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
2023/7/13 14:40:06 阅读:36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P13—P14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摘自《江汉论坛》2023年2期,郭飞摘
在从满天星斗的多源文明到具有统一国家组织形态的华夏文明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及生态环境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就是这样一个地理单元。
农牧交错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生态地带,通常是指耕地农业和草地牧业的过渡地带,这里是对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1953年由地理学家赵松乔先生首次提出并进行系统论述,随后这一概念被学术界接受。经半个多世纪对这一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后,学者们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它既是在东亚季风系统下自然气候和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耦合的产物,又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具体区域范围尚有争议,但基本上是指地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黄土高原西部、由半湿润农区向半干旱牧区过渡的缓冲区域,其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空间上农牧犬牙交错,时间上农牧转换频繁。正是由于这一自然地理特征,该地区在中国历史时期的王朝更替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农牧交错带的考古发现又让我们意识到,这里不仅是历史时期中原王朝经营的重点区域,而且在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曾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是地表景观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长期结果。近30年来,地理学者们利用各种先进的环境考古研究方法与技术对近一万年来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后发现,如今自然环境脆弱、流沙散布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适应这一变化的结果。
根据沉积地层、孢粉分析、碳-14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等环境考古技术分析,全新世以来今天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在距今10000年、9200年和8500年经历了三次阶段性气候增暖事件后,进入了全新世大暖期。全新世大暖期一直持续到距今4000年,其中在距今6000—5000年左右达到温度的高峰,这一时期正值我国仰韶文化时期,故也称为“仰韶暖期”。大概在距今4000—3900年前后东亚地区发生显著的气候变冷过程,全新世大暖期相继在距今4000—3500年期间结束。
气候的持续变冷变干导致我国北方原始农业文化的衰落。从考古遗址所呈现出的文化特点也在这一时期发生变化,在较为湿热的气候下形成的北方仰韶文化被干冷气候下发育的龙山文化所取代。由于气候变干变冷,原来位于更北地带的牧业生产活动被迫向南转移。
北方牧业人口的南迁与牧业生产方式的扩张,在时间上与全新世我国北方农业的全面向南退缩相契合。显然。随着气候的变冷、变干,蒙古高原南缘地区的原始旱作农业难以为继,而牧业人群的南下,使得这一地区出现了农牧生计的混杂,进而导致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以这样认为,全新世气候的波动促成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逐渐形成。
20世纪的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中国早期历史的认识不断进步,以至于可以使学者们对中国境内的石器时期文化进行区域类型的分析研究。苏秉琦在对我国石器时期的各地遗址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六大文化区系说。其中,北方古文化区域正好位于我们所讨论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上,即包括冀西北、晋中北、内蒙古中南部等地区。这一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在我国最早的旱作农业发现的区域,形成了定居农业聚落,其时间正好与全新世大暖期相吻合。
与全新世冷干气候事件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同时,这一地区出现了大量石城,这些石城又被称为龙山石城。
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区的龙山古城数量可观,规模大小不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防御性的坚固的石砌城墙。在规模较大的城址中,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发现有大型手工业作坊遗迹和宫殿遗迹。我们可以用地处晋陕蒙交界处的石峁遗址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如果我们把石峁遗址置于晋陕蒙农牧交错带的大区域来看,它的城址规模是其中最大的一处,位于石峁遗址东南的芦山峁遗址,无论是城址规模、形制还是遗址内的出土器物,都与石峁大致属于同一等级,其石砌城墙的宏大规模与遗址中出土的数量可观的玉器和手工业品,都显示它们在我国石器时期北方文化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并与周边等级较低的石城聚落构成一定组织体系,展现了这一地区已进入社会等级分化明显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中。
近些年我国境内不断发现的众多史前城址,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城市与早期文明形态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些史前城址不仅为中国城市起源年代的判定提供了实证,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又与史籍中三皇五帝时期“万国(城)”林立、五方并存的状况相呼应,也预示着先祖们开始在局部联合的基础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做先期准备。而在这些史前城址中,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龙山石城,可以认为是早期中华文明在北方地区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产物。全新世中期的冷干气候事件导致这一地区在全新世暖期时已形成的农耕业不断向南退缩,北方游牧人群开始进入,该地区逐渐形成了农耕和畜牧并存的生计模式,并引发了较为突出的生态危机。在今陕晋蒙交界的农牧交错带兴起的一批龙山时期石城,从其时空分布和规模等级格局来看,这一时期农牧交错带不同生计的族群在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因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而引发了频繁的武装冲突。其后果就是原本分散的族群通过战争与联合,逐渐形成“诸夏”“华夏”的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显然,农牧交错带龙山石城的出现与早期中华文明形成存在着密切关联。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