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重磅推出!

2023/7/28 8:38:02  阅读:4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出版社 ,作者Science Press

《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旨在以文明互鉴为指导原则,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为中西之间的即时平等学术对话寻求支撑。全书有选择地呈现了西方近 30 年的重要前沿文论,并进行了具有批判性和学理性的阐释。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展现了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分支—批判理论的发展动向和代表性理论,下卷从“伦理转向”“实证主义转向”“后人类转向” 三个方向,呈现了西方文论近 30 年的主要变革。本书既注重“新”,致力于呈现和阐释西方当代文论的新发展,更新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的理论话语;也注重“融”,致力于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跨学科审视和探究,也致力于通过中国视角、中国经验、中国学术话语来批判性地转化和融合其中的优秀部分,并以之来分析文学文本和文化现实。

本书不仅适合文艺理论和美学等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和爱好者阅读,并且由于当代文论的跨学科性质,也适合哲学、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朱国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聘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兼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著有《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乌合的思想》《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等,论文论著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即将杀青。作为主要责任人,我似需照例略缀数语,置诸卷首。考虑到各编已有相关主编撰写了长篇导论,相关具体内容就不必赘述,以免架床叠屋。但本书卷帙浩繁,凡百万余言。一编在手,难免有茫无头绪之叹。本人忝为主事人,还是需要对著书的缘起、叙事的安排,以及写作的目的等,稍做交代。

本书是我于 2014 年获得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当然也是核心部分。这个课题题目的确定,是我跟沪上几位中青年学者集体讨论之后的结果。他们是上海大学的曾军教授、复旦大学的张宝贵教授、当时在上海师范大学执教的刘旭光教授,以及我的同事王峰教授、王嘉军教授等。幸运获得立项之后,我们就开始召集同道,共商大计。我们的最初方案是尽可能全面、系统、立体地展现世纪之交前后半个世纪西方前沿文论的全景图。我们原计划出版四卷本的论文集、两卷本的译文集、一部研究生教材;最后,还要建成一个持续更新的数据库。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希望利用全球化与互联网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将西方文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予以某种程度的汉化,或至少保持某种程度的信息同步化。我们其实也有较好的平台条件,我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国内中文学科公认的学术重镇,尤其重要的是,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及其会刊《文艺理论研究》挂靠在本系。由于本人直接参与学会与期刊的运作,因此有机会结识了从事西方文论研究的大量中青年优秀人才。事实上,我也邀请了不少这些年轻的朋友加盟了我们的研究团队。

但限于诸多主客观原因,我们还是放弃了那些过于宏大的计划。一方面,张宝贵教授认为,译文集虽然耗费了原定主编阎嘉教授的不少心力,但由于版权等因素,不得不忍痛割弃;至于研究生教材的方案,似乎显得过于激进,因为前沿文论毕竟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和积淀;数据库如果没有流动资金的支持,也很难充分展开。另一方面,在论文集方面,我们又根据当下西方文论的某些新进展,当然也随着研究队伍的变化—少部分朋友因故退出,同时愿意加盟的新鲜面孔又接踵而至—更新了项目的蓝图。我们原来的设计包含以下四个子课题:一是当代西方文论的伦理维度;二是西方批判理论文论的新面向;三是实证主义文论前沿分析;四是社会理论视野下的西方文论新发展。考虑到事件理论与后人类理论异军突起、如火如荼,成为西方文论新的生长点,我们不得不对此予以特别的关照。这样,四卷本就成了六卷巨册:课题完成的时候,相关成果已经达到了 200 余万字的宏大篇幅。在科学出版社的建议之下,我们从实际出发,将原书稿的篇幅精减一半,大体上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侧重于西方批判理论的新面向,事件理论也被放置其中,作为批判理论的一个向度或介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一个中观理论加以论述;下卷则处理西方文论的“三大转向”,即伦理转向、实证主义转向和后人类转向。

