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系列 | 叶青: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推动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

2023/7/11 15:08:56  阅读:36 发布者: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对“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的指导性要求,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举办“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系列学术活动,拟不定期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本期全文推送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在625日第二届中国法治战略高端论坛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

会议回顾

625日,华东政法大学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院校联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联合举办、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法治战略高端论坛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共同围绕“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议题开展研讨。

2

人物介绍

叶青,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法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社联兼职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政府、山东省委省政府法律顾问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当代法治与司法制度。

3

发言稿全文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构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叶青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学科,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指明了方向。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以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开展法学理论研究,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

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国内著名法学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院校联盟”。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资源力量的生动实践,对于推动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最新研究成果向教材、课堂和育人转化,深入探索法学学科建设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院校联盟”中的一员,华东政法大学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为此,今天我们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推动中国特色法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在此,我也衷心希望各位能够畅所欲言,为我们中国法学实现这一历史性的使命出谋划策、“诊脉开方”。

下面我结合华东政法大学的实际,就如何建设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谈一谈自己的三点体会,只为抛砖引玉:

首先,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要具有鲜明的政治站位。

第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引,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中国法学知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研究;

第二,要坚持党对法治工作全面领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法学研究,引导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自觉强化党的领导意识,健全党领导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全过程各方面;

第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以人民的关切作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象,以人民的福祉作为推进法学知识和理论创新发展的指向标,以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作为法学知识和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将人民权益的法治保障作为法学知识和理论创新发展的落脚点。

其次,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要坚持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和民族性。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鲜活经验进行系统而科学的总结,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发展道路、实践逻辑,以新的认识成果发展中国法学知识体系,增强其主体性和时代性;

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发挥我校在中国法制史领域的学科优势,挖掘和传承中华法系凝聚的文化资源和思想精华,对它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批判性继承,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法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底蕴、民族底色和文化血脉;

第三,要在坚持主体性的基础上,对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保持开放,对于国外已经被验证有效的理论范式、知识观点、方法逻辑予以认真对待和借鉴,并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和中国化的理念。

最后,建设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要以自主性、原创性和创新性作为着力点。

第一,要加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原创性理论的研究,夯实法学理论基础;

第二,要强化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形成系统完整、逻辑通畅的法学知识体系,推进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各个具体问题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研究,有效回应法律实践,增强对法律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学术解释力;

第三,要优化法学学科结构,推动交叉学科的原始创新,面对社会发展和法治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加强法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发展国家安全法学、纪检监察学、公共卫生法学、教育法学、智能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鼓励综合性、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四,要发现和培养更多高精尖的大师级法学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努力产出高水平、高质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性、标志性法学学术成果,同时重视对青年学者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研究热情,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法学人才梯队。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界、实务界等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本次研讨会正是希望提供一个机会,促进法学兄弟院校以及各研究会之间的深入沟通与合作。祝愿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愿我们的思想交锋激荡出智慧的火花,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献计献策,为中国法治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自:“华政科研智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