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大历史学系2023届宋上上 | 优秀博士论文写作感想

2023/8/4 9:27:27  阅读:43 发布者:

又一年毕业季伴随着盛夏而来。毕业生们已然匆匆离校,他们的潜心耕耘和学术生长却值得记录和回味。

这个暑期我们将陆续推送“学术生长”优博专题,介绍我系2023届优秀博士论文。

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学术生长的力量,也希望这组专题成为2023届毕业生燕园故事的结点和未来学术生涯的新起点。

优秀博士论文写作感想

历史学系2023届毕业生 宋上上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明代开中法研究》,是一篇关于明代边镇盐粮贸易的制度史论文。论文从立意到完稿,经历两年有余,论文写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选题、史料搜集和动笔写作。谨就个人经历,结合这三个方面,略述写作体会,诸君哂之。

一、选题

窃以为,博士论文的选题通常常有“虚”和“实”两种选择。所谓“虚”指的是人为构建的题目,这种选题带有理论关怀,更有新意,但研究对象难以完全框定。“实”指的是历史上本就存在的典章制度、政治过程,选题相对比较平,但可以落到实处,不容置喙。采用哪种选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个人心性和爱好,并无高下之分。我自以为理论水平不足,但钟情于阅读各类政书、奏议等史籍,对数字敏感,也就更倾向于“实”的选题。

与普通期刊论文不同,博士论文选题需要“大”,即在时间或空间等要素上具有一定规模,这样相关的史料丰富,才足以支撑得起一部数十万字的学位论文。但是困难之处在于,一是学界经过数十年的深耕,硕果累累,如何在相对广泛的领域内推陈出新?二是如何保证在既定学制时间期限内,按时完成“大”的选题研究?这些困难不容易克服,除了作者自身反复斟酌权衡外,导师对选题的把关至关重要。

在博士论文的选题上,我的导师郭润涛教授费心良多。犹忆2020年底,郭老师主动提出:“可以明代的开中法为题,做一篇博论。明代开中法的两端是食和粮,学界多是局限于盐法,而我们可以从边粮的角度,研究开中粮法。但有一定难度。”此话一针见血,使得开中法这么一个老生常谈的制度,焕发新意。虽然有延毕的风险,但我也暗自思忖,一个学者的研究能力,要体现在无论什么题目都能上手,自己理应迎难而上。于是博论选题一拍即合,立即着手准备。

二、史料搜集

史学即史料学,某种程度上,学术研究比拼的就是史料搜集的细致、广泛程度。这主要取决于个人平日的阅读积累。针对明代制度史研究,我的个人阅读主要集中在政书和奏议方面。政书记载了典章制度,奏议等公文则反映了制度运作。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我就在郭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皇明条法事类纂》等典籍,提高明代公文阅读能力,为制度史研究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毛亦可师姐数年以来坚持不懈开设读书课,每周六带领大家仔细研读《政刑大观》,不轻易放过一字一句,毛师姐提醒根据职官、人名检索文集奏议等,这种史料意识,使我备受启发。我在为博论搜集史料时,正是将开中法相关的职官,如户部尚书、九边督抚、巡盐御史、阅视边镇科道官等,逐一检索,发掘了众多孤本史籍。我的博论参考文献中,也正是按照职官加以分类,试图以此展示史料搜集的思路。

信息化时代,尽管数据库不是史料的唯一来源,却也是史料搜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例如爱如生在古籍库、方志库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明代别集库,可以丰富明代文集类史料的搜集。近年来,文字OCR技术臻于完善,例如“汉典重光”,可以一键识别、全文下载。这一方面提高了史料的文字录入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无暇翻阅的古籍,也可OCR后检索。得益于这些信息技术,史料搜集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我个人的史料学知识,除了平日课程和阅读的积累外,还得益于两个因素:

一是多买书,在电子化时代,购买纸质书看似徒劳,实则不然。买书过程中可以熟悉各类影印本、点校本,并且精进对于版本的追求。疫情三年期间,图书馆资源的使用变得繁琐,此时我的个人藏书保证了能够高效查阅文献。对于买书,郭老师向来支持,同时也时刻叮嘱我:“买书是用来看的,不能只停留在‘书皮子’学问。”