组织这么多人力来完成这样的写作任务,究竟有何学术意义呢?我们可以首先对我们规划设计的提出背景稍做交代。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文论表面上进入相对停滞的时期,实则酝酿着重大变化。尽管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在西方新兴理论学说诸如生态理论、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新媒介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硕,但是在整体理解上仍囿于语言学转向、结构主义以及文化批评的范式,文论教材的视野更是基本止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缺乏新的问题意识和概念工具,对一些正在发生中的理论事件难以做出及时的回应。在教学上,我们很难找到能够系统反映当代西方文论近 30 年来的发展的文论教材与文论精读材料。在科研上,我们也每每发现国内对当代西方文论前沿发展之翻译和引介的稀缺,有的间或有所翻译和引介,却在对其理路和范畴的理解等诸多层面上普遍存在着消化不良的问题。在《文艺理论研究》的编辑工作中,我们尽管会不时收到一些有关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的优秀投稿,但其比例不高,仍有为数不少的文章还在重复着较为陈旧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资源。有鉴于此,我们以《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的三位同人—除本人外,另两位是本刊副主编王峰教授以及编辑部主任王嘉军教授—为课题组的骨干成员,一起商讨、拟定了这一选题,并成功入选。我们认为我们的 研究目的在于对当代西方前沿文论进行整体观照,不仅重视一些业已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说和值得注意的思潮,而且特别关注赖以塑造当代文论之理论内涵和实践功能的新范式。相信这一研究能够提升中国学界的西方文论研究水准,并对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邻学科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知识,促进西方文论在国内的传播、接受和思考,为实现理论创新、提升我国文学研究的总体理论水平做出新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借助于这一研究,借助于对这些成果的系统化甚至精致化,以及借助于对研究对象的批判性阐释和挪用,集中推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不消说,参与本书写作的许多青年学者,如今已经进入重点大学或科研机构任教,或者由中级职称晋升为高级职称,由青年专家成为知名教授。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当代西方前沿文论。那么,何谓“文论”?本书的“文论”概念从其核心意义来说,首先指文学理论。鉴于当今理论呈现出跨学科、多领域的特点,本书也将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面貌兼涉文化、艺术及美学理论。何谓“前沿”?本书对于“前沿”文论的入选原则秉持两个思路:其一,从时段来说,主要关注近 30 年来西方文论的最新发展及研究成果;其二,从我国实际出发,主要选择已在西方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而在我国尚未引起充分关注和研究的理论(由于本课题开展于 2014 年,在这近十年的研究和打磨中,其中一些当时还鲜为人知的理论家也逐渐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引介和研究)。就国别而言,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涵盖英、美、德、法、意等国家的文论。由于理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我们就舍弃了文学家这个群体的文学理论观点。考虑到与后现代社会相呼应的后理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跨学科、碎片化的特征,如果我们继续像以前那样采用诸如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之类的理论方法来描述勾勒西方前沿文论,必然会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试图突破原有的叙事框架,根据当代西方理论力场本身的图景,也就是根据客观存在的重大思潮转向来构建诸种理论星丛。此外,对于“前沿”概念的界定,我们仍须做三点说明。第一,本书并不严格拘泥于“近 30 年”这个时段划分。因为对于某些具体研究对象来说,必须回溯到更早的时段才能更好地梳理其理论脉络,呈现其理论全貌,确保研究的完整性,例如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伦理转向研究即是如此。所以,本着尊重研究对象的客体优先性的精神,我们首选并立足于近 30 年来的西方文论,但对早于这个时段且仍对当代文论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本书亦将保持关注。第二,对于当下国内关注度较高、研究相对集中透彻且取得较大成果的领域,如生态批评、女性主义、空间理论,以及叙事学或符号学这些偏重形式分析的文论,本书并不设专题展开,而是希望将精力集中到目前研究较为薄弱的领域,从整体上推动我国西方文论研究的均衡发展。第三,本书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语境,择取对于我国文学研究更具启发性和适切性的理论,而不求面面俱到。本书诸卷的结构,并未全盘照搬西人成果,而是立足本土研究现实和问题域来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其进行批评性阐释和拓展。

