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控制与自主:美国的中东代理人战争

2023/8/4 9:18:38  阅读:43 发布者:

代理人战争古已有之,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活跃度不一。冷战时期,美苏在核武器的恐怖平衡下,利用代理人战争在世界边缘地带争夺势力范围,极大加剧了代理人战争的流行。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霸权格局瓦解,代理人战争也随之从巅峰时期进入一段休眠期。然而,在过去十几年的冲突中,代理人战争战略吸引力有所上升,正在成为当代和未来战略与安全环境的核心特征。

在此背景下,如何从学理上深入理解和观察代理人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内容简介】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试图运用大规模军事力量改造中东秩序,但事与愿违的是,中东地区的反美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肆意蔓延,致使美国深陷中东战争泥潭。奥巴马政府上台,迅速调整了前任的中东政策,大力推进中东战略收缩,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方向。当前,美国日益聚焦印太战略和大国竞争,不断削减中东的战略资源投入。在此背景下,美国转向依赖中东的盟伴网络发挥作用,代理人战争的逻辑被激活,即煽动、支持或指导代理人介入目标国的冲突,而美国只参与实际战斗的一小部分,以“幕后领导”的方式在广泛的地区冲突中维持“轻微足迹”。

过去20年尤其是西亚北非动荡以来,美国以不同深度和规模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中东国家运作代理人战争,试图以更低的显示度、更低成本挽救其中东霸权。然而,代理人战争一旦开启,就引起域内外各类力量的角逐,造成了非常规、小规模冲突的流行,冲突各方陷入持久混战,严重侵蚀了中东政治和安全秩序。尤其是非国家代理人被外部施动方“赋能”后,常常谋求自主利益,加剧了代理关系管控难题。本书将结合历史、理论、案例,系统性地分析美国与中东当地代理人的双向博弈及美国中东代理人战争走向溃败的根源。

【作者简介】

文少彪,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曾在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工作,担任主任助理。兼任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东问题、美国问题和台海问题。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期刊十余篇,媒体评论文章二十余篇。主持校级课题1项,上海市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控制与自主:美国的中东代理人战争》

文少彪  

ISBN978-7-5227-1924-5

定价:75.0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7月版

【序言】

作为一种冲突形式,代理人战争几乎与战争一样古老,几乎贯穿于古今中外的冲突与战争史,其根源便在于代理人战争的内在逻辑:即施动主体将不便于直接、公开进行的任务外包给代理人,利用代理人代替和协助自己作战,以此降低自身的风险和代价。这一逻辑无疑诱惑和驱动着无数的决策者,使得时至今日代理人战争模式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冷战时期,代理人战争成为美苏进行战略对抗的重要形式,美苏两大霸权国利用小规模的、非对称的代理人战争,在非洲、中东、拉美、亚洲的边缘地带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和对抗。冷战结束后,虽然国际体系权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相互依赖进程加速发展,大国间的军事冲突和代理人战争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随着美国在“9·11”事件后先后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秩序遭受严重冲击,利比亚、也门和叙利亚等国先后陷入内战,为域内外国家、极端组织、非国家武装等各类行为体的介入提供了机会,也导致代理人战争再度在中东地区冲突的光谱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近年来,美国为了向中东的盟伴转移风险和负担,帮助其以更低成本、更低显示度和更灵活的方式维系其中东霸权,开始日益青睐借助当地伙伴关系和代理人网络发起和开展代理人战争,以实现美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随着中东地区秩序和国家结构出现双重“碎片化”,长期的权力真空和安全困境为代理人战争进一步向该地区渗透创造了条件,而一些国家内部的反对派或地方势力则为了获得政治、经济和安全竞争优势,主动或被动地沦为美国操纵的地缘政治工具,致使中东地区逐渐沦为多边代理人战争的“试验场”。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在中东推行的代理人战争模式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战略效果,反而频频令其陷入进退维谷甚至四面楚歌的“代理人战争困境”。对此,本书针对下述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即为何作为全球霸权的美国却无法在中东地区有效控制比它弱小得多的代理人和代理人战争进程?本书认为,之所以会频频出现施动方难以对代理人战争的过程、成本、后果进行有效掌控的情况,是因为代理人固有的自主性不会丧失,在执行代理议程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受施动方欢迎的懈怠和偏离行为和动机,这也成为施动方管控代理关系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基于此,本书指出既有的“施动方中心”范式多从施动方“决定论”和“受益论”的视角来界定和论述代理人战争,忽视了代理人的能动性和自主角色,简化了代理人战争的复杂过程,在逻辑和方法上存在不完整、不平衡的瑕疵。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对“施动方中心”范式进行了“弥补”,以努力呈现出代理人角色“再发现”的意义和代理关系双向博弈的动态图景。

