作可以培养这种能力,那么完全可以不读博士。建国初期的技术专家们,如戚发轫院士等等,当年都是北航航空出身,最后在航天领域大有作为。一方面靠的是扎实的功底,另一方面,他们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了极为良好的方法论训练。

有一种说法是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一方面说博士的培养是宽进严出;另一方面,通过考试只是博士应该具备的基础技能,不是核心技能。现在很多好的高校已经开始将博士录取改为申请考核制,实际上比考试难度有提高。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很多大学博士毕业标准严苛,晃晃荡荡基本没法毕业。所以读博士最不济也能在一方面比较专精,也算是一方面的意义吧。

读博士最痛苦的,就是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从选题到构思到论证,整个过程折磨死人……那种焦虑与忙碌,估计是唯一可以跟高三比拟的,但当一切都完成,你又会觉得说不出的成就感,因为你的人生终于可以在学业方面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那读博士的意义在哪里呢?很多时候博士期间学校已经不会教授你太多东西,所以更多靠自己的思考和自学,选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去探求真相,所以博士更多是自己的一种追求,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向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过渡,当然,也不排除可以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加分。当然,博士的光芒与压力并存,所以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有未完成的梦想,又有对知识的探求,建议挑战一下。如果就是想混个文凭,那还是罢了吧,自己累不说,对人生也是一种损耗。

读博当然有意义,只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接触这个层面的教育,对他们来讲可能难以理解这里面的意义。即便说得俗一点,论挣钱,平均而言有博士学位的不会比别的群体差。

但是话说回来,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读博士非常痛苦,资格论文学位论文都不是好搞定的。至于有人说宽进严出,这话只对了一半,严出是严出,宽进可不一定。尤其是现在博士入学不考试了,一个博导一年甚至两三年才一个招生指标,出于各种目的盯着的人太多了。

当然有意义。完成人生一个重要方面--学识能力验证之旅,挑战获取学业高山的明珠的艰难历程;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取得学界的一致认可(多轮盲审),验证自己的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工作的良好习惯,这是对你最大的无形资产,可是你受益终身。

至于以升职、镀金为目标的读博之旅,则坚持者不足十一;而读出来的人社会认同程度高,展现自我机会自然纷至沓来,保持谦虚的心态,踏实的作风,社会的认可是水到渠成。这应了那句老话,注重过程积累的人才会是机会青睐的人生赢家,何况选择的是如此富有挑战的,火涅槃征程!

转自:“百纳硕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