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自觉内生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特征

2023/8/8 14:24:52  阅读:42 发布者:

作者信息

郑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宋晓波/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党总支副书记、博士、讲师,本文通讯作者。

本文摘要

教育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和引擎。在长期实践中,中国教育事业逐步探索出一条“自觉内生型”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自觉内生型”中国教育现代化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通过优先发展、科学规划和自主创新,选择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次,将教育现代化与更新现代教育理念、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促进教育内部诸要素和谐共生、与对外开放互容互通,形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格局。

现代化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识和形态,更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引擎。教育现代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殚精竭虑、前赴后继,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力甚至是生命,无论是洋务教育革新、维新教育变革,还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都饱含着艰辛曲折的教育现代化探索历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表现出一种内生动力过弱、外在拉动痕迹明显的特点。这种“现代化过程中的追赶心态夹杂着深刻的文明自卑和西方崇拜,以及慌乱应对的急不择路”的状态,可称之为“外在拉动型”教育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教育现代化步入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通过自觉选择、科学规划发展道路,以共生性发展培育内生动力,逐渐摆脱“外在拉动”的状态,形成“自觉内生型”的新模式,为世界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一套中国方案。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主性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独立是一个国家自主性建设的必要前提”,同时“还应包括一个国家对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以及对自身历史和现状的科学认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使得西方列强不允许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对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把握,教育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徘徊不前。改革开放后,我国及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确定教育事业在国家现代化中的战略性地位,通过优先发展、科学规划和自主创新,迈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中华民族具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规划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蓝图。毛泽东提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党和国家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逐渐加深,确立教育在国家现代化中的战略性地位。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首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21世纪以来,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党从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胡锦涛指出,“应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确立教育发展的“三优先”原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新时代,党中央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战略地位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九大重申“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要论断,进一步巩固教育优先发展在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一体化安排,既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延续,又是新发展阶段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

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党注重继承和发扬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始终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教育问题,确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根本战略地位,实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二)科学规划: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领航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审时度势,在关键历史节点规划教育战略部署,适时对其作出战略性调整,科学规划发展道路。通过制定远近结合、层次分明和操作性强的宏观战略、中观规划和微观目标,对教育现代化进行科学规划。可以说,科学谋划教育战略部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一个明显优点及重要优势”。

其一,在宏观战略层面上,制定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注重政策导向,谋划整体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造性地提出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方针,积累了领导教育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时期,根据“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提出“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进入新时代,根据“两个一百年”的战略部署,确立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确立“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系统勾画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总之,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战略任务对教育现代化的宏观部署,实现了教育事业的新跨越、新提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擘画教育现代化的宏伟决心。

其二,在中观层面上,制定中近期规划,对教育事业阶段性发展进行周密安排。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党注重聚焦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制定政策法规和行动方案,推进教育改革迈向纵深。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例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中近期规划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南针和路线图,在凝聚共识、引领发展、调配资源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将宏观战略分解落实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为其制定具体操作路径,还有助于适应不同时期的教育需求,根据社会变革不断调整内容,鲜明地呈现教育现代化与时俱进的特征。

其三,在微观层面上,抓主要矛盾,为教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订时间表和路线图。教育现代化微观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育领域的重点难点,以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和实施落地生根的具体举措。例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对基础教育改革作出行动部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则精准对标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国情科学地制定教育现代化规划方案,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还有利于通过制定前后衔接的阶段性目标,确保教育现代化协调、可持续地推进。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为教育改革绘就一幅宏伟蓝图和具体施工图,是党领导教育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创新驱动:教育现代化的永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靠人才,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创新既是贯彻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造性地开展革命根据地教育,探索了一条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改革开放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放思想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前提,一系列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举措相继实施。新时代,党中央将自主创新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多次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这些论述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赋予了教育自主创新重要的时代使命,点燃了教育自主创新的引擎。例如,党不仅注重教育现代化宏观上的总体规划,重点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善于调动各方资源,特别是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来自基层的活动和首创经验,形成了“一地一案、分区推进”“一校一策、生动发展”的局面。再如,党注重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同扶志结合起来”“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精准扶贫”等,着力聚焦深度贫困攻坚难点。以教育精准扶贫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理念,不仅从教育层面兑现执政党对全体人民“公平”“共享”的承诺,而且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扶贫开创了先河、树立了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教育现代化就是由一系列自主创新的成果所构成的。

