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
2023/8/8 14:56:04 阅读:39 发布者:
作者朱永新,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当我们谈到科学的时候,总觉得它很高深,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所以需要普及;教育离我们很近,我们觉得都懂,而恰恰越是离我们近的东西,往往我们越是不了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在,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内卷、躺平等系列问题,都与教育科普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很多教育学家认为的常识性问题并没有成为社会的共识,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家长们为什么那么焦虑?因为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都希望孩子是第一名,可是科学告诉我们第一名只有一个。所以与其去追求第一名,不如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我一直在讲的,“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素质比分数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些都是在教育理论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是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的结论。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共识,所以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抱有过高的期待,都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帮助大人们去圆梦。这说明,教育科普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这么多年来我们并没有认真做好教育科普,甚至在教育界内部教育理论家与一线教师之间也有一条无形的鸿沟。如何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专业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真正的专家、专业的立场。普及不能离开科学本身,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伪科学和反科学。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家庭教育市场中的许多图书,其中有很多从理念便是错的,更像是成功学的一套思路。因此,专家的立场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专家如何去言说也是一个问题。前年我写了一本小书《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上市不到一个星期第一版就卖完了。我的另一本书《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到现在已经是20多次印刷。教育理论界的书卖得这么好的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刻意地、努力地去讲故事,特意用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话来言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让这个理念让大家所理解、向往。因此,必须用最通俗的方式、最能够让老百姓接受的方式和话语去写。其实,在20年前我在做新教育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个很大的启发。当时我看过一本管理学家德鲁克的书,他说作为一个学者出多少书、有多少理论并没有多大意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能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那如何改变生活和走进生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科学普及的道路,让更多的人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那么你就要用大家能够接受的话语方式。我在2000年出版的书《我的教育理想》至今已经印刷了60多次,但依然受到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自此,我便明白了教育可以是很温暖的,可以是和大家走得很近的。
第二,加强榜样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普通的榜样、草根的故事。做科学普及一定要讲故事,树立草根的、民间的榜样。当前我们树立的榜样绝大部分离我们很远,一般的家庭根本无法实现和达到,普通人的生活案例太少。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运用最普通的、最草根的一线教师的案例,来自生活的案例。
第三,加强媒体的力量。教育科普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及时组织讨论。当前,有些媒体尤其是少数自媒体对于教育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有时候在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媒体通常会选择故事,但是它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好故事。这主要是因为媒体的教育素养不够,而教育专家没有出现在“教育现场”,没有直接去给他们讲故事,所以我们需要专业性的媒体。
20年前,我曾经跟冯骥才先生做过一次比较有深度的交流对话,之后我们想尝试发起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大讨论,但最后没有实现。其实,我们的教育真的需要开展一场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好教育。我觉得唐江澎校长只是开了一个头,并没有真正地撬动起来。全社会都应好好地讨论到底什么样是好教育,到底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应该不应该给孩子童年生活有更大的快乐,应该不应该让他们做成自己喜欢的事?教育的很多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大家一起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我认为,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媒体与专家携起手来,可能我们的教育会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科普的确意义重大,而且任重道远。
完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四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