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内在规律与实践路径

2023/8/8 11:44:52  阅读:58 发布者:

作者信息

王文静/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榕清/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本文摘要

教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师道精神,遵循师德涵养逻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教师的师德涵养及生命成长关联起来,唤醒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动力。其内在规律在于:以“学以成人”为核心理念,以“为仁由己”为根本方向,以“修己安人”为最终目标。其实践路径包括:遵循规律,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整体认知;善用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核心内容;融入日常,生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提出的重要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给中国教育现代化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征、历史使命与发展方向。教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从健全政策研究、强调规则立德、突出典型树德、关注舆论导向、强化专业支撑等多个方面逐步构建起新时代中国式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但由于诸多因素,师德“失范”问题时有发生,在学校和社会中影响恶劣。与此同时,师德教育中“不会抓、无力抓、抓不实”等问题突出,无法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在师德涵养方面获得进步与产生共鸣,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动力。针对当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师道精神,遵循师德涵养逻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视角探索构建适合中国教师的师德涵养之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概念内涵

师德一般是“教师道德”的简称。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与“德”本是两个概念,一般认为,“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亦即道的实际体现。西方在近代教师职业化以后也逐步形成“师德”的概念,主要用来规范一般教师的职业行为。

中华民族崇尚“道”,尤为重视“师道”,认为教师是“道”的代表,“道”的代言人,“道”的传播者,其重要责任与使命即“传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师道”传统,所强调的正是教师之为教师的文化价值信念和职业价值使命。钱穆先生指出:“就中国传统师道言,教师之自觉与自尊,实该由教师方面自动警策。当知作育人才,光宣文化,此是何等伟大的使命?而愿意来担负此项使命的,同时其本身即成为伟大。一切的一切,都不应也无从把外面的物质条件来衡量。”

朱子深刻剖析了“德”与“道”的内在关联:“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这对于理解师德规律具有重要启发。即教师内心对于“道”有了深刻的体验与领悟,从而能够在日常教育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并且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这就是“德”。因此,师德是个体内在认知不断深化,内在情感不断积淀,内在精神不断生成的“日新又新”的过程,需要弱化管理取向、弱化说教、弱化劝导,遵循涵养逻辑。无论是对“道”的理解,还是“德”的践行,其背后的主体都是教师作为人本身。正如鲁洁先生认为,古人在“道德”一词中所指涉的是一种人的本体性的存在方式,它关系到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由道德的本意所阐发的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是要促使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自觉走到成人之道上来。

当前,学术界对教师道德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其中,有学者指出,当今中国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施教过程未与中国特殊的文化原理尤其是文化心理相契合有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释道并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人”为中心,既不“役于神”,也不“役于物”,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正是立足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广智慧理念和道德资源,通过涵养的方式,把教师“作为一个教师”与“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世界联结起来,唤醒教师“作为一个人”与“做成一个人”的内在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有其内在规律,其核心理念是学以成人,根本方向是为仁由己,最终目标是修己安人,整体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理路。

(一)学以成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核心理念

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中华民族在长期体悟与践行中形成了以“学以成人”为核心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钱穆先生在其著作中反复谈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与最重要的精神,乃在“教人怎样做一个人”。

一方面,人性向善是学以成人的立论基础。以孟子为代表的大多数儒家学者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特殊本质是人性,儒家正是在这一种规定上,把人性作为善的根据。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善端”,“人皆有之”“我固有之”“非由外铄”(《孟子·公孙丑上》),现代脑神经科学中有关疼痛镜像神经元的研究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中关于“疾痛切身”的体验是道德的起点,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根本与前提。孟子进一步提出,把善端“存养”“扩充”,就会发展为“善性”,也就是圣人之性,以此说明了“做成一个人”的可能性。然而,善端容易受后天环境的“陷溺”,就要“求放心”,把已经丧失的善端寻回来,从而走向“善性”,以此说明了“做成一个人”的必要性。基于上述,“学以成人”的深刻意义正在于为教师的师德涵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日新又新是学以成人的涵养功夫。钱穆先生指出,“可使内心境界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要处。“学以成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每个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在“日新之谓盛德”(《易传》)中实现不断自我超越。“日新又新”的功夫不在别处,就在于每个人眼前的人和事。在中华文化中,“人”同时是“焦点”和围绕焦点展开的“场域”,通过交感互动,形成了纵向上“天地—万物—父祖—己身—子孙”承前启后、横向上“己身—家—国—天下”层层外推的社会网络。在这一体的场域关系中,教师如何调理得当,既使自己内心安定、和谐,也能够经营出一个安定、和谐的外部世界,是获得生命喜悦、生成幸福体验的关键。