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永续动力,是中国教育实现历史巨变的关键。唯有不断地自主创新,源源不断地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活力,才能为未来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时代新人;唯有不断地自主创新,彰显教育现代化的生命力,才足以让中国教育昂首阔步,在国际竞争中更有底气、更有自信。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内生性

现代化动力的内生性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相吻合的内部推动力量。”内在生长力是现代化持续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否具有真正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否健康有效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更新现代教育理念、保障人民切身利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一)价值回归: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契合

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其中价值观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动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同现代意义上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才具有必不可少的灵魂和目的性。”教育事业必须以现代理念为指导,才能为现代化赋予灵魂和注入活力。“现代化的核心是人之素质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也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现代化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以人为本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宗旨。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教育是社会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现代教育的价值重心应该是人的目的性,而不是工具性和手段性,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为人的内在心智发展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人之外的事物服务的。”实现人的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主体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旨归。其次,以人为本是教育制度、方针及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只有基于以人为本、自由、平等以及社会公正等现代价值理念,才能形成一个由‘良法’‘良规’和‘良俗’组成的‘好的’现代社会基本制度体系。”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政策及方针的指导下,人民群众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得以实现,而且在个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营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局面,形成源自社会本体的内生动力。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要么被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要么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被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现代化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相契合,通过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上教育基本制度安排的依据,有效地助推了教育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发育。新时代党的政策方针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提出“继续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要论断。可以说,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促进教育事业内生动力的形成和释放。

(二)行动保障:教育现代化与人民切身利益有机结合

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更加鲜明地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为教育部分的一个标题,是新时代党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和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积极、广泛且深入地投身于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内生动力。“利益导致个人行为,利益推动民族生活的改善,离开了对人自身利益的追求,一切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人民群众的教育诉求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得到保障,是其参与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内在动力发育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需求有效结合。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停留在“有学上”的阶段,国家通过恢复高考、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及建立学生资助体系等举措,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权利,满足“有学上”的教育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逐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更加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揭开了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篇章。同时,国家还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条例,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通过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多元化的教育途径等改革举措,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热切期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因此,教育现代化必须回应人民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关切和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求。国家在推动学前教育惠普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做加法”,从公平与质量两个层面呼应民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人民群众从教育发展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才能充分激发蕴藏其中的创造伟力,实现发展的内源化。在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和变化的情形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建设教育强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力,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三)求本溯源:教育现代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从古至今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源所在。只有不断地发掘传统教育中适用于现代教育的有益元素,才能促进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中国教育现代化本质上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体现“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传统教育中积淀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培育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内在动力的发育与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片面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认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从洋务运动时期机械照搬西方教育模式,到五四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将传统教育看成是封建主义残余等,严重地割裂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制造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导致二者之间难以交流与融合。“传统与现代本身就是相对而言的,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渐进的过程,它的起始的端点连接的便是传统教育或教育传统。”现代教育作为对传统教育的延续、拓展与升华,也使得教育现代化只有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一方面革除传统教育中戕害人性发展的落后因素,另一方面继承传统教育促进高尚人格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益元素。例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彰显“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的理念,无不包含着中国教育注重德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这种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改造传统教育的做法,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找到了“根”,开通了“源”。

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传统教育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我们坚持民族特性的价值取向,求本溯源,发掘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优势,培育教育发展的内在生长力,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与资源。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共生性

