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博士生一作发表Nature,获国家奖学金!

2023/7/28 11:03:53  阅读:84 发布者:

发表高水平论文四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发表一篇论文;他是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贺锐。

始于巧合,忠于快乐

大二的创新创业项目是贺锐的“科研初体验”,这次经历让他对光伏萌生了兴趣,也与太阳能电池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三下学期,贺锐开始在学院的太阳能所,进行日常的科研训练,同时也为自己光伏方向的毕设积累实验数据。在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后,他将光伏作为自己深造的研究方向。

贺锐在工作室

读博后贺锐正式着手搭建实验室,研究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他每天重复着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研究生活。实验室里的机器轰鸣不休,为了更容易集中精力,保持实验的手法,贺锐喜欢站着进行操作,一站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正在做实验的贺锐

“我做科研挺快乐的”。当被问到长此以往是否会疲惫乏味时,贺锐谈到了“快乐科研”的理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重复与枯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可能会感到痛苦。

贺锐与自己做的电池

今后,贺锐想要继续在更大面积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上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将此材料投入到更多应用场景之中。

团队合作,导师引导

2022年,贺锐与课题组团队共同创造了1cm²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20233月,贺锐所属的团队和其他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贺锐与团队参加专业大会

在这段经历中,贺锐认为收获最多的地方在于各个团队的优势互补以及学科交叉带来的融会贯通。新材料的合成比较偏向化学,需要与其他团队共同设计,交流与协作十分重要。如德国的实验室能够提供更加先进的表征帮助他们深入探究新材料在器件中的作用机理。

兴趣指引,专注目标

相比于课本上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在实验中产生的更多是现象。“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果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因此记录着细节的笔记也能够帮助贺锐在后续的反复翻阅中收获额外的灵感。

贺锐的实验笔记

跟随着兴趣,贺锐完成了不计其数的实验。这种兴趣也逐渐演变为“目标驱动力”,他调侃说自己还真有点“工作狂”,“投入其中的时候其实不会觉得很辛苦”,做研究最疯狂的时候会连轴转一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贺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他更倾向于设定较低的期待值,反而“有时候会发生超出期待值的事情”,他享受着科研带来的未知与快乐。充满斗志的贺锐,正在向着舒适圈外的领域奔赴,向着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努力。

来源 | 四川大学

转自:“科研城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