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推荐 | 2022年人类学书单(人类学高级论坛)

2023/7/27 15:41:18  阅读:43 发布者:

人类学高级论坛丨2022年人类学书单

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编者按】人类学高级论坛“人类学书单”只收录论坛成员出版的学术成果。“2022年人类学书单”详情如下。

《走廊与聚落:潇贺古道石枧村民族志研究》

周大鸣丨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是关于潇贺古道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石家乡石枧村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村庄历史、经济与生计模式、教育、水资源、文化遗产、村庄权力等。调查以对村庄现状了解为主,同时结合该地相关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对石枧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村庄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提出理论上的初步解读。

【作者简介】周大鸣,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贵州东部村寨物语》

简美玲丨著,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

民族誌對於情緒、情感與多重感官身體經驗的紀錄,有如一部部檔案,以交錯之異質空間,再現我們處身於世的時代性。

作者深入貴州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村寨,展開長達一年多的田野蹲點,在一座名為Fangf Bil的苗寨與高地Hmub人朝夕相處,從村落日常與儀式生活的實踐中,關注Hmub人社群及個人主體在當代重組、變遷及再現的歷程,為區域、族群及方法論方面非常重要的人類學研究。

本書透過民族誌來描述與闡述親屬與性別,婚姻與情感的特性、對話性,來探索人類社群在一區域歷史脈絡裡的社會性,以及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對話張力;從苗族親屬與情感,身體經驗與日常的村落民族誌書寫,討論看來微不足道的現象,所展現的社群與個人相互協商或積極對話,及其對於族群、社會或個人的瞭解,所凸顯的獨特意義與重要性。作者從身體感官經驗與文化心理的闡述,對人類學的田野方法提出反思與對話;並在其所長期進行田野研究的黔東南台江地區,結合生命史研究與語言人類學研究,討論苗族民間口傳文學(古歌),面對書寫體系的介入,在記音與翻譯的過程中,家譜的編撰過程中,呈現行動者的主體性與知識的建構性。

【作者简介】簡美玲,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臺灣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人類學高級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生命中的田野》

彭兆荣丨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生命中的田野》是彭兆荣教授继《师说人类学》之后的第二本人类学散文集。本书聚焦于人类学学者安身立命的“田野”,挖掘和记录自己在田野中所遇见的各种事物、事务、事情背后的道理,尤其是那些小人物的小事情。全书分为“田野中的生命”、“田野辙迹”、“异域田野”、“田野随想”、“喜乐田野”五个部分,读来都是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位游走于东西文化、民间庙堂的人类学学者的生命体悟。

作者说:“几十年的田野,辛苦、幸福;我的生命就在田野中”。在日常中发现异常与非常,在平凡中体会不凡与非凡,“生活处处是田野”。

【作者简介】彭兆荣,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迈向人类未来的人类学》

彭兆荣、魏成生、李卓苑、韦小鹏丨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面向人类未来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破解“人类如何走向未来”这一重大课题的路径和方法论,更是全球治理的新理念。人类学是一个拥有丰硕的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的学科。在新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类学在全球治理理论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作用,人类学学者就相关议题做了丰富多元的阐述,以提供智力支持和智慧方案,助力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充分发挥作用和彰显时代价值。

【主编简介】彭兆荣,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魏成生,福建省高科技商会会长,均和(厦门)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李卓苑,云昊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人类学高级论坛副秘书长。

《中国文化遗产田野案例报告》

彭兆荣 等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文化遗产研究与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对于像我国这样历史悠久、文明多样、族群多元、生态多类的文化遗产,类型性的案例无疑具有相应的代表性。《中国文化遗产田野案例报告》旨在以人类学田野作业为基本手段,对我国主要的、具有区域特点和族群特色的文明类型,包括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海洋文明以及混合文明进行抽样调研,共由六个案例构成,分别是:

案例一:“亚鲁王”传承:苗族口头与记忆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二:成吉思汗祭典:蒙古族传统祭祀仪式调查报告