在学理层面,本书构建了一个更平衡、更开放的追踪代理人战争进程的分析框架。通过尝试引入“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将利益、激励和监督这三个维度嵌入其中,本书指出利益是核心维度,对代理关系的张力起到了基础调节作用,但是与此同时还需从激励和监督两个辅助维度来理解施动方与代理人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监督起到的作用虽不及利益维度那么显要,但对维系、管理动态的代理关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干扰变量。据此,作者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搭建起“一主两辅”一体化分析架构,以求从理论上解释代理人战争进程不可控的原因。这一分析框架不仅有助于观察施动方与代理人围绕控制与自主的博弈张力,也有助于理解施动方与代理人形成的代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相互依赖关系。而在经验层面,本书选取了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运作代理人战争的两个案例,运用过程追踪、逻辑演绎等方法,对美国—安巴尔部落民兵合作打击伊拉克“基地”组织的暴乱以及美国—叙利亚反对派联手颠覆阿萨德政权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美国与中东当地代理人的双向博弈图景进行了精彩呈现。

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书得出了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的结论。一是在经验层面上,美国试图利用中东当地代理人介入目标国的冲突,以减少自身的风险和代价,但是这一策略性构想在代理人战争实践中很容易“走形变样”,其原因便在于美国作为施动方难以通过利益、激励和监督三个维度有效管控代理关系中的双向博弈张力。二是在理论层面上,本书对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战争实践进行了规律性总结,指出在代理人战争中,施动方与代理人之间形成的代理关系是一种非对称相互依赖关系,尽管施动方在这种关系中依然扮演主导地位,但是代理人自主性始终是代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杠杆”。而在非对称的相互依赖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难以形成共同、稳定的利益基础,当彼此利益分化不可避免,而又缺乏恰当的激励和可行的监督来调节代理关系中博弈之际,代理人战争进程也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对本书中部分创新观点的提炼和介绍,挂一漏万的遗珠之憾也势所难免。总而言之,本书对代理人战争这一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虽然古老但却历久弥新的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了许多富有学术洞见且令人信服的观点,不仅对于我们加强对该议题的学术理解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波谲云诡、纷繁复杂的中东局势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的解读。

——信  强

【目录】

/ 1

第一章 代理人战争内涵解析 / 50

第一节 代理人战争模式 / 51

第二节代理人战争的内生特性 / 72

第三节代理关系与国家联盟的区别 / 85

第四节代理人战争的再概念化 / 88

本章小结 / 94

第二章 代理人战争爆发的一般性解释 / 95

第一节 权力竞争视角 / 95

第二节避险视角 / 99

第三节推诿视角 / 99

第四节替代视角 / 110

本章小结 / 115

第三章 管控代理人自主性的理论分析 / 117

第一节 代理人自主性 / 118

第二节核心的维度:利益 / 129

第三节激励维度 / 140

第四节监督维度 / 153

第五节分析框架、案例选择与研究思路 / 165

本章小结 / 173

第四章 镇压伊拉克“基地”组织暴乱:美军—安巴尔部落(20062014年) / 174

第一节 从反美到联美:代理关系的形成 / 175

第二节利益分化与负向激励 / 184

第三节信息不对称:安巴尔部落的偏离 / 192

本章小结 / 200

第五章 颠覆阿萨德政权:美国—叙利亚叛军(20112019年) / 203

第一节 美国与反对派代理人的利益错位 / 204

第二节美国陷入激励与监督困境 / 216

第三节不可控的后果:反对派代理人的偏离 / 225

本章小结 / 230

/ 232

参考文献 / 240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