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马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本文摘要
北京基础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引领示范地位,课程教学改革为国家课程修订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启示。2022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体现了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坚守与创新。落实好国家课程,对各地统筹推进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起点,北京要继续坚持首善标准,完善课改推进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加快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国家课程承载党的教育方针,集中反映国家意志,是课程改革的总纲、教材编写的依据。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实施20多年后,经系统修订于2022年3月印发,我国各地区于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高质量发展,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在新的起点,北京基础教育要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引领示范地位,需要在深入分析、准确把握修订精神的基础上,找准深化课改的立足点和发力点,加快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一、两版国家课程集中展现新世纪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立足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从外部机制转向育人主题的全面深化。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时期,我国基础教育“两基”目标初步实现,刚刚解决“有学上”问题。面对问题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积极总结基层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谋划推进整体变革。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新时代,群众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多次PISA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已成功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道路。2021年全国启动“双减”工作,努力通过小切口带动基础教育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已开启从经验输入模式向经验输出模式的转变。
(二)体现鲜明的教育历史定位
2001年版国家课程研制可追溯到1999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经充分酝酿,2001年教育部出台《纲要》,发布《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实验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序幕。可以认为,2001年版国家课程对新世纪以来课改具有开创和奠基作用。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时,2001年全面启动的课程改革已推进20余年,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学校教育实现全方位变革和发展。持续课改还带来基础教育战线广泛的课程启蒙。2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深刻改变。2022年版的课程方案修订具有扎实的经验基础,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原则。
(三)发挥不同的指导规范作用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纲要》,随后印发的《实验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实际是对《纲要》有关内容的细化。这一版国家课程按照“先实验后推广”思路,5年后在全国全面实施。其后,中央又出台系列课改文件(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实施至2022年)。可以说,国家课程20多年来的运行,实际由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1年《课程标准》和系列专项文件共同规定。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时,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一是课程教材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2017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负责审查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行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全覆盖使用。二是对课程改革的方向、内涵形成高度共识。课程育人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逐级跨越提升。可以说,2022年版国家课程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二、2022年版国家课程修订的坚守与创新
(一)课程方案修订体现稳中求进
首先,完善了育人目标;其次,细化了实施要求;最后,优化了课程设置。一些修订后内容在近年中央发布的文件中已明确提出过,这也充分体现了“修订”色彩。这里对最直观的课程设置部分分析如下。其一,基本不变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前后课程类别不变,仍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教学时间不变,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仍为9522节,各年级周课时数也不变。保留课程选择性,仍然设置供选择的分科(物理、化学、生物学)或综合课程(初中科学)。各科目课时安排仍由国家规定上下限比例,授权地方、学校具体确定周课时数。其二,变化不大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前后道德与法治课时比例从7%~9%变为6%~8%,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时比例从7%~9%变为8%~10%。可以打通课时统筹安排的内容从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变为劳动、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时比例由16%~20%变为14%~18%,其他科目课时安排上下限比例不变。其三,变化较大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劳动、信息科技科目单列。综合实践科目继续单列,其内容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这体现了落实中央“五育并举”精神,以及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上变化,在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已提出过要求。
(二)课程标准修订体现持续创新
总体看,修订后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具体来说,一是提出了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导向;二是强化了课程标准的操作性;三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三、体现在国家课程修订中的北京经验智慧
长期以来,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行政力量统筹推进,专业指导精准高效,一线学校积极创造性实践,社会资源充分整合,有效推进提升育人质量。北京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被评价为综合素质扎实、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较强,乐观向上,视野开阔,体现大气包容的首都气派。首善标准、生动活泼的课改实践,特别是2014年以来一系列实践成果为国家课程修订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启示。
(一)积极倡导减负提质增效
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针对重智育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教学问题,在分析症结的基础上,提出系列措施指导各区、学校持续改进教学。一是严格落实减负要求。要求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防止教学“抢跑”。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小学禁止统考统测,初中开展学业评价。提倡科学管理作业,小学低年级作业在课内完成,不布置课外作业,鼓励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个性分层可选择的作业。二是持续改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对课堂所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理解,更好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特殊障碍学生融合教育机制、优秀学生个别辅导机制和特殊潜能儿童发现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三是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实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阅读、数学、科学、技术和问题解决等五大素养领域开展教学实验,有效探索了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上述举措,与中央“双减”政策精神,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关于“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落实因材施教”等要求相契合,在北京多年教学实践中充分验证,成效显著。
(二)放权赋能创设有效课改机制
2001年印发的《实验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较为简约,这给了各地较大的课程改革空间。按照教育部部署,北京2004年全面进入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实施《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在2015年又对此进行了全面修订,在准确落实国家最新课改精神前提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一是统筹课时安排。遵循2001年《实验方案》基本要求,统筹地方课时,率先在小学一二年级试行开设科学课程。针对专题教育不断增多、学校难以统筹的问题,率先提出专题教育渗透融合到相关课程实施的理念,这一做法也体现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
