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近期历史学新书汇总(17种)

2023/7/25 8:42:28  阅读:36 发布者: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

作者:张利军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定价: 158.00

本书在总结古今学者研究先秦服制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围绕先秦服制的内涵、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影响,以及服制与中国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揭示服制所蕴含的国家认同内涵与社会治理功能,详细论述了服制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结构初建的关系、服制与夏代王权国家的建构、商代内外服职官的具体构成与职能作用、商周之际服制演变与国家认同的转变、服制与西周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周代五服制的国家形态及发展变迁等重要历史问题。服制形态的变革对于认识夏商周国家政权更迭的脉络、先秦国家结构形态的演进规律,以及服制内涵向后世古代社会的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张利军,1979年生,黑龙江省庆安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3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03200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曾于20162017年以及2022202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先秦史,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考古与文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三部,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

作者: 徐鼎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7

页数: 304

定价: 79

本书为专门探讨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交通路线的学术专著。全书以国别为划分依据,以春秋时期齐、卫、晋、秦四国为研究范围,以《左传》中战争、盟会等空间移动记载为核心,兼及巡狩、遣使、出奔、迁徙、婚姻、丧祭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和考古出土报告,以及卫星地图等数位资料,逐一分析齐、衡、晋、秦四国的交通路线,还原了春秋时期中国北方的主要道路交通网络。了解先秦时期交通样貌,对把握秦汉以降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认识。

徐鼎鼎,女,浙江杭州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学,在《南方文坛》《贵州社会科学》《思与言》等期刊及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认知与情怀》《古典新探》。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秦汉谏议研究

作者:涂盛高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定价: 79.00

本书所论“谏议”是指在古代,百官吏民针对国家事务或君主个人生活向君主发表意见及看法,或对君主过失提出意见并规谏其改正。谏议关涉言论,君主是否善于纳谏是国家治乱的晴雨表。在治世,明君对于言者所谏之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会惩罚言者而导致言路闭塞。在乱世,上有昏庸的君主,下有谗佞的小人,言者所谏容易触怒君主或招致群小报复,导致杀谏、惩谏的结果。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历代相关研究论著,论述了秦汉谏议的若干重要问题,如秦汉时的谏官、谏议的种类、求谏应谏的方式、谏议的技巧、谏议的依据、谏议与舆论的关系以及谏议的局限性等,以期全面展现秦汉谏议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涂盛高,郑州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秦汉史、思想史、中国法制史研究。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资料长编》秦汉史政治卷和军事卷的整理工作。博士论文《秦汉谏议研究》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古代碑刻纹样研究

作者:徐志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定价: 148

碑刻艺术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镌刻于碑石上的纹样千变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本书从碑刻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审美价值入手,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对碑刻纹样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纵向上以朝代为序,对古代碑刻纹样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古代碑刻纹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从横向上进行比较,将同朝代碑刻纹样与其他器物上的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对每种纹样的形态进行分类分析,梳理碑刻纹样的历史流变规律,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碑刻上的传承、创新与运用,以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供基础性的助益。

徐志华,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教授、苏州大学设计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碑刻艺术史。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研究

作者:余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定价:238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两汉中小型墓葬。通过对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四个考古学意义上的分区。在分区基础上,根据各区墓葬材料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考古学分期研究,由此建立起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的年代框架。在分期基础上,对各区墓葬进行文化因素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因素的势力消长关系,来考察各区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继而对各区墓葬所展示出来的地域特色进行归纳,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及宗教因素,分析各区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最后将中国南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概括汉文化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形成过程,总结中国南方地区汉文化的特点,并结合当时中国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及政治经济等因素来探究其特点的形成原因。

余静,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礼以义起

作者: 吴飞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传统礼学的义理探寻

出版年: 2023-8

页数: 644

定价: 88.00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礼”的精神,找到“礼”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西学”转向“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重要论争、经典文献、服制流变等,予以重新梳理与诠释。在为传统礼学研究开拓新路的同时,也在文字、文献、服制、器物的流变中探询着中华礼乐文明的真精神。

吴飞,1973年生于河北肃宁,2005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礼学等。著有《自杀作为中国问题》(2007)、《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2009)、《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2013)、《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2017)、《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2019)等。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作者: 夏晓虹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3-4

页数: 316

定价: 78.00

秋瑾可谓二十世纪中国最知名的女性之一。1907715日在绍兴就义后,百年来,女界中为世人普遍熟悉与持久关注的,秋瑾是唯一一人,真正当得起俗话所谓“活在人们心中”。对其三十三岁短促一生的研究早已硕果累累,关于秋瑾的讨论与叙述却一直不曾停歇。作者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视野论述秋瑾,在细致爬梳秋瑾史料的基础上“对秋瑾的经历、人生际遇、个性、思想、诗词作品的流传,以及形象的演化等”进行了阐释,细致描摹出秋瑾的传奇人生,浓缩式地再现了近代中国激荡的思潮更迭和演进态势,借以呈现隐含其间的百年政治风云与学术潮流。