本书旨在以文明互鉴为指导原则,对当代西方的文化实践与理论实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为中西之间的即时平等对话寻求文献与理论资源上的支撑。当代中国与当代西方的文化与文艺实践之间,已经具有了共时性,许多新的经验、新的问题、新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对于我们理解和发展中国当代的文化实践,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因此,本书对于研究内容的选择,首要的尺度是“当代性”,这意味着我们想要在纷繁多样的西方前沿文论中选择具有“当代性”的部分。理论的当代性在我们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共同面对的问题与经验正在被反思和理论化,由此产生了诸多新的文论思想。这些理论的新面向,由于直接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着的新经验,由此是“当代的”。其次,中国的文论研究,应当立足于当下中国的社会实践及文艺实践之中遇到的诸种问题,批判性地阐释和转化对于当下中国的文化实践与批评实践有参考意义的当代西方理论。简言之,本书的目标在于:立足当代中国的当下需要,通过本土视角、语境和思想资源,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批判、阐释、转化和拓展。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每一卷又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编,因而一共有六编。上卷以当代西方批判理论的最新成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当下西方文论最重要的一些新议题,诸如文学场、感性分配、事件思想、诸众理论、竞速学等直接应答新经验的新理论。上卷的撰写者们大多数是这些最新议题的直接翻译者、研究者与对话者。上卷所呈现出的成果,既是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地图式呈现,也是地标性概括,更是镜像式反思。下卷以伦理转向、实证主义转向和后人类转向这三个转向为轮廓,以思潮史的方式,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化现实在理论上加以折射,致力于点、线、面结合的梳理与研究。其中广泛涉及了他者问题、创伤问题、动物问题、诗性正义、公共生活、科学主义、认知诗学、后人类、数字人文等等议题,早已超出了文学理论的领域,但却是对当下人类新经验、新实践的直接反映。下卷以既撷菁又别裁的方式对这些议题进行了全面的呈现、阐释和批判。

本书放弃了呈现西方当下文论全景图,勾画“文论思潮史”甚或编年史的宏大叙事目的。本书的写作所要处理的巨大技术困难在于:不以单一的理论话语来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逻辑架构,而是敞开学术交融与交叉阐释的视野,从而使得其中的多元性、互文性和开放性获得充分的呈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书采用了一种开放式的架构,即把话题、人物和思潮理解为一个三棱镜,让它们透过阐释和批判的目光,折射出历史、理论与文本多重维度的光辉,同时还力图使研究呈现出历史、理论和文本的穿透性,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研究路径。我们不想用某种学科眼光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规训,而是着眼于其中的思想创发点和学术增长点,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延伸和拓展。因此,本书的每一编都是一个星丛,是许多独异思想的交相辉映,是诸种新思想的撒播与延异。

本书虽然着眼于西方前沿理论,但却不是一味趋新逐异,而是出于明确问题意识的批判性阐释。当代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进入现代性和全球化进程当中,对于这一进程所牵涉的许多问题,我们还没有明确的和足够的理论回应。在这方面,当代西方一些活跃的理论家的探索可供我们借鉴。他们不但已经自觉地为当代文艺的发展寻找出路,而且还对全球化、审美政治、现代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冲突与融合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而这些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思想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在把握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动向和辨明其理论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和拓展,并力图通过本土视角和本土经验,将这些前沿理论批判性地转化为本土资源,从而促进我国学术界对相关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

本书的内容有两个根本特点:一是“新”;二是“融”。从“新”的角度来说,我们有选择地呈现和阐释了近 30 年来的西方文论新发展。求“新”的目的,是为了求“变”,是为了助推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的知识更新。就西方文论近 30 年来的发展态势来看,基本上每隔十年便会发生大幅度的研究范式转型,相应地,也会出现理论知识的大规模新陈代谢。呈现和阐释这种新陈代谢,并且用它来应答新语境、新经验,更新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的理论话语,是本书预设的理论目标。从“融”的角度来说,当代学术正日益突破单一学科的学科规训,朝着跨学科的路向发展,本书着眼于当代西方文论的前沿动态,密切关注其中的伦理转向、政治转向、语言论转向和社会文化转向,不可避免地也会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在文论领域的构成性作用。厘清这些学科的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新形态,反思这些理论是如何融合起来的,以及思考如何让理论成为无界之思,却又尊重文学、艺术和经验的客体优先性,将是对当下中国的文论研究大有裨益的事情。

本书集腋成裘,积土成丘,它的阶段性成果多已作为单篇的学术论文发表过,本书因此也是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的汇集,成果的许多部分广为转载,不断引起热议。本书的推进过程,是一个不断开疆拓土、冲锋陷阵的过程,在许多次专题会议上,中青年学者一呼云集,诸多会议论文最终聚沙成塔。成果推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前沿性与先锋性,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于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引领了近几年来西方文论研究的风潮,推动了理论议题与理论话语的更迭。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增进文明互鉴、推进外国文论的本土化、更新文论研究范式、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做出应尽的贡献。

朱国华

转自:“人文学术共同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