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马克思到德波:基于“商品社会”基础上提出的“景观社会”

2023/7/25 8:34:13  阅读:47 发布者:

法国情景主义国际创始人居伊·德波(Guy Debord)是“景观社会”概念的提出者。德波的“景观社会”是在马克思“商品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德波的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如今已经让位于消费者展示的支配作用,发生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是:大众文化日渐侵入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一种自我展示的文化。大众传媒与受众共同制造了后现代社会的传媒文化景观,这同样是一种充满诱惑力和控制力的现代神话。

德波的“景观社会”与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社会具有相似的符号化特征。在《景观社会》一书的开头,德波指出:这是一个生产占据优势的社会,不仅仅是商品生产,更主要的是符号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已经退居次席,交换价值成为主导,而支配商品交换价值的则是符号价值。

“景观社会”的来临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影像符号传播,对于大众来说,景观是一种由表象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景观的在场是以置换事物本真存在为前提。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这是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的开场白,他直接挑明了景观成为主导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现状,而主导现代生产体系的则是符号,它们构成了景观的语言结构。

相比于鲍德里亚对“超真实”社会的符号化解构,德波对“景观社会”具有更强烈的批判色彩。德波将马克思用来批判商品社会的“阶级意识形态压迫和社会控制”论断运用到“景观社会”批判中。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指明了德波“景观社会”的主要内涵:“一种由真正的社会阶级统治的机构设施;一种意识形态,源于现实的社会状况,已经变得十分实际,并在物质上得以解释;这种意识形态拥有一种真正的‘催眠行为’的刺激力量。”

谈到“景观社会”,必然不能离开大众传媒的景观生产和制造功能,传统的物质商品生产方式已经让位于大众传媒的景观生产方式,景观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具有“被看到”和“展示”的特质。在一个充满“拟像和仿真”的社会中,现代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被“媒介化”,由于商品生产的急剧膨胀,人们已经无暇与物质商品作近距离的接触,只能从大众传媒的影像叙述和表达中实施消费行为,在一个“景观社会”中,视觉已经代替触觉成为大众认知世界的主要经验。德波指出,在新闻、广告、宣传和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产模式。

1.景观作为科学范畴

“景观”一词最早是作为生态学和地理学概念而出现的。此种“景观”由landscape翻译而成,按牛津字典的解释是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的含义。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把“景观”引入地理学,用以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转为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之后,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以来,景观概念逐渐引入生态学,逐渐形成景观生态学派。此外,建筑学中景观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化及其设计领域。近年来,开拓了景观美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强调在广泛考察景点基础上进行实际的审美体验,使美学更加应用化和实践化。下文中主要考察哲学视域中的景观范畴。

2.景观作为哲学范畴

“景观”作为哲学范畴是由英文spectacle翻译而来。德波、范内格姆、德赛托等人创立的情境主义国际或境遇主义国际首次提出;德波《景观社会》一书将其作为核心范畴予以细绎。关于该词的翻译,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中提供了几种译法:景观、景象、奇观、壮丽的景象等等。陶东风等主编的“先锋学术论丛”《文化研究》的第三辑“视觉文化专辑”采用“景象”的译法;周宪等主编的《传播与文化译丛》采用了“景观”和“景象”两种译法;张红军主编的《电影与新方法》和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中译本则译成“奇观”。在台湾学者的论著中,有的认为“spectacle”既包括“作为主体的观看”,也包括“作为被展示观看的客体”,因此将其译为“观展”;他们对景观的分析紧扣后现代社会美学过程,有别于法国境遇主义学者德波在政治经济权利结构中对景观的赋义。

景观社会强调视觉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景观社会"论者高度重视社会再生产、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在马克思逝世后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马克思关注工厂,"景观社会"者注目于城市及日常生活;他们在马克思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解放和日常生活变革的课题;并且,马克思的理论关注于时间和历史,而"景观社会"论者强调空间和社会构成。

中世纪的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当代大众来说,眼睛是心灵的替代物。因为我们整天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围着——电影、电视、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外观设计、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可以说,除了传统的视觉享受之外,连我们的味觉、嗅觉、触觉、听觉、感情、思想、好奇心和性欲,也越来越视觉化乃至被视觉替代了。

为什么视觉如此重要?

