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赵福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副编审;
师婿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编辑。
本文摘要
理想班级是对班级理想样态的一种构想,以共同体的视角审视理想班级,理想班级需建成四个共同体,即成长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使班级生活成为学生理想的生活方式,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基于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班级建设的特殊性,提出理想班级建设的实践路径,即基础建设、目标建设、理念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其中,实践体系建设至少应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关系建设、活动建设、文化建设、情感建设六大基本建设途径,从而全面、系统地创建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理想班级生活。
理想班级是对班级未来发展的一种构想,以共同体理论审视理想班级,理想班级需最终建成四个“共同体”,即成长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使班级生活成为学生理想的生活方式,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基于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班级建设的特殊性,本文从基础建设、目标建设、理念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探索理想班级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理想班级的基础建设:全面分析班情学情,了解每个学生
建设理想班级,班主任要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的班情学情分析,这是班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应然之意。因此,班主任必须对班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研究,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适切教育,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资质和才能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完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班”施教。
首先,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差异性的独立个体,都是处在发展中的未成熟主体,全面了解每位学生是班主任开展育人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前任教师、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并通过分析掌握学生身心状态、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行为习惯、性格爱好、优势特长等身心发展状况。班主任只有掌握基本的“学生”知识,掌握对学生身体、学习、心理、品德、行为的了解、分析与评估方法,才能够真正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其次,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家长。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与学校、教师与家长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因此,对学生家长的了解是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实现全面育人的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了解家长,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家长教养方式、家庭类型、家庭问题、家长诉求,以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愿和能力等。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最后,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校情和社情。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班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依托于所在学校和社区发展的。社区的文化教育资源,学校的育人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历史、文化积淀等都影响着班级发展,而且也为班级建设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分析校情、社情,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助力班级发展。
对班情学情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班主任发现班级问题、关键和契机,从而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建设班级,同时,也可以为特殊学生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理想班级的目标建设:形成班级共同愿景,凝聚全员共识
目标是一个组织的灵魂,组织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共同体的目标是共同体生成的前提,当其所有成员都基于共识一起努力来实现目标时,共同体才得以形成。共同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存在很大差异,前者强调“满足成员需求”,后者强调“外在目的”。作为育人共同体的班级,其目标是成为班集体,成为理想班级,最终是为了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而非任何外在目的,所以班级目标建设必须以师生成长为基础,发挥班级成员的主动性,共同努力促进班级发展,建成理想班级。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将目标管理的实施分为目标制订、目标实施和成果检测三个主要阶段,强调通过组织群体共同参与制订目标,使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成就感的满足结合在一起,并以“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以发挥人的主动性。目标管理理论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意识,这与班级教育目标的实施逻辑相契合。班主任可依据目标管理理论进行班级发展目标的制订和实施。首先,在目标制订阶段,班主任应基于对班情学情的了解和分析,制订适合班级发展的目标建设规划,同时,组织学生、科任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目标制订,在研讨、交流和确定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参与者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使班级目标成为大家的共同约定、共同理想。班级共同愿景形成后,班主任还要带领学生、家长制订更为详细、可行的班级具体目标,将班级发展目标落细、落小、落实,细化到年、学期、月,细化到班级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其次,在目标实施阶段,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空间,发挥班级所有成员的主体性,引导大家自觉为实现班级目标贡献力量。最后,在目标成果检测阶段,班主任要不断反思班级目标的实施情况,对班级发展中的成绩即时肯定,问题即时解决,发挥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促使班级成员不断完成阶段目标,从而实现班级理想目标。
三、理想班级的理念建设:确立班级指导思想,为学生成长奠基
带班理念是班级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班主任育人思想在班级层面的综合体现,发挥着实现班级目标、指导班级实践的作用,贯穿班级建设与发展始终。因此,班主任要具备明确、科学、符合育人规律的先进的带班理念,这些理念主要包括班级观、学生观、协同观等内容。
班级观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在班集体建设上的集中反映,它是班主任看待班级并用以指导自己带班实践行为的基本信念。建设新时代理想班级,班主任要至少具备以下班级观。一是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班级建设的基础,班主任要注重在班级生活中建立师生、生生、师师,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二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集体建设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主任要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班级建成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愉快学习、和谐相处、协商合作。三是明确班级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集体建设与个体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差异和成长需求,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获得健康成长。
学生观是班主任对学生客观和科学的理解、认识和评价。有什么样的学生观,便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基于科学的学生观,班主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集体中获得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协同观是班主任对育人协同效应的深刻理解以及将之作为带班指导思想的基本看法。家庭、学校和社会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相互交织且难以区隔。因此,在全员育人格局下,班主任作为对班级负主要责任的教师,必须树立协同育人的观念,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区等教育力量,调动和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进行班级集体建设和学生适性指导。