“发展的共生化是指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内部的相互促进,共同生长。”中国教育现代化,通过与社会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持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关系;通过促进教育内部全面协调发展,形成教育事业共生化的发展格局;通过对外开放与世界教育互容互通,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共生’是‘内生’的必要条件。”共生性发展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教育体系有序化程度,促进教育事业内在动力的形成,使教育现代化协调推进。

(一)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全面展开与充分实现,有赖于社会各要素为其提供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由于盲目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忽视教育与社会诸要素共生性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发展目标,造成“教育事业内部、外部结构比例失调,教育质量下降”的结局。历史经验表明,教育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发展支撑。“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一个社会的核心结构,教育只是一个边缘结构。不能离开社会主要构成要素的现代化去谈教育现代化问题。”“三个面向”的提出,将教育事业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句话不仅简洁明了地指出了教育事业与社会建设的共生关系,也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教育事业及时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方针与行动方案,发挥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为社会现代化提供支撑与引领。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在与社会现代化良好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教育与社会各领域的共振频率,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整体进程。

中国教育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现代化提供的良好条件,通过创新知识内容与传播方式,以技术倒逼教育改革与发展,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源红利,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教育强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教育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协调共生

教育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共生性特点,还在于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是教育各个领域的现代化,而不是某一要素、某一部分的片面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考虑阶段性衔接,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教育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协调共生。

首先,不断丰富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及内涵。中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实现从制度构建到观念进步的变革,但始终表现为侧重某一要素、某一部分,体现较为单一的目标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分化与整合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教育现代化领域更加全面,内容更加复杂,具体构成成分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首次部署了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内容涉及教育思想、观念、制度、体系、管理、内容、方法、手段、队伍、评价等多方面。这标志着教育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一个包含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内容、实施、评价的完整系统更是应运而生。”

其次,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规模扩大不仅带来了教育总量的快速增长,也拉大了城乡、区域、校际以及群体间的差距。这种情形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教育公平,教育内部诸要素相互促进、相向而行的局面也就难以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完善资源配置、加大倾斜扶持、严格规范管理等多种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内部全面协调发展。”通过高水平的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要素合理分配,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9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了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城乡、区域、校际以及群体间的教育差距正在不断缩小,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

最后,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结构与比例。中国教育现代化注重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完善内部体系、结构、流程和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构建起学前教育向普及普惠性、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化、高中阶段教育向优质多样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继续教育终身化和特殊教育融合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8.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构建起教育系统新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协调共生的新生态。

(三)教育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互容互通

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打开国门,与世界进行交流的简单命题,对形成教育现代化共生性格局也至关重要。通过对外开放,将教育置身于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在外部压力和内在矛盾的激发下,统筹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在互学共促中推动教育事业整体发展。

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格局。1949年之前的百余年时间里,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是缺乏独立主权被动式的开放。新中国成立早期的教育对外开放,倒向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虽然是复杂国际环境下的无奈选择,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也随之中断。可见,与对外开放相脱节,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艰难曲折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对外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推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教育现代化要面向世界,就要坚持对外开放。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化,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既是制定国家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进入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为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开创教育现代化的新格局,形成了教育对外开放与教育现代化互容互通的新局面。

对外开放与教育现代化两者的契合,加快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中,中国将获取先进科学技术的“外溢效应”转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培育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共生性。中国教育现代化以“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政策为根本准则和基本遵循,通过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动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互学共促,提升中国教育的影响力,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教育现代化作为全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目标具有普遍特征,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径和模式,每个民族国家基于特殊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现实国情,教育现代化实践也会呈现出个性特色。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教育现代化在自主科学选择道路、培养内生动力、实现共生性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向“自觉内生型”现代化的转变。“自觉内生型”教育现代化所具有的自主性、内生性及共生性特点,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径依赖,蹚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子。从人类文明新形态视角来看,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世界价值,既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文化自信,又推动了自身发展经验的世界性共享。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五期,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