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选对动物给药方式,给延毕说声“NO”!

2023/8/7 10:48:38  阅读:81 发布者:

相信科研的童鞋们,在动物实验方案确定后,第一步讨论的就是动物给药方式,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和特定实验的适宜性,同学们需熟悉各种途径,以最佳方式对动物进行给药。下面听小助手给大家梳理梳理动物的给药方式。

一、常见的给药方式有哪些?

二、经口给药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常用的口服给药方式包括直接口服(将药物混入水或饲料中,动物自己觅食)和被动口服给药(灌胃)。

口服给药是将药物混于饲料或溶于饮用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缺点是药物剂量不能保证准确:因动物个体差异,采食量有差异,药量难以精准控制,不能客观反应实验结果,故此法应用较少。

灌胃给药是指借助器械(灌胃针)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直接灌入动物胃内。此法操作简便,可以实现精准给药,灵活控制给药剂量,也能很好的模拟临床中药物经口服后的一些列体内作用,因此成为动物给药众多方法中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技术之一,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

小助手将大鼠灌胃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请童鞋们观看下方视频学习。

三、注射给药

1、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动物皮下组织中。通常在动物背部、侧腹或颈部的皮下层注射药物。

2、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动物的静脉血管中,使药物迅速进入循环系统。静脉注射需要使用适当的注射器和静脉通路。

3、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动物的肌肉中,常见的部位包括大腿肌肉、臀部肌肉等。

4、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动物的腹腔内,可通过腹腔壁或胸腔穿刺注射。

小助手将灌胃、注射给药时抓取的不同点,给童鞋们进行了要点总结(共2个视频,一遍学不会,学第二遍,定能学会),以便于童鞋们学习总结。

四、滴鼻给药

滴鼻给药 (Intranasal delivery) 是一种可以绕过血脑屏障将药物输送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方法。

滴鼻给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给药方式,允许不穿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直接靶向中枢神经系统,减少全身暴露,从而减少不需要的全身副作用[1]。滴鼻给药还可以将各种物质输送到小鼠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可用于输送过敏原、病原体[2]

滴鼻给药操作简单但是不易施行,需要小鼠的配合,所以~在滴鼻给药时要勤演习,让小鼠多适应,这样才能保证给药的效率。当然合适的处理很重要,给药时应正确调整小鼠的身体姿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清醒鼻内给药的效率,防止小鼠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

1   从鼻窦通过筛板进入嗅球,扩散到整个大脑

五、经皮给药

经皮给药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是无创性的,通过皮肤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具有极佳的便利性和低排斥率。经皮给药的药物可缓慢进入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还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经皮给药方式简单,递送大分子药物也不在话下,经皮给药可以在不受pH值、酶和肠道细菌干扰的情况下输送大多数不能口服的肽类或蛋白质类药物,经皮给药目前主要用于研究药物或毒物经过皮肤的吸收效果以及对皮肤的局部作用、致敏作用和光感作用等。

六、脊髓腔内给药

脊髓腔内给药(Intraspinal injection) 是一种有些复杂的给药方式,类似一个小手术,是指将药物注入脊椎间蛛网膜下腔内,主要用于腺相关病毒 (AAV) 注射和恢复脊髓损伤。

七、脑内给药

脑内给药应用较少,一般用于特定药物的特定给药方式及一些特殊实验(如帕金森造模)。

八、直肠内给药

直肠内给药(Intrarectal administration)是经过肛门将药物送入直肠,直肠内给药可通过肠黏膜吸收,不经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直肠内给药较大,多用于动物结肠炎造模。

九、关节腔内给药

关节腔内给药可以直接将高浓度的治疗药物输送到关节间隙,通常用于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疾病,例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转自:MDL科研助手”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