四、理想班级的实践体系建设:班级建设的六大途径
班级教育实践是实现班级发展目标、践行带班理念、形成教育共识的行为。班级教育实践体系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关系建设、活动建设、文化建设、情感建设六大操作层面的内容。
(一)组织建设:搭建班级组织架构,培养学生自管自育能力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具有小组、班委会、团(队)领导集体等组织结构,是班级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基础和载体。通过班级组织的建立和优化,能够保证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目标实现。
班级组织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是组建班级学生领导团队,建立班级自治组织,包括培养和选任班长、班委以及团(队)领导集体。班主任可以依据班级发展需要,借鉴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如目标任务原则、分工协作原则、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等原则来建立班级自治组织,设计班级岗位,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给每个学生创造成长机会,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最终形成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集体,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例如,一位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力求将班级建设成有安全环境、制度保障、广阔空间的“练习场”,将班干部岗位视为学生成长的机会,根据不同学段和班级发展阶段,形成了班干部制度的阶段式培养路径,助推班干部“变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收获成长。在班级组织的有序运行和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级建设的过程就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平等协商、合作互助等品质逐渐养成。
其次,班主任要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共育组织。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推动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班级家长委员会是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通过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班主任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组织家长互相学习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可以组织家长为班级发展服务,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二)制度建设:维护班级教育秩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制度是直接或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而间接地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交往规则。在组织内,制度是一个组织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则,是管理组织的准绳,其内含着组织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班级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其背后也内含着班级生活所提倡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任何班级都由个性、意志、习惯不同的学生个体组成,规章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能够给学生提供规范自身行为的准则,促使形成班级价值共识,确保班级各项事务有序运行。
首先,班级制度要服务于班级生活。班级生活需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之上,“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常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因此,规范是班级生活的内在要求并服务于班级生活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班级制度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如班级岗位、班级小组、家委会条例等)和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如班规、卫生、纪律、作业等),理想的班级应依据班情学情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服务于美好班级生活。
其次,班级制度要基于生命发展的立场。“道德秩序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通过压抑人性来建立某种道德规范,而是帮助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性,最大限度地促进生命的自由发展。”因此,班级制度是促进人生命发展的手段,而非凌驾于生命之上的约束机制。班主任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旨归制定和实施班级制度。同时,要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群体,保证制度正义。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平等自由的原则;二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后者是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原则,使处境不利的学生群体通过补偿获得平等地位。教师应对班级中的特殊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让制度获得情感的润泽,建立起互助友爱的集体氛围,实现制度的内在育人目的。
最后,班级制度要坚持学生参与的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要求,“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要把制定和实施班级制度的过程视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决策班级制度的全过程,才能使制度成为班级成员共同约定和认可的准则。学生通过理解、讨论、实践、感悟各项班级制度,能够规范言行,学会过一种民主、平等、理性的班级公共生活。同时,考虑到学生民主参与决策能力的有限性,班主任要对制度建设进行引领与调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关系建设:建立班级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因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而构成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关系网络,只有发挥各方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负主要责任的教师,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作为家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应把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建设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班级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作为与班级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也应当是取得学生信任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要通过日常语言和行为的接触建立起与每个学生的信任关系,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是建设互助友爱的生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学生发展友情、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在学生成长中居于重要地位。良好的生生关系能够为学生个体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也有助于产生独特的班级情感体验和集体意识。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要在集体生活中养成学生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平等协商、合作共事等意识和品质,形成学生之间彼此理解和信任的班级氛围。
三是建设合作互助的师师关系。在全员育人背景下,教育主体由班主任走向教育群体。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师育人集体的核心,要与其他教师以诚相待,加强沟通协作,形成育人合力。班主任要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为科任教师间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多角度了解学生成长的需要,分析学生成长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学校社团教师、德育干部、心理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等也是全员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积极地寻求他们的支持与协助,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是建设将心比心的家校关系。班主任与家长是具有共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责任的伙伴关系,家校合作的目的和归宿是让孩子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班主任要通过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引导家长参与班级建设、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班级发展。