二是背目录。我在书桌边常摆放着《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第6册,里面收录了明代政书和奏议的目录,时加翻阅,映入脑海,在史料搜集中方可随手拈来。明史领域史料丰富,根据善本书目查找、翻阅,才能全面搜集,发现新材料。

三、论文写作

博士论文的写作,艰辛而漫长,我从2022.5.5动笔,至2023.1.5日完成初稿,是一个“勉强”的过程。这里的“勉强”不是凑合的意思,而是勉励、强迫,换言之就是自我软硬兼施,坚持写作。写作伊始,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平均每天1500字,当然实际写作中既有连续数日苦无思路的挣扎,又有数千字挥笔而就的酣畅,但始终保证写作为每日首要。前后8个月完成了32万字论文,也算是达到了初设目标的八九分,按照明人的考核标准,尚且得过。

博论写作是一场孤独之旅,博士论文要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这就注定已经不限于与学界对话,更是要不断自我对话,因为相关研究领域深入到只有自己最了解。因此写作中不断扪心自问,这个问题到底研究清楚了吗?论文写得是否扎实可靠,事实上自己心中早已有一杆秤,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也就过得了外审了。

一篇博论的造就,除了个人的奋斗外,还要考虑历史的行程,尤其是三年的疫情,“身陷囹圄”,徒增困苦,但也更能专一写作。一路走来不易,最后感谢各位师友的帮助,也祝愿各位博士生顺利毕业。

附:博论摘要

明代开中法是指国家以食盐专卖权召商贸易,获得粮料等军需物资。边镇召商上纳粮料,给以官盐,充实军储,省去军民转运劳苦,盐课、边储互为表里,开中法是明廷解决边镇粮饷供给的基本国策。

明代边饷来源分为民运、屯田、京运、开中四项。洪武三年,为补充民运税粮和屯田子粒的不足,明廷首先在山西施行开中法,随后于九边和西南推广。开中法的运作围绕盐粮交易展开,即开中法提供的粮料总数(盐粮数量)=盐与粮的交换比率(开中则例)×盐引数量,开中则例=每引官盐定价/粮料价格。户部根据军情缓急,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开中地点、盐引数量以及开中则例,亦可按照军国所需,本色开中或折色开中。嘉靖之前,开中法是供应边饷的权宜之计,屡行屡止,盐粮数量并不固定。

嘉靖之后,开中法发生重大转变,九边每年开中,成为常例,盐引额数确定。其中两淮、两浙、长芦、山东四运司正盐开边纳粮,余盐运司纳银;其他盐运司、提举司额课全部改为变卖价银。开中法对于边饷的供给分为盐粮和盐银两个方面。盐粮约55万石,盐银约140万两。盐粮在边镇开中,运司余盐银和盐课银则岁终解送户部,以京运年例银的名目发放九边。边饷来源中,京运与开中关联,存在互补关系。

边粮是贯彻开中法始终的核心问题。商人从边方官豪势要及军民散户等处收购粮米,按照既定盐引官价,在边仓上纳相应价值的粮料。解送至边镇的年例银,也用于召商籴买粮料。商人的参与刺激了边镇粮食市场的形成。随着长城的修筑,边镇田土开垦复耕,农业产出增加,成为边镇粮食的主要来源,粮米常价维持在每石一两左右。按照这一粮价,边镇粮饷折银数量,从嘉靖初的每年400余万两,增至万历末800余万两。开中法提供盐粮和盐银占边镇粮饷所需的1/4以上。开中法作为户部财政,在边饷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开中盐粮产生于明初兵荒凋残之际,用于解决边镇粮食供应的问题。随着货币白银化和粮食市场的发展,边镇军士月粮折银发放,可以自行籴买粮料,开中盐银顺势而生。但受到“洪武祖制”的影响,明廷坚持边镇本色开中。为了招徕商人,明廷规定了四六虚估,即商人上纳粮料价值只有盐引官价的60%,这降低了边镇的实际收入,开中盐粮经济效率不如货币化程度较高的开中盐银。明清易代,开中法也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开中法  边镇粮饷  盐法  年例银  户部财政

作者简介

宋上上,中国史专业,导师为郭润涛教授,研究方向为明代制度史、经济史,博士论文题目《明代开中法研究》,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数篇,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北大历史学系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