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世恒 周 成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探析

2023/7/24 8:54:46  阅读:32 发布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简介:王世恒,南开大学战略发展部副教授;周成,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编者按】为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录用的文章,将在本刊知网首页和公众号网络首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协同机制研究”(项目号:22VSZ056)、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江苏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项目号:2022JSSZYB3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探析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传承了民为邦本、共同富裕、独立自主等思想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要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落实共享发展;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统筹好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三重关系;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基点,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学习国外有益经验;要弘扬爱好和平的价值追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独立自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越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它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其中的养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秉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民本思想为历史上一些统治者所推崇,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君民关系的一定认识。概括而言,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尚书》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认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则认为“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王制》)。民本思想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所在,要求统治阶级要以民为重,重视人民的力量。其次,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深谙“民富则国昌”的道理,把利民、富民作为治国的重要目标,关心百姓疾苦,施仁政、修水利、减赋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最后,强调要顺应民心。《管子·牧民》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告诫统治者“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求统治阶级倾听人民的呼声,顺应人民的意愿,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髓,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至上要时刻不忘“我是谁”,站稳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反动势力压迫的艰难处境,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正确制定革命纲领,依靠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命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恢复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使“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人民群众的新呼声,中国共产党果断转移工作重心,推进改革开放,在发展中保障民生,“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抓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要时刻不忘“依靠谁”,走好群众路线。“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到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力量之源。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是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改革开放中的每一次突破都凝结着群众的智慧。党员干部要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把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汇聚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二是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离开了人民,党就会丧失根基、失去力量。因此,党员干部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做“官老爷”,而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和群众打成一片。三是要创新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空间,日益成为联系群众的新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创新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善于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使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

坚持人民至上要时刻不忘“为了谁”,落实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兴,人民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关键词。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谋划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穷二白、缺衣少吃的落后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从过去简单的吃饱穿暖需求发展为丰富多样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人民至上,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全面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旨归,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的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愿望。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天道均平”的主张。管子提出“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管子·霸言》);晏子主张“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孔子倡导“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等。尤其是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中,提出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和追求。尽管后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不尽相同,但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活富裕、社会和谐是其共同特点。纵观中国历史,“均贫富”“求大同”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凝练表达。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所提出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平均主义倾向,带有很强的空想色彩,因而难以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古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精髓,把共同富裕确立为奋斗目标,坚持“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遭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贫困,苦不堪言。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问题为突破口,“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掌握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从而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大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阶段性过程与总体性目标统一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分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了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此,中国共产党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提升民生建设的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能够摆脱受奴役的悲惨命运,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书写人类历史上的恢宏史诗,关键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对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把全体人民凝聚在共同富裕的旗帜下,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同时,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是共同富裕的参与者、奋斗者和受益者。共同富裕不能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而是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致富能力,通过辛勤劳动和共同奋斗实现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有机统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丰富的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我国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仍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把“蛋糕”做大,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同时,还要分好“蛋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获得感不断增强。

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机统一。物质条件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常人们把富裕只理解为物质充裕,这种观点窄化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改革开放之初,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错误倾向,邓小平鲜明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坚持“两手抓”,既要狠抓经济建设,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使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因此,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不仅要增加人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精神面貌、社会规范、文明素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同向同行、协调发展。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基点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立自主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和精神品质。如《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提出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二是指国家、民族或政权不受外界统治支配而能完全自主地存在。千百年来,正是靠着这种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无数艰难险阻中奋起成长。由此可见,独立自主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模板,甚至出现把“现代化”和“西化”等同起来的现象。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基点,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同时积极借鉴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有益成果,成功走出一条现代化新路,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也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参考。

坚持独立自主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道路决定命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简单照搬别国发展道路免不了要遭受失败的命运。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才能不断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立足基本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现代化扫除了障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以及西方国家的封锁包围,只好“学习苏联,接受苏联人民的一切宝贵经验以从事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逐渐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由“全面学习”转向“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观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而实现“四个现代化”,决不能照搬照抄别国发展道路,要立足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各个国家历史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中国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正是因为坚持走自己的路,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坚持独立自主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扩大,“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面对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壮大,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改善人民生活,就要融入全球化的大潮,在开放中促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当前,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全球经济低迷、市场萎缩,尤其是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循环受阻,疫情强化了贸易体系碎片化和区域化”,对我国开放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通过深挖内需潜力,培育完备的内需体系;打通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经济的循环畅通;深化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有力举措,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两种资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独立自主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积极学习国外有益经验。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难度前所未有。这就决定了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战胜各种困难。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这些重要成就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得来的,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自己来处理,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来解决。当然,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借鉴国外经验。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创造历史总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世界文明成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借鉴别国的长处和优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汇聚成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能。

四、弘扬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崇尚“和合”,提倡“和为贵”,主张“和而不同”,强调要尊重事物的差异性,在差异中寻求同一。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反对恃强凌弱,侵略他国。在对外关系上,儒家提出“亲仁善邻”“睦邻友邦”“协和万邦”等,主张各个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在对待战争问题上,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老子·道德经》);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至仁伐至不仁”(《孟子·尽心下》);管子提出“兵事者,危物也”(《管子·问》),反对轻易发动战争。这些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我们对外交往的基本理念。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磨难,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血与火的掠夺和对外扩张实现现代化,整个过程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胸怀天下,汲取中华民族“崇正义、尚和合、爱和平”的理念,摒弃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走过的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老路,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新路。我们既发展壮大自己,也为人类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打破了西方“国强必霸”的逻辑。

弘扬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就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接续探索和实践,我们党逐渐探索出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发展,又通过自己的发展造福世界,“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个稳定的中国是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的最大稳定源。”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事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我们为人类发展作贡献的能力也在增强。新时代的中国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国际维和等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为解决这些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弘扬和平发展的价值理念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彼此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人类社会俨然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等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要解决这些难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团结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积极回应,并且这一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没有共同的价值坚守,就没有共同的意志,也就没有共同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起了最大公约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根基。二是要按照“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目标,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协调推进,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由理念转化为真真切切的行动,推进建设的进程。三是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治理效能低下,全球发展面临着“治理赤字”的挑战,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已然势在必行。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综上所述,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熔铸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略

本文刊登于2023年第2

转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