夏晓虹,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河南大学讲座教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法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1998)、日本东京大学(19992001)、香港岭南大学(20092014)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著有《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阅读梁启超》、《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以上三书增订结集为三卷本《阅读梁启超》)、《晚清文人妇女观》(日译本名《纏足をほどいた女たち》)、《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晚清白话文与启蒙读物》、《诗界十记》、《旧年人物》、《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晚清上海片影》等;并主编“学者追忆丛书”“梁启超史学著作精校系列”,编校《〈饮冰室合集〉集外文》等。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伍連德新論

作者: 黃賢強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副标题: 南洋知識分子與近現代中國醫衛

出版年: 2023-3

页数: 456

定价: $840

本書以跨地域和跨學科領域途徑研究伍連德(1879-1960)。伍連德不只是大家熟悉的「抗疫鬥士」和「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也是被忽略的公共知識分子、外交家、社會活動家、人文主義者、遊記作者和文史學者。討論的問題包括伍連德為何引進一群南洋知識人才?如何鋪墊現代中囯的醫療和衛生體系?又如何將中國的醫學、歷史、社會和文明介紹給西方世界?伍連德可說是世界防疫醫療史、南洋華人史,及現代中國知識生產和交流史三者互動的樞紐人物。本書從伍連德的身份和事業、到他引領南洋知識群體建構中國現代醫衛平臺,再到他的跨領域活動和人文關懷,以更寬廣的視野和多維角度切入,重新理解這個跨域南洋知識分子在近現代中國史上的定位和意義。

黃賢強  美國印地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歷史學博士,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博士生導師、前系主任。研究範圍包括中國近現代史、東南亞華人與近代中國互動關係等。曾受邀在美國、英國、日本、中國 、馬來西亞等地大學講學。已出版中英文專著六部,包括《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和《1905年中國的抵制美貨運動:城市抗爭的研究》等。另編著中英文論集十六部,包括《族群、歷史、文化:跨域研究東南亞與東亞——慶祝王賡武教授八秩晉一華誕專集》等。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吴宓的精神世界

作者: 周轶群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3-6

页数: 505

定价: 78.00

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然而,时至今日,吴宓的学术成就和主张仍未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形象也往往失之于脸谱化和标签化。有鉴于此,本书集中选取了三个点:吴宓毕生用力甚勤的一个领域(世界文学),甚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四大宗传)和甚为喜爱的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通过细读其日记、诗文、年谱、书信和讲义,力图呈现出吴宓学术和思想的具体内涵与多重维度。作者用大量篇幅将吴宓与同时代的一些重要学者进行对比,以彰显他对于古今、中西、新旧之间的关系,四大宗传在人生和文学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等问题的独特认识。由此,我们得以理解在何种意义上吴宓作为一个忠于传统的开创者、一个高度开放的保守者和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

周轶群,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古典系兼职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古希腊与中国比较、女性史、明清小说。著有Festivals, Feast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Ancient China and Greece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0)。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金璋的甲骨收藏与研究

作者:郅晓娜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定价: 138

金璋是英国人莱昂内尔·查尔斯·霍普金斯(Lionel Charles Hopkins)的汉名,他是20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驻华外交官,也是英国著名的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他1874年来华,1908年退休回英,最高官职是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在任及退休期间不惜重金购买甲骨,并且专注于甲骨刻辞的研究。19081913年间共购买甲骨1013片(含护身符等伪刻),其中真品600余片。19081949 年间共发表论文56篇,书评27篇。其中,与甲骨研究相关的论文49篇,书评3篇(分别评论了《殷墟卜辞》《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甲骨卜辞七集》三种著录书)。此外,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金璋档案中还有10余万字与甲骨研究有关的手稿资料。这些著述涉及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的多个方面,包括甲骨刻辞的释读、甲骨文字的考释、商王世系和高祖称谓、商代的天象、动物、占卜及占卜用语、数字、家谱等,在西方早期甲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搜集到的金璋手稿、书信、论文、著作等第一手英语资料,对金璋的甲骨收藏与研究成就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深入了解金璋对早期甲骨学研究和中西方甲骨学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甲骨收藏家和研究者的比较研究,明确金璋在甲骨学史上的合理地位。

郅晓娜,女,19847月生,籍贯河南许昌,2013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主要从事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尤其关注西方早期甲骨学史的研究。出版译著《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汪涛),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商队城市