从认知活动的角度看,视觉也有许多超越了听觉的优越性。实验表明,人对世界的把握和理解,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结果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当代德国哲学家威尔什从两种不同的文化的角度对视觉与听觉的一系列差异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他认为,首先,视觉是持续的,以及所见之物是现存的;相反,听觉则是消失的,任何听觉符号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失去。惟其如此,视觉才和认知和科学相关,而听觉则与信仰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其次,视觉是原距性的感官,可在一定距离之外把握对象;听觉并非要缩小距离,而是要适应距离。所以,视觉是间离的感官,而听觉是融合的感官。所以视觉可以反复审视和质询对象,听觉则无法作到这一点。再次,视觉是个体性的感官,而听觉则是社会性的感官;看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听总是把闻者与言者联系在一起。这就使视觉经验较易从对象物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认知成果,而听觉经验则因过多地与对象物联系在一起而较难成为独立的认知结果。

开启身体领域研究的大师法国学者莫里斯?梅洛-庞蒂,他明确指出身体是我们和世界联结的唯一方式——"因为我有一个身体,我通过这个身体把握世界。"梅氏对知觉的所有阐释、对现象学中重要概念"主体间性"的阐发,都是建立在这个"身体"之上的。——"因为我的身体是朝向世界的运动,因为世界是我的身体的支撑点"。因为"任何一种知觉,任何一种以知觉为前提的行为,总之,任何一种对身体的运用都已经是最初的表达。"

视觉文化发展的真正动因

视觉文化产生发展的深层动因,并非近现代以来兴起的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消费社会倾向"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基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由于视觉经验在人的感性经验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类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必然表现为对视觉经验的广泛依赖,对视觉需求的永恒追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史。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在特定时间内剥夺被试者的一切感觉刺激来源,让他处于一种人为的与外界隔离的状态,视觉、听觉等一切感觉通道都被堵塞了。实验结果是,几乎每一个被试者都有一种难以忍受的恐惧,不少人中途放弃了实验,逃回现实世界。该实验表明,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与世界的感官联系时,他的生存便受到了威胁。

图像一直就是人类最简单直接的认知方式。只不过现时代,图像借助技术和资本的力量,把原来占据霸权地位的文字赶下圣坛取而代之罢了。事实上,图像崇拜始终就存在,语言文字则是后来者。语言文字创建的理性王国已经到了极限,图像在这个迷宫里无意中找到出口——出来就变成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导源于对语言意义的逃离,也导源于对图像的恐惧。

视觉的基本需求

视觉的基本需求有三:观看的需求,被观看的需求,强迫别人观看的需求。

1、观看的需求比较好理解,在景观社会里,如果剥夺一个人看的权利,就意味着剥夺他的存在感。

人有两种基本的行动方式,一是实践,二是想象。想象实际上是伪实践,是不真实的实践。实践是对现实的肯定,想象却是对现实的否定。

观看是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实践,获取实践中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要验证想象,一旦主体的想象被验证,也就是主体的美学观点得到验证,主体就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

2、被观看的需要就是在这个动荡的赛博空间里,人希望把自己的"有意义的"形象保存下来,在更加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被观看的需求。许多年轻女子趁着身心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拍摄写真就是希望自己"永远"保存最美丽时候的形象。

3、强迫别人观看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欲望。强迫别人观看,比如召开公审大会,把犯人进行示众,就是强迫别人观看强迫别人被观看,从中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和快乐。

影像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冲突

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外壳,天生不能做到具象;影像能够复制事物的表象,但是不能直接表现思维,而且影像依赖于被摄体,不如语言那样自由。

影像文化现在正在对语言文化发动强有力的冲击,相信这种冲击是暂时的,是要夺回语言占领的本该属于影像文化的领域,两个文化将在未来的某个时期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平衡。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