二是放权赋能学校。在保证课程开设年级和周总时长不变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学科、课型等维度上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实验。学校在不增加教学负担前提下,获得更多自主权。对于基准课时长度,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各区、各校可安排为40~45分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也有相关体现,规定“学校在保证周总时长不变情况下,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
三是探索学科实践活动。2015年《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中创造性提出“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活动在一至八年级开设,所需课时包括学科教学中原有的453学时,不足部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630课时,或者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593课时统筹使用。学科实践活动可以多学科综合,校内外实施,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开发实施。学科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分科学习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综合扩展、重组提升,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参考这一理念,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
四是开展初中实践活动。在七、八年级开展“开放科学实践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市、区教委通过购买服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博场馆等社会单位参与,在校外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服务,学生参加活动累积分数计入中考成绩。初中实践活动构建了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关于“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提供了典型范例和清晰注解。
五是整体建设三级课程。针对三级课程实施容易出现内容割裂、交叉问题,设立了包括50所义务教育阶段实验学校的“遨游计划”课改专项,探索将三级课程整合为有序高效的学校课程实施体系,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例如,东城区学院制课程、清华附小“1+X”课程等。“中小学三级课程整体建设的北京经验”获北京市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学校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注重整体规划,与北京做法理念相通、内涵一致。
(三)各区各校结合实际开展课改特色实践
各区确立“严守红线、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国家课程打基础,地方课程现文化,校本课程建特色”的主线,通过高水平实施国家课程,适当补充地方课程,有效发展校本课程,形成地方、校本课程“一级管理,两级开发”机制,由市级统筹地方、校本课程规划,市区两级开发地方课程,区校两级开发校本课程,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例如,东城区抓住实行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契机,发展区域课程,弥补校际课程供给不均衡;西城区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校形成从单门课程到课程群再到特色课程文化的生长链条;海淀区开展“大教研”海淀范式3. 0建设,推进“深度学习”项目,等等。
(四)教研部门有力支持课改推进
北京市、区教研部门协同开展基于学科能力标准的教学指南的研究应用,围绕课程标准,构建符合北京实际的学科能力标准体系,制订教学指导意见、教学指南、教学案例,帮助学校、教师更好实现国家课程标准、学科能力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衔接。以学科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等级指标、分类指标、质性记录”结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诊断、评估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合实际落实2022年版国家课程的思考
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从2022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始实施修订后的国家课程,这既是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各地区间教育良性竞争的新赛道。北京作为首善之区,需要在准确把握国家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厚植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文化底蕴,赓续红色血脉,结合“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建新的课改推进机制,培育良好的基础教育生态。
(一)系统谋划推进落实
牢牢把握育人导向,体现北京课改的首创精神、开放胸怀和示范地位。一是强化课改整体设计。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统筹,研制课改推进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市、区、校职责定位和分工,设计改革框架。二是构建高效推进机制。通过自下而上激发活力,放权赋能各区各校,“一区一模式”找准路径,培育推广鲜活的基层智慧经验。打造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大课改”机制,纳入宣传、文旅、体育、科技等部门,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功成不必在我”接续用力。三是强化专业支持。通过市、区课改项目平台,调度资源向一线教学倾斜,鼓励新锐教师脱颖而出。重视校本研修,多出“马芯兰教学法”等接地气的实践成果。建立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下校蹲点、包校包片等方式,切实帮助薄弱学校诊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二)充分激发学校课程改革活力
一是赋予不同类型学校不同自主权。实现学校自身能力、外部监管和自主权的精准匹配。通过精准化放权赋能,更好地支持校长因地制宜构建课程实施体系,支持教师结合学情设计实施教学。二是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运用教学方式、组织研训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开展跨学科综合主题教学。三是善于“留白”。规定不能把学校空间占得太满,手脚捆得过紧,要给出反思、体悟、揣摩的余地。四是积极赋能教育主体。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选择、表达、思考和实践的权利。
(三)积极探索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机制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先应用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新时代育人目标在学科教学中的细化和具体化。如何更好落实落地,是今后课改首要任务。一是重点引领带动。遴选一批对学生加工能力强,拥有敢想敢干、能干会干的校长和教师团队的优质学校,组织起来探索可移植推广的核心素养培育机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实现育人目标,将学生放到最中央去设计实施课程教学。三是把握变与不变。将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作为不变的压舱石,切实防止课改“为变而变”异化为形式主义。在育人短板和薄弱环节勇于求变,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实践活动地位和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程改革趋势。一是落实好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在已有学科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好课内外、校内外优质资源,探索“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有效实践方式。二是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创造、爱人民的感情,以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避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暮气沉沉的“躺平族”。三是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首都气派、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引导学生为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参与社会事务做好准备。四是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在校内扎实开好实验教学课,重现科学探索过程,注重促进学生学思结合。在已有社会大课堂、学农、学工,以及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健全实践基地资源建设和活动实施机制,让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更好成长。
(五)强化教学研究的专业支持作用
充分发挥教研在支持学习方式变革、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构建市区校三级开放型教研体系。紧密联系教学一线,形成备、教、学、评一体化格局。强化校本教研,探索集团化教研、学区教研等校际教研新模式。二是推进教研创新。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研究。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制度,通过送教送培推动区域教学质量内涵提升。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配齐配足教研人员,选拔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中坚力量,建立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研队伍。
(六)基于新技术发展探索教育教学新样态
按照《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速推进教育理念、内容、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一是超前谋划布局。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供给方式,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二是着力消除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阻碍。构建高沉浸感虚拟课堂,使身处不同时空的学生和教师都可组成高效学习共同体。探索实现备课、教学、答疑、作业、评测、评价、反馈等教育环节的线上全场景。开发集成知识、能力、价值图谱的智能学习引擎,伴随学生成长实现个性化迭代升级。三是在更高维度落实“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理念。努力消除优质资源不均衡、教师个体精力有限、小班教学成本过高等问题,将精准化个性化教学推向常态,促进课堂教学形态的革命性“跃升”。
完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一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转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