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One Health Advances ,作者OHAD
Intercontinental spread and clonal expansion of ColRNA1 plasmid-bearing Salmonella Corvallis ST1541 strains: a genomic epidemiological study
第一作者:陈开超、谢苗苗
通讯作者:陈声
研究背景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多数情况下,沙门氏菌感染呈自限性。然而,对于贫血、败血症、脑膜炎、免疫力低下等病人,抗菌药物是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首要选择。目前,环丙沙星和头孢类抗菌药是美国FDA已批准的可用于治疗非伤寒型沙门氏菌侵袭性感染。沙门氏菌针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主要由喹诺酮抗性决定区(QRDR)基因突变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介导。近年来,非伤寒型沙门氏菌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性增长迅速,其中质粒介导的 PMQR基因的广泛传播成为主要因素。
全文速览
(1)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388株S. Corvallis(分离自临床、食物、动物和环境样本)的基因组遗传特征。
(2)明确了S. Corvallis菌株的喹诺酮耐药主要由PMQR基因介导,其中qnrS1基因的检出率(53.6%)高于qnrB基因的检出率(10.8%) 。qnrS1基因主要由ColRNA1型质粒携带,该质粒序列与p10k-like 质粒序列 (MK356559) 高度同源;qnrB基因除由ColRNA1型质粒携带之外, 还存在于新型IncHI2型多重耐药质粒上,该质粒还携带qnrB17, aac(6’)-Ib-cr, tet(A), ARR-3, dfrA27, sul1, aph(3’’)-la 和floR等耐药基因。
(3)基于核心基因组的最小生成树(MST)显示S. Corvallis由多个MST簇构成。其中,第一类亚群61株菌株传播范围最广,来源于7个国家。剩余亚群菌株多数来源于2个国家。多株英国临床菌株与包括中国、爱尔兰和斯里兰卡的菌株存在克隆传播现象(图1);贝叶斯算法推测中国流行的S. Corvallis菌株主要起源于英国,统计学分析也支持上述结论。
图1 ST1541 S. Corvallis菌株的时间系统发育树和系统地域传播分析
(A)时间比例尺以年为单位,每个系统发育树的分支后验概率>90%并根据不同来源国家着色,末端红色节点代表采样时间。(B)S. Corvall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历史变化。红色实线表示中位数,红色阴影部分表示95%的中位数。红色阴影区域代表遗传多样性估计的95% HPD。(C)通过贝叶斯分析推测S. Corvallis菌株的全球传播路线。曲线展示了S. Corvallis菌株在各国之间的传播路径,BF>3表示这种传播路径的假设得到了较强的统计学证据支持。每个箭头的颜色表示不同国家间传播的不同贝叶斯系数。
编辑荐语
“One World,One Health”,全球化的加速使得各国贸易和交流频繁,耐药病原菌在各国间传播的案例时有报道。本研究证实了S. Corvallis菌株的进化趋势和全球传播路径,再次提示各国应加强耐药菌防控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陈声
香港理工大学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主要从事兽医、食品和医学微生物领域的细菌抗生素耐药性、毒力和耐受性及新抗菌药物开发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97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课题40余项。作为通讯作者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The Lancet Microbe、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70余篇。被引用7 500余次,H指数43。
原文链接
Chen, K., Xie, M., Wang, H. et al. Intercontinental spread and clonal expansion of ColRNA1 plasmid-bearing Salmonella Corvallis ST1541 strains: a genomic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e Health Adv. 1, 16 (2023).
https://doi.org/10.1186/s44280-023-00017-9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