案例三:山海之间:福建海洋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四:阿细祭火:西南山地族群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五:热贡唐卡: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调查报告

案例六:万里茶道:文化线路遗产与文明交流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六个代表性案例进行多点多时段的田野考察,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尤其注重在整体观指导下考察各族群(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等)的口头传统、仪式表述、身体技术等非文字文化表述关系。

【作者简介】彭兆荣,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

《文学民族志:范式与实践》

彭兆荣 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文学民族志”是作者近三年提出的概念范式,即采用人类学的知识,借鉴民族志方法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作者在传统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回于生活”的主张。“文学民族志”形制包括文学文本(即“文学作品”)、参与观察、现场取证以及乡土知识,即在精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到作品的发生地去做深入的了解,体察作家在作品中“从生活中来”的细节,以及其所“收藏”的生活本真,并试图还原“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的本源。

总体上中华文明有农耕文明的本色,所以作者首先选取乡土文学进行实验探索,并希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民族志研究,可以在诸如文学评论的“索隐派”“评点派”“题咏派”等基础上有所创新,突破文学研究“考证派”的方法而呈现人类学、民族学之于文学的方法论价值。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过去三十年所发表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兆荣,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

《汉族风俗志》

徐杰舜、徐桂兰丨主编,云南美术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风俗是一部社会生活的活教材。无论谁要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最佳的途径之一就是先了解其风俗,看一看这个民族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看一看这个民族如何种田,如何对待天灾人祸,如何养牲口,如何做工,如何经商,如何对待邻里;看一看这个民族婚仪如何进行,葬仪如何举行;看一看这个民族有些什么节日,信仰什么样的宗教,从这些侧面便可知道这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概貌。

汉族的风俗丰富多彩。汉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众多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汉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区域文化的不平衡。所以,汉族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森罗万象而令人感到神奇。

人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借风俗这面镜子,看一看汉族这个民族的风姿、风貌和风韵,并从风俗这个侧面,探索和了解古老而文明的汉民族的生活轨迹。

【主编简介】徐杰舜,浙江余姚人,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

徐桂兰,浙江武义人,广西民族大学副研究馆员。

《一眼千年——<汉民族史记>评论集》

徐杰舜、周真刚丨主编,学苑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徐杰舜教授主编的九卷本《汉民族史记》,2019年出版以来,学术界好评如潮,《中华读书报》用“《汉民族史记》:一人著史的艰辛,和‘吾心不悔’之志”的通栏标题,几乎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中国人类学会会长郝时远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原会长杨圣敏教授的署名评论文章。《社会科学报》发表了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和北京大学长江学者高丙中教授的评论文章。此后, 《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宁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先后发表了武汉大学朱炳祥、厦门大学彭兆荣、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四川大学李菲、中国社科院易华、湘潭大学蔡熙等20余篇学术评论文章。这些评论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汉民族史记》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有的称《汉民族史记》“一眼六千年”;有的称书写了“半部人类史”;有的称“这是值得载入学术史的事”。正如郝时远所说:“这部多卷本《汉民族史记》的面世,对深刻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对科学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国特色’,对中华民族族史研究的创新、发展都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如杨圣敏所言:“该书不仅淋漓尽致地向读者生动而形象,深刻而朴实地展示了汉民族惊天动地的历史和文化,也寓意深切地向读者明示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伟大历程的艰难和漫长,这是一般民族史著作很难有的境界和很难达到的高度。”《汉民族史记》2020年荣获第16届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评论,展示《汉民族史记》的学术价值,并且展示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史研究的共同关切与思考,特将散见于各期刊、报刊的评论文章汇编成册,供读者管窥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动向。

【主编简介】徐杰舜,浙江余姚人。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高级论坛创始秘书长、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主要著作《汉民族发展史》、《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主编《汉民族史记》(九卷本)、《中华民族史记》(六卷本)。

