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香樟青苗简报 | 沈凯玲:应用微观计量——大框架和小细节

2023/8/3 10:32:31  阅读:50 发布者:

726日上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研究所沈凯玲副教授受邀为“六期香樟青苗计划”学员讲授“应用微观计量——大框架和小细节”专题讲座。

嘉宾简介:Kailing Shen (沈凯玲)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whose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empirical or policy-related labor market issues. Some examples of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labor marke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job search and matching behaviour, discrimination, gender differentials, income ine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migration, marriage,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Her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several esteemed economics journals, such a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In 2021, she contributed a chapter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to the Handbook of Labor, Human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讲座伊始,沈老师开门见山,指出“应用微观计量乃至整个经济学研究都是一门艺术”。她强调,对经济现实事无巨细的刻画不等于“洞见”,“洞见”应是“时代”和“人群”的函数;研究的目的是追求对现实的洞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出中国经济与社会现实;这个故事需要抓住主要方面而非力求完整地描述出每个细节,并且要以能够被读者接受与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做到生动有趣。

随后,沈老师从微观实证研究的大框架、小细节以及文献赏析三个方面展开,分享了其对应用微观计量研究的理解。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微观实证研究的大框架。她强调,第一要充分理解应用微观计量与经济学其他领域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是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是否有关联,二是如何从时间维度理解关系,三是领域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推动、制约,四是是否有孰轻孰重的评价意义。第二要深入思考研究工作方式中的辩证关系。具体来看,在品味“大”与“小”、“新”与“旧”、“难”与“易”、“真实”与“假想”、“问”与“答”、“多”与“少”、“快”与“慢”、“忙”与“闲”、“做”与“学”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中逐步明晰做学问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来看,要思考清楚研究题目是不是越“宏伟”越好、研究问题是不是越“紧跟”现实越好、方法与问题是不是越“难”越好、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样本量是不是越多越好、论文是不是读越多越好等一系列问题。第三要准确把握什么是真正的“好”研究。具体来看,好研究应该包含以下特质:一是研究问题有趣且富有洞见,二是采用的工具与方法适当,三是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讲好故事。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微观实证研究的小细节。沈老师指出,一是要注意编程方面的细节:包括变量命名、文件命名、字典数据的使用、临时文件的及时清理、注释与程序的模块化等内容。二是要注意文件管理,特别是要做好文件备份与文件夹设计:沈老师以自己最近的研究为例讲解文件管理方法,直观呈现出简明清晰的文件命名对于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三是要培养写作能力,深刻把握“清楚(clear)、简洁(concise)、自洽(coherent)”的3C原则,有意识使用Signposting技巧,注意论文写作顺序:具体来看,首先用词上尽量使用常用词而非生僻词,句式上尽量少用从句且非必要不使用超过三行的长句,文章构造上避免设置悬念,做到意思表达清楚、无歧义;其次,文章没有冗余内容,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同一个段落的各个句子的意思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最后,通过一些读者熟悉的短语、词语,把各个观点自然而然地进行连接,明晰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四是要注意颜色、美观:包括图的美观与精致,坐标的选择以及页码标注、图表标题等细节。

第三部分是微观实证研究经典文献赏析。沈老师以四篇经典文献为例,详细介绍了上述大框架与小细节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应用。第一篇文献是Aging and Migration: Micro and Macro Evidence from China”(Bodvarsson, Hou and Shen2016),该文章沈老师亲自参与,她回顾投稿经历,表示正是审稿人的批评促使她重新审视问题,启发扩展了研究思路;用这一生动案例,沈老师进一步说明做研究是富有乐趣的事,而乐趣可能就藏在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拒稿之中。第二篇文献是“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Fast-Food Industry in New Jersey and Pennsylvania: Reply”(Card and Krueger, 2000),沈老师以该文献为例说明实证研究中数据处理细节的重要性,要慢下来真正做到一丝不苟,绝不能忽视细枝末节的“小”问题。第三篇文献是“Are Emily and Greg More Employable Than Lakisha and Jamal? A Field Experiment on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Bertrand and Mullainathan, 2004),沈老师以该文献为例,通过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体现出研读现有文献时绝不能仅是单向吸收,更要批判性地审视文献,尝试发掘文献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正是潜在的研究方向。第四篇文献是“Evaluating the Econometric Evaluations of Training Programs with Experimental Data”(LaLonde, 1986),沈老师以该文献为例,结合同时期相关文献,指出研究角度的设定具有灵活性,需要多思考多学习,甚至可以学习与研究问题完全无关的知识,做到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讲座最后,沈老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寻找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如何深入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构造反事实分析等具体实证方法的操作细节、如何在研究过程中做好时间管理与情绪调整等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给香樟青苗学子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整场讲座,沈老师娓娓道来,从大到小、由点及面,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出应用微观计量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讲座内容精彩纷呈,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极大促进了香樟青苗学子对应用微观计量研究的理解,对今后开展研究工作有极高的借鉴意义与启发价值。

供稿人:第六届“香樟青苗计划”暑期学校学员,中国人民大学李梦乔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