作者: []M. 罗斯托夫采夫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马百亮

出版年: 2023-6

页数: 220

定价: 68.00

当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的文明繁荣发展时,来自各地的商队开始向着巴比伦和埃及进发。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伊朗山地的居民、一队队的骆驼,从伊朗带来货物;而满载商品的驴群,从叙利亚北部和小亚细亚,顺着河谷而下。与此同时,从埃及、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印度海沿岸出发的第一批商船也开始穿越这些区域。  在人类历史上,近东是发展易货贸易的理想地区。罗斯托夫采夫由此创造了“商队城市”一词,用来指位于商队路线之上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处于不同文明的交界处,借助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动了物质与文化交流。本书基于罗斯托夫采夫在叙利亚、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鲜活感受和遗址考察,追溯商队贸易的历史,并结合考古挖掘的发现,既细致描绘了近东主要商队城市的兴衰起伏,其中包括佩特拉、杰拉什、帕尔米拉和杜拉,也清晰重现了希腊化世界的整体面貌。

M.罗斯托夫采夫,著名俄裔美籍历史学家,20世纪西方有影响力的古史学家之一,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还当选过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经济,著有《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希腊化世界社会经济史》等。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人与诸神

作者: 陈中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荷马的世界图景

出版年: 2023-5

页数: 738

本书聚焦并围绕荷马史诗展开研究,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在介绍荷马和他的史诗的基础上对荷马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探究,研述了史诗语境里的奥林波斯诸神,探讨了宙斯在希腊神系里的霸主地位,分析了他的文本处境;通过解析国王,指出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之间的异同,细致剖析了荷马的王者观;又指对英雄,细论其长相、战力、吹擂、“气短”和羞辱意识等,细察英雄世界里普通人的生活,针对其在明喻里的“表现”,做了贴近古代语境和社会状况的梳理;考察英雄时代的议事机制;讨论了史诗人物的“二畏”以及普通人的话语权利等问题;结合钩沉词义的做法,阐述了命运与人生、死亡和诸神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宙斯权力的制衡;从侧面指涉希腊文化的核心,深入研讨史诗人物的悲剧意识,揭示了斯库拉的峭壁和卡鲁伯底斯的漩涡的能指潜质……

陈中梅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访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古典系。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希腊文学、文论、荷马史诗以及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研究。出版专著《从物象到泛象——开辟文艺研究的新视角》、《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荷马史诗研究》等。译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译注并附文阐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发表论文《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一章研析》、《论柏拉图哲学的文学基础》、《试论希腊思辨体系中的technē》、《希腊神族的起源》《〈奥德赛〉的认识论启示——寻找西方认知史上logon didonai的前点链接》《表象与实质——荷马史诗里人物认知现象的哲学暨美学解读》等。多年来尝试运用新思路探究西方文化基本样态的要素构成,成果主要见诸长文《秘索思词源考——兼论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和《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等。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历史写作的新视野

作者: []彼得·伯克 主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译者: 薛向君

出版年: 2023-6

页数: 335

定价: 76

本书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彼得·伯克主编,罗伯特·达恩顿、乔瓦尼·列维、罗伊·波特、琼·斯科特、吉姆·夏普等10位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参与编写,审视了历史研究中新兴的诸多跨学科领域,包括自下而上的历史、女性史、海外史、微观史、口述史、阅读史、视觉史、政治思想史、身体史、环境史等,探讨了这些当代史学实践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全书视角宽广、内容宏富、专业严谨,对多姿多彩的新史学做出了颇为新颖而深刻的分析,是了解当代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不可多得的佳作。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当代著名新文化史家。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著有《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制造路易十四》《知识社会史》《图像证史》《什么是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等。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浪漫一代

作者: []查尔斯·罗森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音乐风格

译者: 刘丹霓

定价: 158.00

《浪漫一代: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音乐风格》是关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专著。查尔斯·罗森这部众望所归的著作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语言、形式、风格的探索可谓激动人心,它准确地把握了赋予一代作曲家和音乐家以勃勃生机的那种精神特质,由此揭示了浪漫音乐的真谛。罗森对音乐的解读独树一帜地建立在其表演经验的基础上,他对浪漫时代音乐大师的作品总能够提供敏锐精准、引人入胜的分析。细致分析的音乐大师有:迈耶贝尔、舒伯特、贝利尼、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等。

罗森(1927-2012),美国钢琴家、音乐评论家。曾经为《纽约图书评论》及《哈佛音乐词典》撰稿,代表作为《音乐风格》与哈佛诺顿讲座文本《浪漫主义世代》。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战时日本的媒体组合

作者: [] 大塚英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翼赞一家》与社会动员

译者: 彭雨新

出版年: 2023-8

页数: 293

定价: 59.00

本书以一部日本漫画《翼赞一家》为主角,结合战时珍贵史料,与手冢治虫、长谷川町子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日本漫画家的早年经历,考察了媒体组合是如何成为“二战”时日本政治动员的一种有效手段。作者还认为,时下的媒体艺术和“御宅族”文化的起源并非传统或后现代主义的产物,而是战时宣传的结果。