周真刚,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贵州民族研究》副主编,教育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林村的故事》(第三版)

黄树民丨著,春山出版社2022年。

【內容簡介】《林村的故事》以作者和葉文德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推展,徐徐揭示林村自一九四九年後所受的衝擊和回應;由於筆調流暢,情節曲折,令人似在讀小說,常被譽為不只是紮實的學術研究,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甫出版就成為經典。

第二版增補了作者於一九九六年回訪時的觀察。此時葉書記年近花甲,村子在其領導下欣欣向榮,他本人事業也很成功,但心中茫然卻日益增多,開始流連在村外的卡拉OK飯店,唱舊時革命歌曲尋求安慰。

本書為最新的第三版,作者將二〇一五年重訪林村的感想補寫一章,讓讀者體會當前中國改變的速度和趨勢。已富裕到全村四百戶至少有十戶財產超過人民幣一億的林村,其未來有無隱憂?卸下了書記職務的葉文德,現況又如何?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林村,仍是值得我們密切關注的中國縮影。

【作者簡介】黃樹民,長期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現為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二〇一〇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人類學高級論壇顧問。

《太始有道:田野散记》

朱炳祥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本书是《对蹠人》系列民族志之六,记述了作者自1993年至2019年间在摩哈苴彝族村、捞车土家族村、周城白族村等地考察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所悟、所思,以田野散记的形式构建了一部“感性民族志”。本民族志的文本书写将文学性、哲理性融入民族志叙事之中,同时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游观”理念与“散点透视”技法,营构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与经典民族志的平衡性、对称性、必然性、理性叙事风格不同,呈现出一种跳跃性、非对称性、偶然性、感性的叙事风格。

【作者简介】朱炳祥,江苏靖江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20075月至20135月),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

《黄姚古镇传世碑刻录》

李晓明丨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贺州的民间碑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极具研究价值。贺州之有碑刻亦由来已久。据宋代《舆地碑记目》卷三《贺州碑记》“龙母庙”条记载:苍梧有古碑刻,云:“秦古碑,在苍梧门外。神乃秦人。碑备述灵异。”“幽山丹甑记”条记载为唐代太和五年(831)湖南第一状元李郃撰。可见贺州碑刻发源之早。

黄姚碑刻内容丰富,种类较多。经过我们的田野调查,按碑刻的基本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政治类碑刻,主要包括行政设置、官府禁律、界址划分、诉讼判决、布告训令等。二是经济类碑刻,包括契约文书、服役、税赋、土地权属等。三是公益建筑类碑刻,包括学校、寺庙、道观、桥梁、道路、亭台、堤坝、门防的修筑等公益事业的兴建。四是宗族类碑刻,主要包括宗祠、族源、墓志等。五是文化艺术类碑刻,主要包括各类诗词、游记、楹联、牌匾等艺术作品。六是其他,主要包括图案、花纹等不属于上述5类的其他碑刻。这些碑刻反映了历史上黄姚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黄姚区域社会生活的“活化石”。

【作者简介】李晓明,湖南安化人,博士,怀化学院教授、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岭走廊论坛秘书长。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导师。贺州学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的创建人,原馆长和院长。

《静默之身: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

罗伯特·F.墨菲/著,邢海燕/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当罗伯特·墨菲(Robert Murphy)正处于人类学家职业生涯的巅峰之时,他感受到疾病的第一个症状,而这种疾病——脊髓肿瘤最终将带他踏上一次比任何亚马孙实地考察都陌生的奥德赛之旅:脊髓肿瘤压迫了神经,使得墨菲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发展为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在这部扣人心弦的书中,墨菲即是一位“观察者”,又是人类学的“线人”,他以自身经历解读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探索疾病以及残障的社会属性。他说,瘫痪和所有残疾一样,侵犯了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和与他人的联系,残障被社会定义,并被文化赋予意义。

