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2023/8/8 15:16:28 阅读:36 发布者:
作者李森,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将教育、科技与人才进行“三位一体”表述,彰显了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将教育强国放在首位,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据此,造就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亟须实施高质量教学。
高质量教学是相对于粗放型教学、机械重复式教学和浅表式教学而言的,主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强调师生之间在多重交往互动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全面而自由发展。这样的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形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它秉持“五育融合”理念,强调运用“立德”“启智”“强体”“育美”与“助劳”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德育润化、智育开发、体魄强健、情感陶冶和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创新人才。
实施高质量教学,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形塑新的教学理念,聚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和创新能力提升。新时代高质量教学是基于学生、指向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就要求,一是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高质量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是从现实关系中理解学生。这需要转变抽象的、片面的和静态的学生观,在多重关系中理解学生的现实样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身心灵统一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发展。同时,能够正视学生的差异与不足,通过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高质量教学始终贯彻五育融合原则,通过整全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高质量教学,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形成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教学研究专家和家长组成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创新人才培育共同体,不断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是推动教学活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合力的关键。作为一种育人活动,高质量教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协作。首先,各主体需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责,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功能。教师认真执教、学生专心学习、管理者精于善治、研究者理论引导、家长积极支持是高质量教学运行的基础。其次,创新机制,促进多元主体之间互联互动。如通过专题研讨、学术沙龙、家校共育等方式推动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高质量教学运行的协同力量。最后,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条件支持,包括教学运行制度、组织保障制度,以及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支持条件,方能促进高质量教学有效运行,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高质量教学,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积极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亲身经历与体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在课堂中静静地倾听和被动接受中实现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对人类文化知识的理解、内化和建构中生成的。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活动机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价值。为此,一是要打破单纯的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探究教学、对话教学、理解教学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多重交往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疑难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身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促进知识、情感、价值和意义的整合和建构,进而形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
完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三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