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

2023/8/1 14:14:29  阅读:31 发布者: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中关于生态经济的相关论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实际条件出发,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理论内涵,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

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和大自然之间有着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即人是在自然环境中孕育而生的,是自然界漫长发展的结果,由此科学地阐释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一根本性关系。马克思还阐述了自然界是劳动的基础,如果缺乏了这种基础,劳动这一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也将根本无法实现。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有关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表述形象地将自然比作人类和所有生命体的母亲,准确地说明了自然是孕育所有生命的“母体”,并建构了“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石。这一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克服经济建设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各种障碍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实践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强调自然生态环境是社会财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劳动同大自然一起共同组成社会财富的来源,所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生产资料的原始来源在于自然界。生产过程的三要素都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并以大自然为基础,而其功能的实现又受大自然的制约与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而明确地阐述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应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内化为社会财富的内生变量和实现目标,强调了社会财富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明确自然生态环境也能形成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十分重视大自然与生态环境在人类劳动中的直接影响,认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自然界通过对生产过程中诸要素的作用,引致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以及提高了的自然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就会快速提升。这一关于自然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阐明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此外,环境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可以优化工作条件,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品质和劳动数量,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都得以更有效提升。所以,加大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优化,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和自然的代际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对人和大自然之间的代际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他在不少论著中对代际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阐释。在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中,马克思特别注意人类代际延续的需要,强调土地生产资料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永恒财富。把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传递给下一代,促进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着力统筹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当代发展与后代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代际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对自然规律,人们既无法创造,又无法毁灭,只能尊重、遵循和利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社会活动和自然规律之间相互关联的论述,更进一步说明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此十分重视。马克思围绕制造业的废物回收使用问题,表示科学技术进步可以给废物循环使用带来技术手段,降低废物量并回收使用废物,从而节约资源。马克思有关自然资源循环使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着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并进一步强调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到了新高度,将其视为人类重大而深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

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方式的合理性可以使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趋向融洽;反之,劳动方式的不合理则会使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趋向于对立和矛盾,从而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人类劳动方式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劳动方式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环境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这一表述阐明了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强调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