大塚英志:1958 年生,日本著名评论家、漫画原作者、大众文化研究者、民俗学者、小说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艺术工学博士。历任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学环特任教授,现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漫画表现史、漫画创作论、近代文学史。主要代表作有:《物语消费论》(1989)、《“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 年代论》(中译本:周以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漫画讲堂的世界之旅》( 中译本:徐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文学国语入门》(2020)、《“生活”中的法西斯主义——战争以“新生活样式”的形式出现》(2021)等。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1914-1918年俄国的粮食市场及其调节

作者: (苏)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康德拉季耶夫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张广翔 / 钟建平

出版年: 2023-4

页数: 458

定价: 129

作者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俄国农业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国家调节粮食市场的可能性和手段,以及向战时政策的过渡等若干问题。本书从学术价值看,粮食市场及其调节始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1914-1918年这一时期俄国调节粮食市场的政策又富有其自身的特点;就理论价值而言,本书着眼于从经济角度剖析非常时期国家调节军队和居民粮食供给的手段,涉及市场调节方式、价格形成过程、供求关系等重要经济理论。

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康德拉季耶夫(1892-1938),前苏联经济学家及统计学家。他于1922年发表题为《战时和战后的世界经济及其行情》的论文,提出经济发展存在长周期的设想;后其陆续推出《世界农业》《国际粮食市场与俄国粮食出口前景》等著作,长波理论最终形成,被誉为“长波理论之父”。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命令已经执行

作者: []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Alessandro Portelli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罗马纳粹大屠杀的记忆之争

原作名: The Order Has Been Carried OutHistory, Memory, and Meaning of a Nazi Massacre in Rome

译者: 张见微

出版年: 2023-6

页数: 584

定价: 128.00

本书稿是一部口述历史领域的经典之作。1944323日,在纳粹占领罗马期间,地下抵抗团体“爱国行动组”(GAP)在拉塞拉路发动炸弹袭击,造成三十三名德国人伤亡。不出二十四小时,德国人便展开报复,在阿尔帖亭路的一个废弃采石场,杀害了三百三十五名囚犯。然而,民众的信念,加上大众报刊、媒体、教会和保守势力的操纵,催生了一种被广泛采信的叙事,即德国人本来要求游击队员自首,只是后者并未照做,他们才进行的报复。这种叙事反过来又滋生了大量针对相关游击队员以及整个反法西斯斗争的诋毁。本书稿基于两百多个采访,通过涵盖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和记忆,来探讨这两个发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的事件,揭示罗马的历史和身份、意大利民主制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武装抵抗的伦理问题。

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 (Alessandro Portelli)意大利口述历史学家,罗马大学英美文学教授,20022008年担任罗马市长历史记忆顾问,2015年荣获丹·大卫奖。除了已成经典的《命令已经执行》,还著有《他们在哈伦县说》等。

1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Codes of Modernity

作者: Uluğ Kuzuoğlu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Chinese Scripts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

出版年: 2023-10

页数: 288

定价: £30.00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reformers and revolutionaries believed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fundamentally wrong with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argued, were too cumbersome to learn, blocking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obstructing mass literacy, and impeding scientific progress. What had sustained a civilization for more than two millennia was suddenly recast as the root cause of an ongoing cultural suicide. China needed a new script to survive in the modern world.

Codes of Modernity explores the global history of Chinese script reformsefforts to alphabetize or simplify the writing systemfrom the 1890s to the 1980s. Examining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underlying attempts to modernize scripts, Uluğ Kuzuoğlu argues that these reforms were at the forefront of an emergent information age. Faced with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infrastructures as well as industrial, educational, and bureaucratic pressures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formers engineered scripts as tools to increase labor efficiency and create alternate political futures.

Kuzuoğlu considers dozens of proposed scripts, including phonetic alphabets, syllabaries, character simplification schemes, latinization, and pinyin. Situating them in a transnational framework, he stretches the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of Chinese script reforms to include American behavioral psychologists, Soviet revolutionaries, and Central Asian typographers, who were all devising new scripts in pursuit of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Codes of Modernity brings these experiments together to offer new ways to understand scripts and rethink the shared experiences of a global information age.

Joseph W. Esherick is professor emeritu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He is the holder of the Hwei-chih and Julia Hsiu Chair in Chinese Studies. His books include Modern China: The Story of a Revolution, co-authored with Orville Schell; Lost Chance in China: The World War II Despatches of John S. Service; 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1911 Revolution in Hunan and Hubei; and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His awards include the John K. Fairbank Prize fro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the 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 from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d the 1989 Berkeley Priz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来源:史学研究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