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简新华,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有效地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需进一步探讨和明确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现状、加快建构的必要性、面临的任务和应该采用的方法。
一
经济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所谓经济学知识体系应该是由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按照逻辑关系构成的总体,也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和复杂的概念,其实质是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由于“构成学术体系具体内容的概念和理论观点,也就是学科的具体内容,构成话语体系的话语实际上也是构成学术体系的概念和理论观点,所以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构建‘三大体系’的关键在于提出系统、完整、准确、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观点”。这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关键。
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各自存在许多小类,每个大类和小类经济学科的内容和框架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各自都有本学科特有的内容和框架结构。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应用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运用和扩充发展。理论经济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学,所以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即基本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本文所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所有制理论、生产理论、流通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国际经济关系理论和经济政策体系等。
所谓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指主要依靠中国自主创新、独立自主构建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该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是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参考和借鉴了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国外经济学,又没有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经济学。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意指由中国自己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仅包含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所有制理论、生产理论、流通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经济运行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国际经济关系理论和经济政策体系等,还包含了国外没有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等。
二
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现状和基本内容
多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在经济学上了无创新、毫无建树,更没有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更多的是“舶来品”,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努力探索和创新,中国经济学理论有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其主要标志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现有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自主创立的四个全新的经济理论和中国在四个重要经济理论方面提出的新内容。
(一)中国自主创立的四个全新的经济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并且指出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先后要经过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即先由资本主义到过渡时期即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再到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最后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过渡时期是指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包括社会主义改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政权,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意味着过渡时期基本结束、社会主义时期开始,而社会主义时期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也要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等若干个发展阶段,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在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之后,中国即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要经历解决温饱问题、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几个发展程度不同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独创的新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使得人类社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更加全面、更为深刻、更符合实际,也就更科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没有的、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独创的崭新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的商品经济基本原理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亦参考和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该理论的创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弥补了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不足,填补了世界经济学的空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方面,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采用,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采用,市场经济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首次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有制基础、企业制度、分配方式、社会保障、市场体系、运行机制和理想状态(不是资本主义的过剩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的短缺经济,而是供求基本协调平衡经济),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含义、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及其如何建立完善的理论。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才能健全成熟完善,社会主义怎样才能由初级阶段逐步演进到高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的同时,还创建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指出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如何通过改革健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要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市场取向。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企业改革为中心,以价格改革为关键,采用先试验后推广的渐进式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三者的统一。
4.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了现代化及其基本特征,指出现代化应该具有人民性、多样性、持续性、普惠性、坚定性,强调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当代现代化存在两种本质不同的类型,即资本主义现代化(即西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色、本质要求、优越性,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初步形成了内容比较全面、关系清楚、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和符合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的最新贡献。
(二)中国在四个重要经济理论方面提出的新内容
1.所有制理论的新内容
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在所有制理论方面的新内容主要包括: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既不是单一公有制,也不是单一私有制,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所有制结构,并且存在多种形式的公私混合所有制;公有制可以实行国有国营、集体经营、股份制、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等多种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非公有制也存在国内私有制、个体所有制和外资所有制等多种实现形式;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做强做优做大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分配方式理论的新内容
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在分配方式理论方面的新内容主要包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按劳分配,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有按资本、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管理分配在内的多种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也有采取商品货币形式的按劳分配;在整个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不同公有制经济体也有不同的分配标准,即在公有制经济体中不是只实行按劳分配,强调在分配中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贫富高低悬殊、两极分化,不断推进发展成果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内容
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提出新理论最多的是经济发展理论,从发展观、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到发展的水平、结构、速度、规模、质量等各方面,都形成了相应的新理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战略、毫不动摇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战略、更好发挥资本积极作用和合理有效抑制其消极作用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把外延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内涵的集约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转向主要由创新和消费驱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大国优势,形成竞争优势;将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高水平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结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强需求侧管理,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4.国际经济关系理论的新内容
在国际经济关系理论方面,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新内容主要是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新的对外开放理论。既看到在受到资本主义的包围、打压遏制、封锁禁运的时期,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持续高效发展,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积累,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方针;又认识到由于国际分工协作、国际贸易和投资、经济全球化、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存在,在自身又贫穷落后的条件下,应该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尽可能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利用国外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还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平等协商、互利合作,认为应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主张“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任务和方法
(一)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必要性
一是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自我完善的需要。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不够完善,主要内容还不够完整系统,也没有形成公认的框架结构,还存在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没有达成正确的共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消除分歧、统一认识、克服缺陷、弥补不足、健全完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在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不仅没有正确经济理论指导的经济发展实践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实践,而且由于国情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完全照抄照搬别国的经济学理论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甚至可能遭受重大挫折和失败,所以在吸收国外经济学有益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努力自主创新,建构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尤其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面临许多新要求、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更是迫切需要中国自主创新,探讨研究新问题,形成原创的新理论新知识,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不仅要在经济、科学技术、国防等方面强大,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也要强大。而具备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强大的主要内容和标志,建构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所以,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重要理论支撑,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三是为世界经济学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的需要。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国际经贸关系面临深刻调整,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各国(区域)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然横行,全球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迫切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新战略、新对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理应提出新的经济学思想、创造新的经济学理论、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二)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深入探讨和解决存在争议的疑难问题,达成正确的共识,弥补现有经济学知识体系的不足,克服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形成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的成熟完善的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二是研究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百年大变革时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创新和发展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三)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方法
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应该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正确做法,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自主创新;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敢于突破创新,不断总结中国和世界经济实践的经验教训,上升为新知识、新理论,并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地不断修改完善理论;三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尽可能学习、参考、借鉴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全世界经济学合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创新和发展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原文见于《东南学术》
2023年第4期
转自:“东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