(二)为仁由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根本方向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是20149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观点,为新时代教师的师德涵养指明了方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说的是一个人最终只能靠自己成为有德之士。因此,师德涵养的正确方向是“向内看”。只有靠自己,向内看,才能向前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自我修养”正是对“为仁由己”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意义在于不仅关注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生命自觉,同时也强调教师“作为一个教师”的教育自觉。

自我修养是从外源到内源,最终回归本源的生命成长过程。所谓外源,指向他律;所谓内源,指向自律;所谓本源,指向基于人性向善而产生的“人心之自觉”。一方面,师德涵养要遵循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律,从外源到内源。他律是外在的道德,会随时而变,是变数,而自律是内在的道德,是永恒的命题,是常数。有学者指出,个体道德必须是自律的,社会道德要求只能通过个人的自律得到实现;同时,个体的自律又必须以社会的、外部的他律为基础和根据。师德涵养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师不断认识各种道德规范、价值以及原则,并主动内化为教师自我成长的道德需要,达到“他律”与“自律”的内在统一,实现从“外源”到“内源”的转变与升华。

另一方面,师德涵养要回归本源,创造无限。无论是他律还是自律,都还只停留在“律”(即规则、约束)本身,更为重要的,教师要跳脱出道德他律与自律的二元认知思维模式,从“学以成人”的视角看师德涵养,真正开启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根据“人性向善”的思想,教师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与升华中,会不断“培养自己内里常常清明自觉的力量”。这样的“自觉”下产生的教育活动与师德表现,不需要外在的压力,也不需要自我的勉强。这正是钱穆先生所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高的教育理想,不专在教其人之所不知不能,更要乃在教其人之本所知、本所能”,也就是“在其人之能自得其师”。

(三)修己安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最终目标

孔子强调一个君子应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儒家“修己安人”的命题由此产生。教师所从事的正是“安人”之业。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国良师”以一种“道在我身”的勇气与智慧,将自己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化作一种无形的道德精神的力量,时雨化之,默默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即使肉体腐朽,其精神永存,始终引领、促进、感化、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方面,教师在修己中化育他人。“修己以安人”的关键在于一个“安”字。孔子用“汝心安否”(《论语·阳货》)作为一个人自我判断“仁”或“不仁”的标准,强调的是人内心生命情感的本真。人心之感通,真实不欺,自己的心没有“安”,便无从“安”人,自己的心“安”了,“安”人也就“顺带”完成。《易传》有言:“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正是强调一位好老师站在那里就是一门课,能够自然而然地给身边的人带来一种如沐春风的力量,所谓“君子之德风”(《论语·颜渊》),在“润物细无声”中唤起了人性中的善性,感召了人情中的真情,凝聚了人心中的良心,在德风回徐中带动了学生、同事、家长等场域关系的日新又新,进而影响身边,带动全校,乃至辐射全社会的人心教化与文明风尚的建设。

另一方面,教师在安人中收获幸福。儒家认为人真正感到幸福的源头在内不在外,靠内不靠外。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幸福从某个程度上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基础作为保障,但即使没有这些外在的保障,乐亦可源于内心,只要修心养性就可以获得真正持久的快乐与幸福。孔子的“仁者不忧”(《论语·子罕》),颜回的“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都是人内在动力唤醒后,对生命有真正的认知,不再受外在环境的牵引,从而能在内心世界开展出一份更崇高的、无与伦比的幸福快乐。同时,由于人性向善,因此能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新书·春秋》)。故而,儒家强调教师在发挥人性的价值中获得快乐,在成就学生中收获幸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路径

基于以上概念内涵分析和三大内在规律,初步构建如下融会贯通、层层相依的实践路径。

(一)遵循规律,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整体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整套价值性、思维性和文化性的体系。一切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等内容背后的理念始终是以“学以成人”为核心,以此去整体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能寻根溯本,以简驭繁,“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易传》)。

