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江苏省常州市。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500余人,博硕研究生导师200余人,聘请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产业教授。现有院士2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2人、曾宪梓教师奖7人,江苏省突贡、“双创人才”、“333工程”“外专百人”、“特聘教授”、教学名师、“青蓝工程”、优青等200余人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12个。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研究,形成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一批引领性学科,打造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循环利用”等学科亮点。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工程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20个。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60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0项,横向科研课题近1600项,科研到账经费4.5亿多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00余件。
进入新时代,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继往开来、实干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一、招聘学科
二、引进人才类型与类别
(一)高层次人才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受聘“中吴菁才”,人员实行岗位聘用制,分为院士、中吴学者、中吴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教授五个层次。基本条件分别为:
1.院士。两院院士或发达国家外籍院士。
2.中吴学者
(1)A类
教育部“**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计划”入选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教学名师)、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第 1)获得者、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 1)、江苏省“***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50周岁以下。
(2)B类
国家“**计划”入选者(创新类);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终身)教授或相当职位,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50周岁以下。
3.中吴特聘教授
(1)A类
国家“青年**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学者”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等;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副教授(终身)以上职位或相当职位,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45周岁以下。
(2)B类
中科院**计划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及同层次水平的人才等;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助理教授以上职位或相当职位,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40周岁以下。
C类
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或具有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或具有3年以上海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或在本学科领域国际顶级刊物发表一定数量的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论文,已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或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等。原则上35周岁以下。
D类
海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助理教授以上职位或相当职位;或国家**计划(企业类)人选。每年来校工作2-3个月。
4.学科带头人
具有正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中的第(1)条及(2)-(5)中的两条:
(1)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青年项目除外);
(2)近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三)或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3)获国家级科研奖励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三)或近5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以上(排名第一);
(4)主持获批国家级专业或课程建设项目;
(5)近5年聚焦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且转化金额不低于50万元;或近5年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获省部级主要领导正面批示1件以上;
5.教授
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称、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中的第(1)条及(2)-(6)中的两条:
(1)近5年主持1项以上国家级 (青年项目除外)或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资助项目;
(2)近5年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奖励(排名前三);
(3)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前三,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或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以上(排名前五)。
(4)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及以上或重点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及以上;
(5)主持完成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或主持获批省级以上专业或课程建设项目;
(6)近5年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且转化金额不低于25万元;或近5年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获市级主要领导正面批示1件及以上。
(二)优秀青年博士
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职称可放宽到45周岁),符合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需求,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成果达到当年度优秀青年博士评价标准。优秀青年博士具体分为A、B、C三类,相关评价标准根据学科类别拟定,动态调整。
(三)高技能人才
第一层次:获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省“大工匠”等优秀高技能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第二层次:获全国技术能手、省“工匠”、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等优秀高技能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第三层次:在世界500 强企业或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的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有5个以上大型项目实施经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
(四)创新团队
1.创新团队的学科领域应符合我校学科建设布局规划需要,成员组成一般为6人左右。
2.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一般应是知名学者(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或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学术造诣深厚,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
3.创新团队成员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与团队领军人才学科关系密切,原则上需具有博士学位。
三、引进人才待遇
补充待遇:
1.学科带头人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授予中吴菁才称号,待遇可一事一议。
2.优秀青年博士安家费根据A、B、C类基准可适当增加10-35万元。
3.属于省级重点(培育)建设学科、校定紧缺专业引进的A类博士,入职后可直聘副教授岗位,聘期三年,享受副教授工资津贴待遇。聘期内不受资历限制,根据业绩及外校同行专家鉴定结果综合评审,优先评聘省人社厅备案的副教授职务。
4.优秀博士入职后享受副教授岗位奖励性绩效津贴,期限三年。
5.入职后,学校协助申报省市相关引才资助,相关资助金额累加计算,金额25-300万元。
6.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三年租房补贴,每月2000元。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徐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519-86953100、0519-86953102
电子信箱:tctzp@jsut.edu.cn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邮编:213001
单位网址:http://www.jsut.edu.cn/
备注:投递简历时,请按照应聘**学院+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姓名+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的格式进行投递。
江苏理工学院人才招聘系统:http://rsczp.jsut.edu.cn/rcyjWeb/#/applicant/index/home
(应聘人员可通过我校人才招聘系统投递简历、接收面试通知和录用通知)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