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晚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讲座第十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本期讲座主讲嘉宾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王建民教授,讲座题目为《舞蹈民族志方法及其应用》。本次讲座由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主办,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季中扬教授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叶笛老师担任与谈人。
01
开场介绍
讲座伊始,本期讲座主持人、东南大学季中扬教授对本次讲座主讲嘉宾王建民教授的学术方向和学术成就作简要介绍。
王建民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疆艺术学院天池学者、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专家、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专业研究员、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别专家。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国家民委系统首批唯一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励和称号,现任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中国艺术人类民族学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体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化研究会专业委员会民族振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疆历史与文化等领域富有学术造诣。担任过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新疆民族艺术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的首席专家,主持过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六项。代表作有《中国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论》《西藏唐卡的传承与保护》《中国跨界民族》等,曾担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第一主编,曾编译《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并发表10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而后,季中扬教授介绍了对谈人叶笛老师的主要学术成果。对谈嘉宾叶笛老师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出版著作《文化涵化与多元一体:长江流域舞蹈的文化互动研究》。《民族舞蹈学1》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论文入选“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获中国舞协“第三届中国舞蹈评论年度推优”优秀文章、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费孝通人类学奖”二等奖等。
02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中,王建民教授主要围绕舞蹈民族志为话题,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层面,对人类学如何研究舞蹈展开相关的讨论。
一、“舞蹈人类学”的概念
首先,王建民教授对于“舞蹈人类学”的概念进行了基本的辨析和介绍。舞蹈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Dance),即运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舞蹈进行研究,把舞蹈视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强调通过在舞蹈发生的特定社会文化场景中的田野民族志(ethnography)考察。人类学传统主张异文化的研究,而此处舞蹈人类学则强调一种跨文化的视野,即以超越自身所在的文化视野和眼光去理解和认识舞蹈。放眼当代社会,则更多地站在舞蹈活动参与者(包括舞者、舞蹈编导、教师、观众等)的视角上,以文化批评的眼光去反思和重新认识舞蹈。尤其在社会文化人类学家的眼中,动作知识是观念的、情感的和身体动觉的文化知识,因为舞蹈是以身体为媒介感知、表达和表征文化的途径和方式。舞蹈作为以非语言符号为主的特殊的传情达意方式,需要通过田野民族志考察以具体的个案来描述、认识和理解所考察的舞蹈的意义表现和情感表达过程,对舞蹈进行细致的阐释。由此,王建民教授对比指出,舞蹈田野民族志研究模式与以文献为主进行舞蹈研究,或者对于一个民族的舞蹈进行概括说明的舞蹈文化研究方法都不同,所谓“舞蹈民族志”,是一种更强调场景性、身体性的舞蹈实践质性研究方法,“民族志”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面向实践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的成果。
二、人类学视角舞蹈研究的特征