广大教师要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规律。尤其是,教师要把“人是否发生转变”作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根本命题反复自我追问。否则,仅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类知识、一种技能、一门学科去“支离破碎”地学习,未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是此等人,学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没有真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义,也就无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真正价值。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读不懂教师,不改变教师,则一切都是空话。”

(二)善用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核心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同时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道德资源成为新时代教师师德涵养的重要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体系,综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规律,同时立足各区域的实际需求,提出如下三大核心内容。

一是以中国精神为主线的资源。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信仰、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人生态度、气概情怀等的集合体,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时代表征。学校可以立足所在区域特点,通过歌曲、戏剧、影视、短视频等形式创造性开展系列活动,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涵养师德模式。当前,已经有许多区域和学校都有宝贵的尝试,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以该区在抗战时期形成的沙磁精神涵养教师师德,提出“沙磁风骨、沙磁品格、沙磁气象”的沙磁教师品性定位;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传承并发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为着力点,为教师的师德涵养提供内在动力;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学赓续建校历史中的爱国主义基因,用生命诠释家国情怀。

二是以中华经典为核心的资源。传承千年而不绝的中华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河的“上游之水”,是教师自我修养的宝典。在学习内容上,坚持读原典,悟原理,具体内容的选择可以遵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研修主题9”列出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习录》《道德经》等经典;在学习原则上,坚持向内看,向前走,将经典作为“我是否发生转变”的镜子来不断省察观照,从经典中汲取教师师德涵养及教育教学的智慧;在学习次第上,坚持低压力、小步子,次第分明,循序渐进;在学习方式上,可以通过构建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和有效学习模式,融通“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也可以带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经典,配合日常的践行,实现家校联动、协同育人。

三是以乡土文化为载体的资源。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在国家“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大量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实践。第一,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以“寻根”和“记住乡愁”为主题的游学活动,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当地乡村的文明遗址、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寻根溯源,深入体悟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化背后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道德思想。第二,学校可以将家校合作为桥梁,引导广大教师走进每一位乡村学生的家庭,在乡村人民的一日三餐和洒扫、应对、进退等人际互动中亲身感受乡村文化所孕育出的中华传统美德。第三,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应该充分实践教师“人心教化,化育天下”的中华传统师道精神,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如乡村教师可以大力挖掘乡村礼俗、家风家训、生产经验、耕作技术、节庆活动、戏曲表演和传统村落等乡土文化,开发共享具有乡土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助推乡村文化与教育发展。

(三)融入日常,生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浮在表面,需要落实、落小、落细在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紧密联系。教师可根据自己在学校的角色,在相应的岗位进行实践:领导干部可以组织全校教师在工作例会、党建活动、工会活动等常规活动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利用好学校广播,在早操和课间操等时间段播放经典诵读音频,为学校创设浓浓的隐性文化环境;班主任可以创设以“新时代君子”为主题的班风、班训、班会等,形成师生共同修身立德的班级文化氛围;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主题的要求,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生生活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音乐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体现中国精神的英雄人物故事进行戏剧创编及表演,通过师生全身心投入既定情境,感受情境中角色的心理状态,在情境的体验下完成对人生、教育、道德等的深层思考与追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每位教师因时、因地、因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在与学生、同事、家长的“切磋琢磨”中持续生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内在动力。一是自我省察。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学中的专注练习,觉察当下产生的各种念头以及背后的思维习惯,提升个人专注力、觉察力,时时省察,事事省察,不断反省过去,察看当下和未来。二是反思改过。通过聚焦日常中师生关系、家人关系、同事关系,反思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清除、化解内心的障碍。三是建立正向认知。教师通过自我省察与反思改过,理性看待日常中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以及负面能量,不断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逐渐生成支持自我师德涵养及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全面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是在回应新时代教师师德涵养模式创新的需求基础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吸收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新理念、新成果,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与涵养方法,帮助教师逐步生成师德涵养的内在动力,是基于多年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而提交的一份扎根中国大地、适切中国教师师德涵养和生命成长的真诚而又庄严的答卷。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六期,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