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专题讲座《徐悲鸿的艺术人生》如期举行。
主讲内容
华天雪老师:
今天我们讲座的主人公徐悲鸿,他58年的人生虽然不算长,却很丰富,特别是在中国画改良、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等几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徐悲鸿既是一个没有办法回避的人物和话题,同时也充满争议。这种争议有针对他的艺术本身的,也有针对他的艺术之外的,比如他的个性、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甚至是情爱生活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他的声誉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80年代初,达到了一个制高点,在此期间几乎只有颂扬没有贬抑。但是1980年之后开始慢慢出现一些批评的声音,特别是在20世纪末,也就是1999年,学界对徐悲鸿的评价在1999年、2000年达到低谷。那么他的艺术和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本次讲座希望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创作的艺术作品,讲述一个我所理解的徐悲鸿。
第一部分:徐悲鸿的人生经历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生于江苏宜兴县屺亭桥镇,原名徐寿康。他的父亲徐达章也能画一点山水、人物、花鸟,是个全能型的民间画师和村属老师。据徐悲鸿所说,他6岁到9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我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徐悲鸿9岁左右,他的父亲正式开始教他画画。
左图:少年时期的徐悲鸿
右图: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
吴友如 《点石斋画报》
少年时期的徐悲鸿有两大爱好,可以说持续终生。一个是喜欢去茶馆听人说书,看地方戏、小说、戏剧当中那些替天行道的英雄和故事情节,这种英雄情结一直深植于他的精神世界,乃至成为他日后创作特别重要的精神取向。另外一大嗜好就是搜罗动物形象,尤其是猛兽图像。
1915年6月徐悲鸿辞去了三所学校的教职,尝试到上海找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1916年2月,在各方面帮助下,徐悲鸿考取上海震旦大学预科,意在攻读法语。同年3月下旬徐悲鸿在报纸上看到了哈同花园应征仓颉像的广告,于是画了一张四目灵光的仓颉像去应征。很快他就被录取并被聘到园里做美术指导,并加入“仓颉学会”。在此期间,徐悲鸿结识了哈同花园主管姬觉弥、康有为、王国维、陈三立、瞿子久、沈寐叟等人,更成为康有为的入室弟子。跟这些人的交往既丰富了徐悲鸿在国学方面的知识,使他看到了很多收藏,也使他的交往圈决定性的转向了上层。
1917年5月—11月,徐悲鸿游学日本东京,旅居日本半年后回国,通过康有为的引荐结识了北大校长蔡元培。1918年,蔡元培邀任徐悲鸿就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指导人物和水彩画。在此期间,他撰文《评文华殿所藏书画》、《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第二部分 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
徐悲鸿一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侧重点是中国画,更准确的说法是“改良了的中国画”。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把它分成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9年留学之前,我将其概括为水彩、水墨加勾线的一个时期。《三马图》就是这一时期所作之画,显示了年轻的徐悲鸿出色的写实能力。
徐悲鸿 《三马图》
第二个时期为1919年到1927年八年半的留法时期。1919年3月,徐悲鸿作为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乘船前往法国求学,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学院派的古典写实技法。目标的专一让徐悲鸿可以说是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他的造型功夫达到了当时国内同辈一时无两的程度。
1925年留学后期,大概1925年到1931年左右,可以看作徐悲鸿进行中国画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其特点就是向传统回归。比如1926年的《渔夫》,按照传统的方法用线造型,背景留白,没有光影,人的形象、题跋的方式也主要来自传统程式。
徐悲鸿 《渔夫》
大概在1931年以后,徐悲鸿的中国画探索逐渐成熟,模仿传统的痕迹淡去,自然地融入一些西画的因素,创造了一些新的方法,个人风格逐渐清晰起来并且走向成熟。他的人物画、动物画以及花木都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面貌。
徐悲鸿对中国画形式语言的改良主要体现在第三阶段。总的说来,徐悲鸿改良中国画,从最初的探索到成熟,三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都很鲜明。一开始有相对明确的目标,看准目标不犹豫不彷徨,在艺术上早熟,获得成功。到风格样式稳定下来之后的改良,相对成熟,不断强化,更趋于长期稳定。
徐悲鸿形式语言改良的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对传统笔墨的选择与改造。人物画多用勾染法,包括白描、工笔、工写结合三大类,其中工写结合又分为“以工为主兼写者”,和“以写为主含工者”。勾法主要是铁线描、兰叶描、折芦描。
其二是把素描融入笔墨。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大面积移植光影法,如陶冷月的月光山水;二是沿着徐悲鸿所开拓的道路继续进行融合探索,如蒋兆和、李斛等;三是放弃光影法,回到传统笔墨造型,如新浙派的方增先、周昌谷等。徐悲鸿一再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要把素描的学习放在首位,但徐悲鸿自己的中国画中没有明显的素描画法,他把素描融入笔墨,有一个素描到笔墨的转化过程。这两张泰戈尔像的角度、表情完全一致,区别在于一个是铅笔画,一个是毛笔画,一个有光影,一个没有光影。但素描是对着真人画的,而中国画是对着素描改的。
徐悲鸿 《泰戈尔像》
其三就是使用模特和人体。把人体作为一个形式语言纳入到中国画创作,徐悲鸿是第一人。人体形式虽然是西方,但画法是中国的,这就叫改良。
其四是焦点透视的平面性结构,也就是怎么处理空间的问题。《愚公移山》画面空间被处理成前后两排,挖山的壮汉一排,后面一排,再后还有更纵深的一个空间。
徐悲鸿 《愚公移山》
徐悲鸿《泰戈尔像》
其五是用色用墨。徐悲鸿多采用略含光色表现的固有色进行平涂。主要以透明的植物色为主,不用或极少用覆盖性的矿物性颜色。
徐悲鸿对形式语言的改良,重在革新造型方式,提高写实能力,而对形式的风格与趣味,则有意无意地淡化了笔墨的独立审美功能。这并非是他一个人的追求,而是一个时代的倾向。凡是较多借鉴了西画来求得中国画创新的画家,包括林风眠、陶冷月,以及20世纪几代进行中国画创新的画家们,都有这样一种倾向。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徐悲鸿以及他的艺术非常有限的解读。总的说来,徐悲鸿有敢于挑战的勇气,有对艺术事业的重大使命感、责任感,有百折不挠的决心,有刻苦磨练写实技巧的毅力,有在艺术实践中始终不懈的苦行,有对待教育事业几乎无人能及的热忱,有强烈爱憎,有偏狭与固执。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在西潮冲击之下的中国画发展中,徐悲鸿的实践可谓是中西融合型里中体西用类型的最杰出代表。我们对他,不用为尊者讳,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贬低,应该以价值中立和尊重历史的学术态度,尽可能客观、恰当地认识徐悲鸿。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