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作者蒋洪新、杨卓
编者按:2023年3月25日至2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大道致远、知行合一”。会后,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组织论坛专栏,对论坛报告内容进行整理,以传递政策精神,传播创新理念,推动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武世兴,2023,抓住机遇,推进创新,全面提高高校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3-6。
蒋洪新、杨卓,2023,外语学科平台与跨领域建设[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7-10。
提 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外语教育新的变革和新的发展。从20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来看,外语教育和外语人才是改革开放取得今天的成就和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之一。面对世界大趋势,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和国际精准传播能力强起来,持续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为中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这就亟须以更大的平台和更深层次的跨领域合作作为支撑,加强外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外语教育理念。
关键词:外语教育;外语学科平台;跨领域
DOI: 10.20083/j.cnki.fleic.2023.02.007
回溯我国外语学科发展史,它诞生于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中,成长于民族意识危机之时,成熟于国家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民整体素养、参与国际治理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进入新时代,外语能力既是国家的软实力,又是硬实力,无论是对内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发展、原创性“卡脖子”技术攻关,还是对外服务于优秀中华文化与原创成果国际传播、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等,都需要外语学科和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外语学科亟须推出具有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以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观察形势、认识形势、掌握形势,是科学谋划好外语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之争攻势迅猛,从经贸、文化等各个方面形成对中国的挤压,某种程度上掌握国际话语权就是掌握大国博弈的主动权和全球治理的优先权,全民的外语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但即便如此,国内仍有一些讨论提出要弱化和压缩外语教学,这无疑是陷入了自我彷徨和矛盾中。从内部发展来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人工智能、元宇宙、知识图谱、ChatGPT等新兴技术已介入外语教育领域,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本质上的冲击。新文科建设大大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外语等学科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互联网程度越来越深,单一的学科视野已不能满足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然而有些外语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仅把外语教学当成一种语言的训练,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教学还有差距。
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趋势正在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直面时代之问,把握世界大势,提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外老教授们的回信中强调“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明确了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时代方位和发展方向。外语学科也应当应时而为、乘势而变、越变越强,通过加强学科战略谋划和综合运筹,并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以更大的平台和更深层次的跨领域合作作为支撑,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第一,立足新发展阶段重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深化应用,更好实现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交流合作,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最重要、最全面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2023);要“加强部门地区政策协调,促进学校社会资源共享”(2022),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古往今来,外语多次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将国外好的文化引进来、把自己鲜活的中国故事传播出去仍是外语学科承担的主要责任。搭建更全面、更优质的学科平台既是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也是外语学科走深走强走远的先决条件。一是外语学科的事业和平台建设需要更加开阔的发展视野。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互容、互鉴、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公共外交特别是中外人文、经贸领域的交流格局也在发生深刻调整,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所需。面对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和“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端人才匮乏局面,外语教育必须通过平台运转,以更加宏阔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转变,走与国家利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路径。二是打造国际传播体系需要通过平台助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平台建设就是话语权的抢占和争夺,就是打造我们的意识形态阵地。新时代的外语教育要强化目标导向,在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语言保障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独特传统和现实语境,创造大平台、大合作、大共享的基础条件和实践路径,助推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以及国际舆论引导力“五力建设”,促进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精神特质和中国力量的国际传播体系。
第二,立足新发展目标瞄准平台建设的主要指向。长期以来,外语学科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范畴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学科的跨界融合发展,因此平台建设要以开启科技人文时代的跨学科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指向。一是强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应科学合理地对外语一级学科内部进行优化调整。既要推进外语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融通,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要推动外语学科与计算机科学和医学等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着力建设文文交叉、文理交叉、文工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二是强化学科与行业、企业的跨界联合。通过政府与高校、高校与研究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通合作,共同搭建学科建设平台、人才培养平台、智库交流平台、实践服务平台、出版发行平台,通过大平台共同运作、大项目共同攻关、大专家共同协作,统筹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学科建设和科研资源互通互融。