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铁单原子的局部电荷对称性,有效电催化硝酸盐还原为氨
2023/8/7 14:25:43 阅读:40 发布者:
文献信息
文献来源: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通讯作者:陈维
发表日期:2023
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8044
主要研究成果
如图1a所示,Fe-N/P-C催化剂是通过逐步方法制备的,简要概述为原位磷化吸附-热解过程。图1b-d的SEM图像显示了从ZIF-8-P到Fe-N/P-C的形态变化。
TEM 和HAADF-STEM图像显示Fe-N/P-C具有均匀的空心形貌(图2a、b)。EDS图像证明了Fe、C、N和P元素在整个中空纳米框架中的均匀空间分布(图2c)。图2d和2e图像表明单个Fe原子而不是Fe簇或其他纳米粒子。热解样品中仅出现了26°和44°附近的两个宽衍射峰,这可能属于石墨碳的(002)和(101)平面,没有检测到金属Fe物质的显着信号(图2f)。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分散在多孔碳材料上的单Fe原子。
采用XPS研究了不同催化剂中的组成元素及其结合状态。样品的高分辨率N 1s谱(图2g)表现出四个N峰,可归属于吡啶、吡咯、石墨和氧化氮。对于Fe-N/P-C和Fe-N-C,在~398.8 eV处出现了一个峰,这归因于Fe-N配位。P 2p XPS谱(图2h)所示,一个主峰是解卷积为132.4 eV和133.3 eV处的两个小峰,分别分配给P-C和P-N键。在Fe-N/PC中发现了128.4和129.1 eV的特征峰,分别对应于P 2p3/2和P 2p1/2,它们是通过取代Fe-P键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N原子与P。Fe-N/P-C催化剂的Fe 2p谱图(图2i)表明在结合能710.8 eV、715.1 eV、724.4 eV和730 eV处共存四个峰,对应于Fe2+的Fe 2p3/2轨道和Fe3+,以及分别具有Fe2+和Fe3+物种的2p1/2谱带。
图3a显示了Fe-N/P-C和Fe-N-C的Fe 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结果表明Fe-N/P-C中Feδ+的平均氧化态位于FePc和Fe2O3之间。图3b显示Fe-N/P-C和Fe-N-C分别在1.50 Å和1.53 Å处表现出一个明显的FT峰,这可以归因于Fe-N(O)。Fe-N/P-C的主峰强度弱于Fe-N-C,这是由于P部分取代N,破坏了第一配位层原有的Fe-N4局域结构。此外,Fe K 边 EXAFS 振荡的小波变换为进一步证明了Fe物质的原子色散,它在K和R空间中都具有强大的分辨率(图3c)。为了进一步研究Fe-N/P-C的配位构型,进行了定量最小二乘EXAFS曲线拟合分析(图3d)。最佳拟合结果清楚地表明,1.56 Å处的主峰源自Fe-N/O第一壳层配位的叠加,而1.87 Å处的肩峰为Fe-P配位(图3e)。
Fe-N/P-C催化剂的电催化NO3-RR性能。如图4a所示,Fe-N/P-C表现出比Fe-N-C和其他无铁催化剂高得多的电流密度,在-0.8 V vs. RHE下可急剧增加至约170 mA cm-2。如图4b所示,从-0.3 V到-0.8 V vs. RHE,Fe-N/P-C的氨FE表现出火山形状曲线,在-0.4 V vs. RHE时最大值为90.3%。此外,图4c显示了Fe-N/P-C催化剂的NO3-RR的其他性能指标,氨生成率(17980 μg h-1 mgcat-1),表明Fe-N/P-C的NO3-RR活性优于其他样品。由于不同来源可能提供多种硝酸盐浓度,因此通过改变NO3-N浓度进一步评估了Fe-N/PC对于从NO3-N生产NH3的适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当NO3-N浓度低至50 ppm时,该催化剂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其FE为75%(图4d),显示NO3-RR的NO3-N浓度耐受范围宽。为了评估Fe-N/P-C催化剂在硝酸盐还原中的电化学耐久性,在最佳NH3选择性反应条件下,在0.1 M KOH/0.1 M KNO3混合电解质中测试了20个连续电解循环。如图4e所示,NH3产率和FE在每个循环中略有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如图4f所示,通过15N同位素标记实验以确定NH3的来源。结果表明所产生的NH3完全来自硝酸盐的电还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Fe-N/P-C催化剂的电催化NO3-RR性能优于大多数催化剂。先前关于FE和NH3产率的研究(图4g、h).
为了进一步阐明NO3-电还原机制,对Fe-N/P-C进行了原位SR-FTIR测量,以检测中间体并监测反应。图5a和5b显示了从含有0.1 M NO3-的0.1 M KOH溶液中的NO3-RR收集的SR-FTIR光谱,在0至-0.8 V vs. RHE,红外信号采集范围为800至2,000 cm-1。NO3-RR在-0.2 V vs. RHE时就可以很容易地开始。1,390 cm-1和1,561 cm-1处的正峰分别归因于NO3-(-N-O伸缩振动0和H2O(-O-H弯曲振动)。1,290 cm-1 处的谱带归因于NO2-拉伸模式,其中监测到的NOx物种意味着在NO3-还原过程中发生了脱氧步骤。此外,NHx物质的σ(N-H) 弯曲模式可以在1,630 cm-1处观察到,而1,480 cm-1处的负带对应于NH4+的特征频率。这些信号表明脱氧之后发生一系列质子化过程,最终形成NH3。图 5c 说明了当施加的电位为 -0.4 V vs. RHE 时,原位 SRFTIR 测量随时间变化而获得的光谱。根据以上结果表明,电化学NO3-RR过程中,NO2和NHx是主要中间产物,NH3是最终产物。
基于原位SR-FTIR光谱对各种中间体的识别,通过DFT计算以进一步研究引入的P原子对Fe-SAC催化活性的影响。如图6a所示,NO3-首先通过N端构型吸附到单个Fe位点,总能量降低,表明该步骤的热力学自发性。值得注意的是,与Fe-N-C催化剂相比,Fe-N/P-C催化剂更大的自由能变化(-2.26 eV vs. -4.22 eV)有利于吸附硝酸盐(*NO3)的形成并促进其还原。此外,电催化剂的本征催化活性与其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样品的电子结构。如图6b-6c及其相应的横截面图(图6d-6e)所示,中心金属元素的差分电荷密度和Bader电荷分析显示掺杂P和金属之间存在较大的电荷积累区域,这可以归因于P原子的电子供给。同时,FeN3P1O1构型表现出比FeN4O1构型相对较弱的电子耗尽,导致金属中心Fe(Feδ+)的正电荷较少,其作为能够提供和释放电子库的电子库电子。这些额外的电子位于Fe位点附近,可以增加部分占据的轨道的填充程度,从而优化NO3RR中间体的吸附自由能并降低中间体形成的能垒。一般来说,引入杂原子P进行协同配位可以打破Fe-N4O1分子的对称结构,从而改变活性中心Fe原子的局部电荷分布并引起电子密度的畸变,从而大大提高NO3RR性能。
结论
1、通过原位磷化热解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不对称Fe-N3P界面结构的NO3-RR催化剂,该催化剂锚定在MOF衍生的中空多孔碳框架上。
2、得益于原子级活性位点的合理构建,以及周围N、P原子协同配位带来的优化电荷密度,FeN/P-C催化剂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NH3产率17980 µg h-1 mgcat -1以及高达90.3% 的优异FENH3。
3、结合DFT计算,Fe-N/P-C优异的NO3-RR活性可归因于增强的硝酸盐活化、吸附能力和抑制NO2副产物的形成。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