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热点:“大思政课”建设的三维导向

2023/7/24 18:14:06  阅读:36 发布者:

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近些年来,从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建设,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再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大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其大视野、大课堂和大资源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思政课也面对着大主体和大对象。因此,我们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坚持聚焦目的、内容、方法的三维导向,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大思政课”“善用之”的目标。

01

聚焦“发展”:大思政课建设的目的导向

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大地位”和“大视野”,要求其围绕强国使命,服务于社会发展。同时,人作为“大思政课”直接的教育对象,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

1.  促进社会发展:“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思政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思政课”建设要与现实紧密结合,真正为社会变革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从社会结构变革视角看,“大思政课”要紧跟并反映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结构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转构构成,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把改革推向深水区、攻坚区,在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同时,也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也影响着“大思政课”的现实背景与实践场域,规定着“大思政课”的主题、范式和内容。“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要求其回应社会结构转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大思政课”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构,在“大思政课”教学中形塑社会结构变革主体,引导社会结构变革的方向。二是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视角看,“大思政课”要回应和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当前,人类文明正处于错综复杂的岔路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形态绝不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形态,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方向。“大思政课”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的美好图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2.  服务人的发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选择。

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既包括人的劳动及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大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价值选择。一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导向,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及能力。劳动是人类的本质,劳动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和实现的过程,人的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智力和体力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展现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形式、内容和内涵,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建设更要适应社会现实,体现人文关怀,坚持实践导向,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既指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更指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使人具有感知美好生活的能力,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能够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把握事物的未来趋势,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创造美好未来。“大思政课”正是发挥着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功能,引导人的主体性朝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

02

突出“社会”: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容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因此,相较于思政课的全时域状态,“大思政课”更凸显出“社会”的在场,将社会场景和社会现实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社会现实关照下的“大思政课”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实性与价值性内容。

事实性内容是指描述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容,它完全基于客观事实,不带有任何主观性认识。价值性内容是指主体关于是非、善恶、好坏等的评价性内容。事实性内容与价值性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将事实与价值相割裂,也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割裂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混为一谈则会导致实用主义的倾向。“大思政课”的目的之一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人的情感、意志和愿望等能动性要素促使“大思政课”不断地超越现实,指向未来,从“实然”出发去追求“应然”,在这一过程中,现实的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引导都不可或缺。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海量信息冲击着客观事实,使事实碎片化,难以拼接和考证,网络指数级的传播效应不断创造新的“真相”,用颇具情感色彩的多元化信息挤压严肃的事实报道,使人们迷茫或无助于“求证事实”,极易造成事实与价值的失衡。“大思政课”的社会现实导向要求其兼具事实性内容和价值性内容,既要讲清楚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成就、问题挑战,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正面的价值引导,对问题进行剖析、批判和建构;既关注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事实,也引导建立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认识;既讲社会的物质实践,也讲人的精神生产;既关注宏大的时代背景,也关注微观的个体存在;既讲社会规范,也引导形成社会共识。“大思政课”的内容建设坚持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引导人们提高辨别能力,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也在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不断建构新的价值共识。

2.    理论性与实践性内容。

“大思政课”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既要从理论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又要用深刻的理论回应社会现实。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大思政课”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离不开真理性内容的支撑。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一方面,“大思政课”要以社会场景为基础,建构实践内容,选择实践方式。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建设要把鲜活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实践元素融入课程中。“大思政课”具有思政课课程属性,要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为重要目的。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课程教学等,无不在体现着“大思政课”的实践属性。因此,必须把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起来,讲好劳动人民的实践故事,并以透彻的理论回应社会现实,回应人的现实需要,培养人的实践精神,提升人的实践能力。

3.    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势相结合的内容。

“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国家间密切交往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领域的变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正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践行,都体现着大国的担当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因此,“大思政课”更要坚持大视野、大情怀和大格局,在“大思政课”内容的把握上,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情怀,把握国内大局,放眼世界大势,培养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

02

重视“实践”:大思政课”建设的方法导向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在方法上更加重视实践导向。

1.  在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坚持环境陶冶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实践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互为前提与媒介,二者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同人的生存和发展、思想和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关于环境决定人的观点的基础上,科学地阐释了环境与人的关系。他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与人是相互影响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塑造人。营造良好的“大思政课”教学环境,有利于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从宏观社会大环境的营造来说,就是要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创设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经济环境,重视民主实践和协商对话的政治环境,营造实现美好生活的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利益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从反映时代特征的全媒体环境来说,要充分重视实践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交互作用,以网络文明为重要目标,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同时,人的精神属性使人能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能够在适应和改造环境中实现自我改造。人在环境中的自我改造,是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内化和外化的结合,是人的自我教育。“大思政课”的建设要以马克思的实践论观点作为重要理论基础,打破“大思政课”的时空限制,充分借助环境的“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和管理功能。要将整个社会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重要场域,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通过“输入”和“输出”实现自身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交换,通过社会实践获得“自我”的存在,发挥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感性认识,并在与原有知识的结合下,转化为理性认知,充分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

2.  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中坚持情感深度和理论厚度相结合。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如果说讲道理要把“理”讲清楚、讲透彻,那么要实现“理”的目标——悟道,就既需要讲理,又需要用情,情理交融,启智润心。人是精神存在物,“精神”这个概念不仅包括理性因素,而且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形成正确认知、促成有目的行为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理性因素使人能够自觉地、自主地依据主体需要,通过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以“大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为例,“信仰=理性+情感”。在信仰教育问题上,既要反对把信仰神秘化、虚幻化,也要反对将信仰理性化,要正确认识到信仰具有真理之真和价值之真的双重属性。“大思政课”要从理论上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讲透彻,从现实生活中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问题,解决好“情”系民心的民主、民生问题,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加情感的深度和理论的厚度,入情入理,情理交融,共绘同心圆,共筑中国梦。

3.  在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中坚持批判和建构相结合。

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真理和价值两种尺度的制约,“大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其在实践中坚持批判和建构相结合,既要遵循真理尺度,又要符合价值尺度,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当今社会多元意识形态并存,在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或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鱼龙混杂。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就需要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在与错误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面对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现实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思政课”要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直面挑战、敢于亮剑,在舆论战场上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肩负起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任务。批判重在过程,目标旨在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在多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下,在与错误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不断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自主生成,而是有意识的建构。唯有主体有目的地建构,方能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理和价值尺度,体现生命力和引领力。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大思政课”实践充分结合,利用科学理论创新“大思政课”,并在“大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实现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批判还是建构,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批判的有效性、力度和强度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反映和验证,理论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大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真理和价值两种尺度的批判与建构的统一。

来源:高校思政教学公众号

转自:“马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