湖南师范大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在2023年国际传播协同协作工作会上,受邀作为全国10家单位之一,与中国外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还与三一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与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沙市政府、邵阳市政府、爱尔眼科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助力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国际传播协同协作等贡献力量。三是强化学科与跨地域、跨国界的联通融合。外语学科不仅要解决语言的问题,更要推动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对话,通过国际合作平台打破学科和地域壁垒,传播知识,促进交流,汇集稀缺资源,构建全球知识产业价值链,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对内围绕多语种特色进行国别和区域研究战略布局;对外可以通过世界大学校长协会等平台,与国外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建立国际伙伴关系。在这方面,湖南师范大学也做了一些探索,在国内外语学科中率先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资助;在48个国家和地区,与204个战略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招聘院长和专家教授;成立“语言与文化研究院”开展中外文化研究;目前正在整合外语、传播、人工智能等学科资源,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力图推进构建融通中外的新平台、新体系、新表述。四是强化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当前新技术的融合运用新模式早已为传统的外语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动能,但如何构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合作共同体,实现外语个性化教育仍值得思考。其一,增设智能翻译等应用类课程,助推教师角色由“单纯讲授知识”向“提升学生素养、帮助学生成长”转变,培育起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教育新生态。其二,利用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做好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设计,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努力营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其三,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集成、分析和共享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等信息数据,形成规范统一、安全互联的外语教育数据开放体系。其四,借助ChatGPT、知识图谱等技术,建设全学科的、可访问的外语教育知识系统,突破学习资源语义化分析、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瓶颈,最终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有了好的平台,并不等于摈弃传统教学方式,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教与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融合,以较短时间获取更重要的知识精华,更新更多的知识储备。
第三,立足新发展格局聚焦平台建设的着力点。建好平台、用好平台,最关键的是要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通过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刻领会学科方向变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努力构建中国理念、中国风格、中国气象的外语教育发展体系和国际精准传播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聚焦跨学科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必须“真枪实战”,光学语言不行、光从书本上学也不行,一定要从多方面、复合型、全领域考量,尤其要通过语言加强国际传播、文化输出的实战教学,实现外语教育同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数字教育技术等协同共进,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转变,走与国家利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路径。积极探索跨学科交叉培养、校外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实现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信仰坚定、家国情怀深厚、文化素养全面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二是聚焦国际精准传播,讲好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传统的故事离不开经典外译,经典外译始终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途径。但在精准传播视域下,文化概念与表象的传播已不能满足意识形态之争,也不能满足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向往,深层次的传播必须依托于中国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当代价值。如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际、国别与区域研究这些方向可以通过跨界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研究的主阵地,打造外语学科融合中华文化研究的学科架构,逐步主导国际学术话语权。湖南师范大学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参与策划编译了《大中华文库》丛书,翻译出版《汉英对照湖湘经典》丛书、“湖湘文化与世界”系列丛书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持续推动经典作品体系的重建与扩容,为经典作品在各国各地区的经典化再生做好战略安排和文化设计,向世界阐释和宣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讲好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火如荼的实践故事。在做中国文化外译的时候,要注重把中华文化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联系起来,以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故事为落脚点,坚持以我为主的翻译策略,将重点放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求异”上,达到“文明求同、文化存异”,用鲜活的语言表达中国的传统与现代、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构建既具有鲜明中国内涵又具有世界意义的话语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彰显中国的世界担当。例如,湖南师范大学通过“中国·十八洞”中英文网站建设的翻译、“雷锋精神国际传播”、建好海外孔子学院、开展外语教育援疆并在新疆成立“基础外语教育实践基地”、在革命老区平江援建颐华学校并挂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讲述好精准扶贫、生态旅游、红色中国等当代发展故事,这些都是外语实践很重要的一方面。
概而论之,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做好外语学科建设不仅关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更是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不仅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与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紧密关联。使命在肩,大道向前。让我们以时不我待、敢于担当的新时代精气神,一起来实现自己心中的外语教育理想,携手创造、共同书写中国外语学科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发表于《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年第2期第7—10页。由于篇幅所限,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省略。
作者简介
蒋洪新,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
杨卓,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高教管理。
转自:“外语学术科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