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tic Res | 中国农业大学曹建康课题组在采后低温贮藏李果肉红变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3/7/25 15:04:15 阅读:41 发布者:
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是全球广泛栽培且品种繁多的重要核果之一。李果实成熟于夏秋高温多雨季节,采后极易软化腐烂。低温贮藏是李果实最常用的保鲜技术。一些黑/紫/红色品种李果实在正常成熟时果肉呈白-黄色,但是经过低温贮藏后果肉由黄色转变为红色,采后低温冷藏导致了这些李果肉颜色性状的改变。前期研究表明,低温诱导的花色苷积累引起了李果肉变红。花色苷是水果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此外,红肉果实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通过采后冷藏促使花色苷积累,实现果肉性状的变红调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李果实响应采后低温并调控花色苷合成的机制尚不清楚。
2023年6月,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线了(Advance Access)中国农业大学曹建康课题组题为 PsERF1B-PsMYB10.1-PsbHLH3 module enhances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he flesh-reddening of amber-fleshed plum (cv. Friar) fruit in response to cold storage 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研究了低温贮藏过程中‘黑宝石’李花色苷的积累和果肉红变。低温贮藏刺激李果肉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因子 PsMYB10.1、PsbHLH3 和乙烯响应因子 PsERF1B 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利用未经低温贮藏的李果实瞬时过表达 PsMYB10.1 使侵染部位黄色果肉中花色苷积累并出现变红;利用经低温贮藏李果实 VIGS 沉默 PsMYB10.1 使侵染部位果肉保持了黄色并没有变红。实验证明 PsMYB10.1 调控了‘黑宝石’李果肉花色苷的合成与积累。进一步研究了其它转录因子的影响,发现共表达 PsMYB10.1、PsbHLH3 和 PsERF1B 增强了花色苷合成关键基因 PsUFGT 启动子的功能,进而促进了烟草叶片花色苷合成和积累。酵母双杂交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结果表明,PsMYB10.1 与 PsERF1B 蛋白互作。综上,该研究揭示了 PsERF1B-PsMYB10.1-PsbHLH3 复合物促进低温贮藏 ‘Frair’ 李果肉红变的转录调控规律,阐明了采后低温调控果实性状和生物活性功能成分的新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生徐冉冉为论文第一作者,曹建康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907和3227237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2021201011)、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发展项目资助。
作者团队介绍
曹建康教授长期从事农产品采后低温生理和贮运病害控制、农产品冷链物流与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与实践。研究低温物流农产品品质变化机制、研发新型果蔬防腐保鲜剂及应用技术。通过对“寄主果实-病原菌”相互作用过程中识别信号的产生、转导及其作用的研究,探讨果实诱导抗病性的激发机理及控制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等研究课题多项。发表SCI研究论文7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93/hr/uhad091
转自:“园艺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