(四)活动建设:开展多彩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主体精神
“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正是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区别了其与动物本能式活动的差异。“离开了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活动,任何人都无法获得自己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说,人的活动具有“为人”性,并反映着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因此,教育活动需从人的发展和需求出发,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以实现主体有价值的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将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列入德育实施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将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落到实处。
首先,通过活动育人是学校和班级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班级目标、培育班级共同情感的重要载体,贯穿班级建设的始终。陶西平先生曾说:“如果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条线,那么好的活动就应当成为一个个精彩的结点。”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特别重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是活动主题要鲜明。班主任在设计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理念,可结合学校教育计划、班级发展目标或班级面临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主题选择。二是活动内容要丰富多样。班主任要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开展如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共青团或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活动形式要便于学生参与。班主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让班级活动开展得有意思、有意义。此外,班主任也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和评价,发挥活动的持续效应。通过活动育人,集体对个体的教育价值得以彰显,促进学生在集体中的交往、合作、共情等社会性发展。
其次,通过实践育人是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和成长。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揭示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量,结合不同学段德育目标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学校和班级日常生活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家务劳动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注意发挥班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文化建设:塑造班级优秀文化,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而,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成员经过共同生活而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可以说,有怎样的班级文化就意味着过一种怎样的班级生活。生活德育理论指出,德育与生活具有本体统一性。“生活是德育的场域,德育必须基于生活,在生活过程中,德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对于共同体生活来说,道德是其内在规定,道德教育就内在于生活中。因此,班主任要借助班级文化建设,培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一种有道德的、高品质的班级生活,从而实现文化育人。
班级环境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生活世界”,班级物理空间的形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巨大。班主任要创造整洁、温馨、舒适并具有吸引力的班级空间,同时,要注意班级环境的教育性和审美趣味。在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时,要做好四个关键点的设计:一是学生作品展示台;二是班级论坛交流区;三是图书阅览架;四是布告栏。此外,班主任也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对教室环境进行灵活的、个性化的布置。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环境布置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和个性特长,让教室成为学生自由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其核心是价值观建设,主要通过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风、学风等来呈现,是班级所具有的“归属”意味的重要来源。价值观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公认的价值追求,影响、制约、规范着每个学生的言行。班主任要通过设计班级文化标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等方式将价值观教育深入班级生活的土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班级成员在精神上的共识和联结,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全体师生的归属感,为学生生命成长注入教育意义。
(六)情感建设:打造班级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一种全息性的作用。在班级建设中,情感发挥着贯穿班级建设始终的“催化剂”作用。鲍曼认为,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而情感就是增进共同体的信任感、维系亲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纽带。因此,班主任要积极构建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班集体,使其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首先,师爱是班级情感建设的基础。师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教师必备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有教无类”的教育热情,“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等都是师爱的体现。在班级建设的视域下,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教师乐于与学生交往、真诚关心爱护学生、主动为学生发展投入的积极情感。”师爱能够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尼尔·诺丁斯也认为道德生活源于“爱”和“联系”,主张以关怀为核心组织教育,建立、维持和增强关怀关系。因此,教师一切的教育活动无不以爱为基础,教师只有付出完整的师爱,才能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师爱所营造的关怀关系,也会使关怀对象学会接受爱、给予爱,进而巩固整个共同体的亲密人际关系。
其次,班级日常生活是情感建设的重要场域。班主任承担着班级日常管理、集体建设、学生适性指导、教育沟通协调等诸多工作,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的结果怎么样,还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状态,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的情感环境。不仅要关注班级整体情感状态,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的学生,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班主任是学生心灵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在班级日常教育生活中,要尊重、理解、关怀、信任、接纳每一个学生,从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班级情感氛围,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最后,班级活动是情感建设的重要载体。理想班级是一个具有亲密人际关系的共同体,而活动就是培育班级情感、深化情感体验、形成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活动密切了生生和师生的情感交往,也让班级成员能够发挥主体精神、展示个性特长,使联结在互动中的每个学生都紧密团结在一起,紧密编织成一个共同体。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发挥活动有助于产生独特的班级情感体验和集体意识的特点,有意识地增强活动中真切的情感体验,促进班级共同情感的培育,从而让班级建设事半功倍。
完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三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