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国古代“大一统”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23/7/24 16:50:33  阅读:36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P70P71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郭飞摘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儒家的一个重要政治秩序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包含了“正统”与“统一”两个最为核心的内涵,还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华夷之辨”思想紧密交融,成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思想基石。

“大一统”理念与公羊学“通三统”“张三世”等历史观念相结合,历经后世儒者的不断注疏、阐释,逐渐成为一个几乎涉及中国古代社会各个层面、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近代以来,中国学人对“大一统”观念的进一步发阐,则与西方殖民势力东渐后,国家、民族与文化危机的深化紧密相关。

为应对这一文化危机,中国学人在借鉴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形塑中国近代“国族”的过程中,以梁启超等为代表提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概念,而传统“大一统”思想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文化武器。

“大一统”思想的特性,决定了其与国家政治联系的必然性。因而,从国家政治文化角度,对“大一统”思想内涵的探讨,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一统”作为一个历史话语,也为西方学界所熟知。但严格说来,西方学界还是缺乏对其内涵的相对体系化的深入理解,只是简单从自身价值视角与历史经验,来思考这一语汇背后的中国历史演变。早期西方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国古代政权组织形态的批判上,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当属魏特夫所提出的,明显带有较强政治意识形态特征的“东方专制主义”理论。近些年来的研究,则侧重从“夷夏冲突”视角,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问题。

然而,不论西方学界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多民族统一政权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与“大一统”紧密相关的“天下”与“华夷”问题,也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相关探讨主要集中于这样两个层面:第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即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或区域秩序的形成;第二,“内亚”视角下的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

西方学界的相关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以边疆民族为媒介的中国与世界之联系,以及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复杂性等,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与思考。但其以西方历史经验为标准、以民族国家理念为基础的解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低估甚至误解了以相对体系化的“大一统”观念为核心的东方(中国)历史经验的价值与意义。

由于缺乏对“大一统”理念的深刻理解,西方学界基于自身民族国家的学术理念与基础,对历史上“中国/中华”的理解也呈现出相对固化的倾向,基本上将其大体等同于“汉地”或“中原”的地理与文化范域之内,认为汉地中国加上非汉民族的边疆区域,共同构成了所谓“帝国”的国家架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界,“大一统”多被视为较为抽象的、聚焦于国家政治层面的一种思想观念。要言之,西方学界多将其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中国学界则多将其看作“一种理想,一种自民族、国家实体升华的境界”。这些理解自然不无道理,但问题是作为一种观念,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结构性支持,“大一统”真的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核心价值”吗?因此“大一统”的“实践”,尤其是其与社会之间的涵化互动,似乎也应该是需要进一步深入解读的层面。或许当我们对“大一统”的“实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才会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大一统”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的社会必然性,以及“统一”为何能够成为中国历史演变的主旋律与必然趋势。

20年来,中国学界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达1300余篇,但其中绝大多数均属于“大一统”视域下的延伸性研究,关于“大一统”本身的原创性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且对“大一统”历史内涵问题的探讨,也主要集中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国家政治层面。这也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首先,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与“中国/中华”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而历史“中国”的形成本就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那么“大一统”的内涵——尤其是秦汉之后——是否也会因之有所变化呢?其次,从逻辑关系的角度看,“大一统”作为一个概念,除了“内涵”,“外延”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对于“大一统”的“外延”问题,又该如何思考呢?

“大一统”紧密相关的“夷夏之防”观念,西方学界大多侧重从族群差别、民族冲突的角度进行类型化的区分与解读。这些解读,从背景来说,不乏某些对中国传统“天下”观念无序化泛滥的一种警惕。所谓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拯救”中国历史传统与叙事的言说,或许可视为这种焦虑的一种反应。当然,“夷夏之防”在中国历史演变进程中,所带来的诸如民族不平等、族群关系紧张等消极因素与负面影响,自然是不可否认的,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着力防范的。但过度从文化差别与冲突角度予以解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中国传统“夷夏观”在现实层面的某些包容性与秩序性。“中国/中华”的内涵,在历史上虽然变动不居,但依旧还是有其相对有序、可控的内在边界与秩序的。

综上所述,20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对“大一统”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国家政治文化、民族、边疆等层面,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西方学界由于对“大一统”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多以西方历史经验为参照,简单从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内亚”视角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与边疆问题,呈现出较强的“非中国性”或“去中国化”的意识倾向。显然,这是西方学界在进一步的文明互鉴与交流中,需要克服的视野盲区与意识形态的偏见。而对中国学界来说,则需要进一步改进相对模式化的历史叙述,对诸如“大一统”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大一统”的“虚”与“实”、传统“夷夏”观念的是与非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对“中国”及“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理解。这对我们进一步拓展“大一统”问题的研究视野与领域,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建构,应该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裨益与帮助。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