【作者简介】罗伯特·F.墨菲(Robert F.Murphy,1924-1990,当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研究员。墨菲曾在亚马孙河流域等地开展过田野工作,他与妻子尤兰达(Yolanda)合著的《丛林中的女人们》(Women of the Forest1974)堪称人类学领域最早关注性别问题的民族志研究之一。他于1972年卸下哥伦比亚东西人类学系系主任一职后罹患脊髓肿瘤,但依然坚持工作,并在轮椅上奇迹般地完成了自传式民族志《静默之身:残障人士的不平凡世界》。

【译者简介】邢海燕,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他山之石——社会学青年学子读书笔记》

邢海燕丨主编,学苑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在当代快餐式、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深度阅读对于帮助读者进行系统性知识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日常学习工作的繁重压力,以及时间的紧迫性,人们往往很难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去逐字逐句地翻阅厚重的原著。与此同时,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的训练,以及对文献的大量研读,激发了青年学者的学术热情,也引发了其对身处的社会的深刻反思。要想摸清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的脉搏,读书和探索缺一不可。我们要如何去认识和研究当下的城市社会?前辈们的研究又可以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和借鉴?基于此,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从2016年开始,连续在“社汇学思”公众号上发表了在读硕士的近百篇书评,本书就是从这些书评中精选出来了29篇,集结成书稿,希望这些抛砖引玉之作,可以激发更多青年学生对于社会学经典著作的阅读与思考。本书共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是“走进田野研究”;专题二是“触摸真实社会的跳动”;专题三是“关注与反思”。从对田野研究方法的反思,到对当代城市形态与文化变迁的解读,再到运用不同视角剖析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与性别气质,青年社会心态,亲密关系等话题。同时,书中也体现了青年学者对真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与独到见解,从中可以窥见他们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

【主编简介】邢海燕,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人才计划特聘教授。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穿行》

罗彩娟丨主编,民族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广西民族大学2015级民族学和人类学专业的8篇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涉及宗教艺术与民间信仰、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与族群互动等方面的议题。这些论文运用了历时与共时的研究视角,既有传统的维度,又有现代的维度,可谓“在传统与现在之间穿行”。8位同学深入不同的田野点,收集了丰富翔实的材料,运用了不同的人类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完成了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成年礼。本书虽是对一所高校的民族学、人类学本科人才培养上的总结和展示,但对其他高校如何提升民族学、人类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主编简介】罗彩娟,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转型与重构: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寨研究》

郭永平丨著,研究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本书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为田野点,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后大寨转型与重构的过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大寨村民的生计方式经历了由农业到工业再到旅游业的转型,村庄的政治生态和民众的信仰也进行了重构。本书主要围绕历史遗产、国家支持、权威的依附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历史遗产是大寨再造的文化基础;国家支持是大寨再造的政治基础;权威的依附是大寨再造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典型的“互相借用”是其实践逻辑。

研究表明,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明星示范村、乡村振兴的典型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这为太行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郭永平,山西忻州人,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包括合著)。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加重大课题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民俗学、历史人类学。

《乡愁中国:黄河乾坤湾流域旅游空间生产研究》

赵巧艳、闫春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内容简介】随着城乡互动的加快,乡土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迁,以吸引城里人前往感受乡愁、留住农村人内心乡愁为主导的“乡愁+旅游”形式越来越受重视,而依托流域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也成为乡愁/乡土/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催生了由村落(社区)向区域、流域等对象拓展的研究范式。在转型中国背景下,黄河流域社会文化转型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契机,并带动地方社会生计模式和社会空间的转型。本书以横跨山西、陕西的黄河乾坤湾流域乡愁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线索民族志方法,遵循流域人类学理论,通过剖析乾坤湾流域从农业空间向旅游空间转型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策略,深描乾坤湾流域的社会文化转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赵巧艳,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与区域社会发展。主持和参与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荣获多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多次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闫春,山西财经大学科研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主持和参与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荣获多项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励。主要讲授《公司治理》《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为30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人类学乾坤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