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式,比较研究视野对于舞蹈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思考。具体来说,王建民教授由葛特鲁德·库拉斯(Gertrude P.Kurath)对于舞蹈民族志的方法概括引入具体的问题阐述,其所指方法包括:对民间社会的舞蹈进行描述、观察和记录的田野调查;在实验室研究中辨认舞蹈的结构和风格;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进行风格的解释;由舞蹈的图形表示展开基本动作、主题和舞式步伐的分析;综合考察舞蹈形态、结构、步伐、音乐和歌词等等;最后再回到书斋,进行必要的理论讨论和比较研究。对此,王建民教授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经历,尤其强调了舞蹈民族志考察必须要捕捉舞蹈动态,并尝试用较为客观的体系方法来记录和描述舞蹈中身体的运动。例如,拉班舞谱(Labanotation),或称拉班动作记录分析法,作为国际人体运动研究方法,就是舞蹈研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借鉴了物理学、几何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于人体动作进行高度结构化的、以结构分析作为重点的客位认识阐释方法。因为该方法的行之有效,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认可度。
具体来说,拉班所设计的“动作球体”对动作形态和空间路线轨迹的描述采用了三维的空间测量思维方式,人体动作在最基本的三轴间组合,形成千万种变化,包括垂直轴(上下两个方向)、矢状轴(前后方向)和横轴(左右方向),由此认识路径可以看出,拉班强调生命是自然界宇宙运动的一部分,运动是所有生物的特征,是人们的自我表达、自我分析,也是一个共同体生活的动态呈现。因此,王建民教授特别强调,动态的身体(body in motion)正是舞蹈民族志研究关注的重点。由于人是在特定的文化濡化和涵化中成长起来的,处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因此,人体运动具有文化性、表征性、时代性、场景性和叙事性,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拍桌子的动作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而舞者则是通过身体、力效、形态和空间(Body,Effort, Shape, Space)的组合和变化来进行文化的表达。新晋学者黛德丽·斯克拉(Deidre Sklar)对这一点也进行了佐证探讨,她认为,舞蹈民族志研究基于“文化知识体现在人体动作中”的假设之上,主张将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加以考察。对此,王建民教授借助反弹琵琶的动作、娘娘庙会的组织等具体案例来明确提出,舞蹈民族志强调不能仅停留在搜集舞蹈本体材料的步骤上,还要注意深入搜集与舞蹈有关的社会价值、宗教信仰、象征编码和历史建构等场景化的信息,以及舞蹈表演或文化展演中的服装、道具、乐器等要素所包含的差异文化意涵,由此才能真正理解和说明舞蹈的意义。
三、舞蹈民族志的方法实践
在具体的舞蹈民族志方法实践问题讨论中,王建民教授首先强调了田野民族志与采风是有明确区分的。与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短暂采风活动不同,舞蹈民族志研究的方法强调舞蹈动作记录与描述应当将客位和主位结合起来,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辅以音响和影视记录及舞蹈动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进行延续较长时间的、深入的与舞蹈有关的文化观念与情绪情感、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对此,王建民教授结合自身对陕北秧歌的考察实践经历指出,在田野调查点搜集的与身体动作动态、人们的空间位置及关系、仪式中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则及结构关系等,都包含着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进行延续较长时间的、深入的田野调查,能够逐渐熟悉与舞蹈有密切关联的文化概念和观念,了解当地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跳舞、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跳舞、了解舞蹈背后的讲究。
进一步来说,舞蹈民族志考察既聚焦也超越于舞蹈和身体运动,还关心与社会、文化和政治密切关联的性别、身体、族群、文化和国家认同,关注舞蹈及其相关的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变化。以朝鲜族舞蹈中动作和气息的内敛特征为例,王建民教授总结提出,通过舞蹈实践者对舞蹈动态语言含义的解释,可以掌握从基本语汇/舞蹈动作、字词/舞句、语法/舞段三个表意层级上表现出的社会文化的动态语言。
另外,王建民教授还提出,在对于舞蹈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中,研究者应当更多地使用体验式参与观察,或者“拜师学艺”的方式去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亲自体验去把握身体运动的力效和形态的主位经验,将在特定文化中的身体运动与文化实践者在现实场景中对于舞蹈身体运动的诠释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够在学术实践中发现舞蹈的社会文化意义。
四、舞蹈民族志的理论探索空间
