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3年7月北大出版社文史哲艺新书

2023/7/10 14:09:52  阅读:51 发布者:

20237月北大社

文史哲艺新书

一起来看看吧!

1

波斯考古与艺术

林梅村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尤其受到波斯文化的强烈影响。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波斯访古”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讨论两大文明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种、冶金工艺、玻璃工艺等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下篇“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从文献记载、交通地理、重要人物、出土文物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全书既有现场踏查古迹遗存的真切体会,也有对于文献、文物的细致考辨与解读。千古之谜,一朝冰释。

2

葡萄牙国王秘史

Histórias Secretas de Reis Portugueses

[葡萄牙] 亚历山大·博尔热斯(Alexandre Borges)著

王乐  

闵雪飞  校译

本书包括十五个故事,从葡萄牙王国第一任国王阿方索·恩里克斯的建国,直到末代国王曼努埃尔二世的黯然退位,基本贯穿了葡萄牙的全部历史。除了功名显赫的国王之外,本书还描写了数位对葡萄牙历史有重大影响的王后及公主的故事,甚至包括一位因为偶然原因而成为缅甸国王的葡萄牙平民的冒险经历。

3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The Heavenly City of the Eighteenth-Century Philosophers

[] 卡尔·贝克尔(Carl Becker)著

何兆武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于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这本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的小书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等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们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这些哲学家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轰动,被《美国历史评论》誉为20世纪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4

(书封暂定)

荷兰团体肖像画

Das holländische Gruppenporträt

[奥地利] 李格尔(Alois Riegl)著

陈平  

《荷兰团体肖像画》是维也纳艺术史家李格尔(Alois Riegl, 18581905)继《风格问题》和《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之后又一部跨世纪经典之作,首次发表于1902年,此为首个中文版本。

书中揭示了1617世纪的荷兰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团体肖像画,如何通过建立“外部一致性”,从根本上改变观者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反映了一种平等主义的观点;这与南方意大利艺术中强调的“内部一致性”和严格的主从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艺术作品欣赏日益开放和主观化,推动了当代艺术史写作范式与语言的转变。现当代艺术史中以作品-观者为中心的解释取向,源头可追溯至此书所讨论的问题。如本雅明在评论作者前一本名著《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时曾说,“每一项重要的学术发现都导致了方法论上的革命”,本书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

5

走向枢纽点

1990年代文学研究

程光炜  

如果重绘中国当代文学“后三十年”的地图,这几个枢纽点是不应该被忽视的:1976年、1979年、1985年和1993年。1993年作为1980年代文学的终结点和1990年代文学的开启,具有历史枢纽点的特殊意义。因为只有在1993年的文学变局里,1980年代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又一个“黄金十年”的历史命题才是成立的;而正是在这个枢纽点上,1990年代文学才告诉人们,它告别了当代文学漫长的理想浪漫期,回到了文学本来的面貌当中。因此,本书所谓“走向枢纽点”,就是通过对1990年代文学的重新研究,探讨这一时期文学观念、思潮、流派和作家创作诸多剧烈变化的内在纹理。这本论文集是中国人民大学“重返八十年代”博士生讨论课堂论文的结集,收有老师和博士生的研究论文,反映出国内1990年代文学研究的前沿状态和成果。

6

结构之后的路

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著

邱慧  

《结构之后的路》是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至去世前的哲学论文结集,并加入一篇自传性访谈。如果说《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重在建构一个“范式”,《结构之后的路》则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被质疑较多的地方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尤其是对于“不可通约性”。书末还收录库恩去世前一年所进行的深度访谈,是库恩学术生平的极好的自传式材料。

7

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

邵燕君、李强  主编

本书为中国网络文学基础史料挖掘成果,由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耗时十年,接力完成。

上编“中国网络文学大事年表(19962020)”,择要记述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大事要事,以六条线索贯穿:媒介变革、网站兴衰、生产机制发展、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关系、中国网络文学与世界网络文艺的关系、类型文的流变和重要作家作品。下编“重要网络文学网站简史”,在数百家网站中遴选70家,按重要程度分别撰写词条、简史和专题。上下有经纬,总体而言,上编追求简约明了,下编则不避冗杂。或者说,上编是可读的,下编是可查的。

对于网络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而言,这是一部方便可靠的案头工具书。

8

消失的边界

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

陈慰平  

本书梳理了智能时代前期屏幕技术的发展史,揭示了屏幕技术与界面设计之间的关联。屏幕实现了人类与虚拟世界的链接,界面则是人们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手段。屏幕一方面建立了边界,另一方面却具有无限的融合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科技面前,如果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人人受益,技术是推手,界面是关键。

9

艺术批评与写作

黄越华  主编

本书初步探索了节奏论、意境论、形式主义等中西方艺术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由于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西方艺术批评在理论形态、话语表达方式、概念范畴和美学精神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代艺术实践多元并存,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

本书概述了中西十二种艺术批评方法的哲学基础、发展过程、核心范畴、理论特色,并结合大量的艺术作品,介绍各种艺术批评理论的具体操作方法。这些批评理论提供了各种阐释艺术现象的独特视角和深度模式,掌握这些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艺术批评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来源: 博雅好书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