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经济学机制分析,到底需不需要中介机制分析?如果需要,如何解决?

2023/7/20 14:30:19  阅读:47 发布者:

以下推文转自“当代财经杂志社”,由《当代财经》编辑部王俊杰老师整理。

一、中介效应模型简介

经济学实证研究特别注重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中的机制,许多经济学论文使用中介效用模型做机制分析。特别说明,这里我们只讨论经济学中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这个话题,不涉及中介效应模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问题。中介效应模型的示意图如下:

尽管已有学者已经发现并指出在经济学研究中应用该方法是不恰当的,但该方法在经济学论文中仍然很常见。有时,有审稿人也建议作者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不过,也有一些审稿人建议作者不要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学论文中的中介效应模型呢?

二、 计量经济学专家怎么说

鉴于学术界对中介效应模型依然有很大争议,我刊与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多位专家进行了简单讨论,包括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杨继生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张川川教授、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王岳龙副教授(当代财经杂志社审稿人)。他们三位均不建议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

1 华中科技大学杨继生教授

我个人认为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可能有问题。比如,如果认为第三个方程是正确设定的,那么第一个方程就拟合不足,其估计结果就不具有一致性。而第三个方程统计显著性的变化主要是受新解释变量与原解释变量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所以,经济变量传导机制的实证还是要基于经济理论来进行,不能只是单纯的数据实验。

2 浙江大学张川川教授

关于用中介效应模型作机制分析的不妥之处,浙江大学张川川教授有一段精辟的分析,可参见微信公众号“学术小白”中的一篇短论:《经济学如何看待中介效应》。该文是根据张川川教授的演讲内容整理的。我们将这篇短论转载至此。为了便于理解,转载时略有改动。

第一,我不喜欢中介效应这个表述,我更喜欢叫机制分析。中介效应是其他学科的术语,不是经济学学科的术语。关于机制分析,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希望知道两者之间的影响逻辑。怎么检验呢?有很多种方法进行机制检验,但大致就是两个思路:第一,理论推导,即讲道理;第二,经验检验,即摆事实。实际操作中,则没有特定方法做机制分析,所有有助于阐述清楚理论逻辑和增进理论逻辑可信性的工作都可以称作机制分析。

第二,经济学权威刊物上的论文几乎都只是做了XY的回归,而没有做MY的回归。为了研究X通过M影响Y,先直接用XM回归、再通过文献分析MY的影响,可以吗?可以的。目前来讲,经济学大部分文章都是这么做的。为什么不直接在论文中研究MY的影响?因为文章的重点是处理XY的因果效应,如果还做MY的影响,那就要讨论M的内生性啊!这差不多是两篇论文的工作量了。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难以处理两个内生性变量。所以借助文献就好咯。如果已有文献论证了MY的因果影响,直接用这个结论就行了。如果现有文献没有论证MY的影响,那就完全应该和值得写一篇新的文章了。中间机制可能不止一个,可能好几个MM1M2……)。如果还要研究每个中介变量对Y的影响,就又得分别论证了,如分别找工具变量或者使用其他因果推断方法,这就是多篇新的文章了。总之,直接拿MY做回归的结果都不可信,因为没有解决内生性。一篇好的论文不能以不可信的结果作为结论的。所以好的论文只是做了XY的回归,而没有同时做MY的回归。

3 江西财经大学王岳龙副教授

近年来,中介效应模型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用来做机制分析。国内不少学者,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江艇老师和浙江大学的张川川老师都在不同场合批评过这种做法,这里我还想再多说两句。三段式的中介分析最大问题在于第三步,即把因变量(Y)同时对核心自变量(X)和机制变量(M)回归。由于机制变量一般是发生在原因变量之后、结果变量之前的变量,很大程度上也是内生的,所以这里就有2个内生变量了。原本的基准回归只需要集中精力处理原因变量的内生性就好,这时机制分析中多出来的机制变量内生性我们其实是很难处理的。那应该怎么进行机制分析呢,参考国际权威经济学文献,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直接拿机制变量(M)对核心自变量(X)回归,机制变量(M)对结果变量(Y)的作用主要依赖于文献和逻辑。例如,范子英教授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那篇关于上山下乡的文章,就是把主回归中因变量各地区孩子的教育程度换成各地区的老师数,发现上山下乡运动增加了当地选择当老师的数量。而老师数量对学生教育的影响这个则主要依赖于常识,而无需再用计量检验。

第二,异质性分析有时也可以认为是机制分析。例如,Nancy Qian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那篇关于援助与冲突的文章,在做机制分析时就冲突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地以前从来没有爆发冲突的新冲突,另一种是在当地原来爆发冲突基础上再发生的旧冲突,结果发现美国对非洲的粮食援助主要是激发了新冲突。再比如克拉克奖得主Dell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那篇关于的墨西哥扫毒之战的文章,采用断点回归发现,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获胜的州虽然配合总统的扫毒行动,但是当地杀人等刑事案件的发生率不降反升。作者提出的解释是扫毒主要打击了此前势力最大的毒贩,在大毒贩被打击后,当地黑社会一下子群龙无首,导致中小毒贩纷纷起来斗争以重新瓜分势利范围。为了验证这一点,作者通过加入核心变量与当地是否接近美国、之前是否具有高犯罪率、是否有其他主要黑恶势力的竞争对手这三者的交互项,通过交互项的显著性验证作者的猜想。

综上所述,机制分析最主要还是要从逻辑上找出让人信服的影响渠道。这一点在Dell的论文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回归分析只是验证机制的辅助手段。很多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生搬硬套那套在管理学中运用十分广泛的中介效应模型是不可取的。

三、编辑怎么说

《当代财经》编辑部王俊杰认为,通俗地说,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最令人不解的地方在于:你利用一个非常“碰巧”的事件并使用几乎一整篇文章的篇幅才证明了XY的因果影响,而只用三个方程就想证明X是通过M(还可能是多个)影响了Y,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可能,我们就不需要费那么大劲儿去论证XY的因果效应了。

四、我刊建议

综合以上专家观点,我们建议,在经济学论文中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做机制分析要非常谨慎,避免简单地以统计替代逻辑。

科学的发展和学术方法的进步都是在争论和曲折中进行的,本文旨在抱砖引玉,引导更多地学者关注中介效应模型的合理使用这一问题,促进学术发展。

文转 | Binsight】公众号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