就舞蹈民族志更广域理论空间探索的讨论中,王建民教授提到,社会文化建构理论盛行以来,舞蹈被视为“人体运动的社会建构”。“身体理论,即身体呈现了个体的、性别的、族群的和社群的认同关系”。当代舞蹈民族志研究开始广泛讨论全球化、大规模移民、去场景化和再场景化、社群的发明、家庭身体运动等新课题,强调舞蹈正在作用于和被作用于世界政治的变化场景。面对越发复杂多维的舞蹈研究,包括广场舞、民族舞蹈等概念的辨析讨论,舞蹈作为一种可能会产生歧义的社会行动,研究者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舞蹈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是否断言、对抗、重构、挑战、侵蚀或增强了原有的社会与文化,又在生产着什么新的社会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有什么新的创造……这些问题,还都有待研究者在体验式参与观察中对于舞蹈行为细节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来解决。
近年来,还有些学者在舞蹈人类学研究中开始重视人体动觉的动觉移情(kinesthetic empathy)和感官感知(senses)的躯体化,也就是将舞者身体的感知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联系到一起进行研究。这些探索表现出了研究者们对于人体运动和舞蹈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感官人类学的发展和多模态人类学的倡导,民族志研究寻求更深地理解身体运动,关注具有创造力的人体,作为以直接感觉和躯体方式呈现的感知途径、包含着意义的媒介。将体现的(embodied)知识、动觉氛围(kinesthetic ambiance)、动觉共感(empathy)、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体觉(somatesthesia)、联觉(synaesthesia)等概念引入研究中,从躯体维度说明阐释运动知识。在舞蹈描述和分析中,联系舞蹈者的内在意图和在完成动作时的多种感知发生过程,将观念、情绪、感知与躯体连接起来,去体验和分析身体运动变化形态。就此研究现状和未来预判,王建民教授特别提到,尽管从整体上来看,舞蹈身体语汇分析方法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将躯体知识转换为文字困难依旧,但以身体出发与社会文化连结又回到身体的探索途径是未来舞蹈民族志的主要探索方向。通过对于高科技技术的运动,记录身体运动的难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如果能够将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研究之中,相信会产生出新的学术进步。
03
对谈与互动环节
在王建民教授精彩的讲座后,进入嘉宾对谈和互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叶笛老师首先表达了对于王建民教授学术修养和精深思考的敬佩,并且由王教授讲座中的内容,叶笛老师关注到从田野采风传统到舞蹈民族志在方法论上的转变,对此,叶老师与王教授展开了具体的对话和探讨。一方面,在于同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一同参与凝练当下舞蹈研究的范式和概念,形成从表象到理论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从艺术理论内部生发出具有系统学科价值的关键理论构想,例如王建民教授提出的多模态民族志等概念。对此,王教授回应说,其提出的多模态民族志,意在将语言学符号学研究中的社会文化符号系统、传播学研究关注的媒介符号以及人类学关注的多感官民族志相融合,避免在后续人类学民族志研究中过于片面的强调某个感官的阐释。进而,叶笛老师提出人体动作和舞蹈动作的概念辨析,实则也指向了舞蹈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根本问题,即便只是生活中常见的摇头动作,实际上摇头在印度文化中代表肯定的意思,这与中国文化惯习中认知并不相同。正如王教授所强调的,舞蹈人类学研究或是舞蹈民族志实践,对于动作的关注和研究都要落脚在具体的文化背景考察中,才能透过动作感受到其背后的文化性和整体性。
另外,由拉班舞谱的话题延展开,叶笛老师还提到了自己在具体的舞谱实践和推广经历中的感受,并与王老师做了细致的交流,尤其提到舞蹈理论家资华筠提出舞蹈生态学分支中形、功、源、域四字研究要领,以及罗雄岩教授提出的动态切入法等前期重要理论积淀,实际上都为后续舞蹈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只是在全方面的研究中,尚还需要平衡舞蹈本体和文化背景研究中的关系,尤其在国内的舞蹈研究学术界,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多的实践,在这个领域中研究得更扎实、全面一些。
而后,主持人季中扬教授也就舞蹈人类学中田野方法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问题。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在有很多方面都与中国的阴阳观念有非常深的联系,但是在田野调研中与当地舞者进行深入交流时会发现,他们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楚舞蹈背后的阴阳观念,也可以说,他们相当于把自己的文化给弄丢了。面对这一问题,王建民教授讲到,要注意各类地方舞蹈的本土性表达的方式,比如说阴阳的概念与空间有关系,包括东、西、南、北等,跟人的身体动作也有关系,包括左手和右手,很多民间舞蹈中要求右手执法器,或者九曲黄河灯、陕北秧歌、二人转等民俗活动表演过程中,对于舞台上东西南北的位置都有要求,可见,很多舞蹈动作的意义实际上包含在民间艺人自有的一套话语体系中,作为研究者,要有转化分辨的意识,完成相关的系统化阐释和后续研究。又比如纳西族东巴舞为典型案例,其文化内部有三界五方之分,因而人的身体本身也与阴阳相关联,但是目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是,可能只有动作招式被传续给后来的民间艺人,特别是当下人们普遍把其当作一个非遗项目时,就出现了传承表层化的现象。由此,王建民教授也提到了做舞蹈民族志研究的学者和人类学家所肩负的责任问题,即在现代化、全球化冲击下的民间文化,思考怎么做更深
来源: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