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干预措施如何有效降低青少年心理疾病风险?| BMC Public Health
2023/7/28 11:21:56 阅读:66 发布者:
发表期刊:BMC Public Health
论文标题:探究学校干预措施在预防精神病样体验中的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数据分析研究(Investig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psychotic experiences over a year period – 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stud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Lorna Staines
DOI:10.1186/s12889-023-15107-x
发表日期:2023年2月1日
引言:
精神病样体验(PEs)与后期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可能在预防研究中具有价值。然而,迄今为止,针对PEs的干预研究还很少。鉴于这类证据的缺乏,本研究对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二次数据分析,该试验针对减少自杀行为的3种学校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探究这些干预措施是否可能降低PEs的发生率以及在3个月和1年的随访期间内是否能预防PEs。
方法:
“在欧洲拯救和赋权青少年(Saving and Empowering Young Lives in Europe)”的研究中,爱尔兰站点的试验注册号为DRKS00000214,该项目是一个旨在研究学校干预如何影响自杀想法和行为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17所学校(总人数为1096人)被随机分配到3个干预组或1个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教师培训、互动教育以及筛查和综合转诊。这个二次数据分析的主要结果是在12个月时PEs患病率的降低。为了检查PEs的预防情况,对基线水平的PEs患者进行了另一次分析。在每个干预组中,还对那些有/没有PEs的人的抑郁和焦虑分数的变化进行了额外的分析。统计分析采用了混合效应模型。
来源:pixabay
结果:
在12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筛查和转诊干预显示出显著降低PEs的效果(OR:0.12,95%CI[0.02–0.62])。教师培训和教育干预并未显示出这种效果。预防效果也只在筛查和转诊组中观察到(OR:0.30,95%CI[0.09–0.97])。与没有PEs的参与者相比,有PEs的参与者显示出更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并且对筛查和转诊干预以及全面教育干预的反应不同。
结论:
这项研究提供了首个证据,证明学校干预措施能在青少年阶段减少和预防PEs。此干预措施是学校心理病理筛查和后续转诊干预的组合,显著降低了青少年的PEs。尽管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我们的发现指出了学校项目在预防未来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psychotic experiences over a year period – 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stud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