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南农大近期发表PC/NC/PP等9篇高水平文章

2023/7/4 15:29:24  阅读:40 发布者:

动医院

王丽平教授团队揭示前噬菌体介导耐药基因水平传播新机制

生科院

生科院陈铭佳课题组在RNA新型修饰鉴定及功能解析和修饰核苷代谢领域取得新进展。

资环院

资环学院张瑞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拓展了“根际微生物招募”理论。

资环院

资环学院张瑞福教授课题组揭示了芽孢杆菌“嗜食同类”维持群体生存的新机制。

农学院

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在水稻绿色智慧施肥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园艺院

园艺学院高志红团队揭示PmAG招募PmLHP1调控梅单雌蕊的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

农学院

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耐盐碱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园艺院

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构建交互式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库。

园艺院

梨创新团队揭示自交不亲和花粉管尖端膨大新机制。

动物医学学院

王丽平教授团队揭示前噬菌体介导耐药基因水平传播新机制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药残留与耐药性风险评估中心王丽平教授团队联合动物科技学院刘金鑫教授在The ISME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Conjugative transfer of streptococcal prophages harbor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gen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前噬菌体在链球菌耐药性水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噬菌体治疗的风险评估和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抗生素耐药性(AMR)已经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化脓性链球菌和克林霉素耐药无乳链球菌等均被列入WHO和美国CDC抗生素耐药性威胁列表。猪链球菌作为链球菌属的重要成员,是一个新发再发人兽共患病原,近年来耐药性问题也日趋严重,对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被认为是上述链球菌耐药基因传播的储库。整合性接合元件(ICEs)和整合性可移动元件(IMEs)等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是介导链球菌属细菌耐药基因(ARGs)水平转移的重要元件,除此之外,链球菌属细菌染色体中也存在大量前噬菌体,表明其在细菌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因缺乏有关噬菌体直接编码耐药基因的系统研究,噬菌体介导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效率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其在耐药性水平传播中的作用一直被低估。

该研究采用噬菌体-耐药基因双向鉴定策略系统分析了数据库中10,983个和临床分离的736个链球菌基因组中的前噬菌体和耐药基因,鉴定了一类可直接编码ARGs的前噬菌体家族(SMphages)。SMphages分布于包括猪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内的21种链球菌种属中,携带包括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vanG和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在内的10大类25种耐药基因,Tanglegram分析提示SMphages存在广泛的种内和中间水平转移现象。但是链球菌中噬菌体的转导和溶源化效率低且宿主谱窄,传统的转导水平转移途径不足以解释SMphages在链球菌中的广泛分布。因此推测尚存在未被鉴定的转移机制介导前噬菌体在链球菌属间的水平转移。为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组试验来鉴定SMphages的水平转移途径以及其它可移动元件在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选取了4株携带SMphages的链球菌,包括2ICE-negative猪链球菌,1ICE-positive猪链球菌和1ICE-positive停乳链球菌,研究发现SMphages通过转导和转化途径进行转移的作用非常有限,而是可通过高频率的接合途径进行水平转移。研究进一步通过构建ICE敲除和回补株,证实ICE无论存在于供体菌还是受体菌,均可动员SMpahges的通过接合方式进行高频率水平转移,转移至受体菌后,又可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和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前噬菌体借助ICE进行接合转移新途径的发现,为研究不同可移动遗传元件相互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提出警示前噬菌体作为ARGs的储库和转移载体,其引起的ARGs扩散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团队成员黄金虎副教授、博士生代兴杨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Zuowei Wu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丽平教授和刘金鑫教授为通讯作者。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Douglas R. Call教授、爱荷华州立大学Xiao Hu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汪洋教授、动物科技学院毛胜勇教授、动物医学院刘广锦副教授、王晓明副研究员以及研究生孙俊杰、唐一俊、张晚秋、韩沛钊、赵佳琪参与了研究。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80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9173207291531872517)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6-023-01463-4

生命科学学院

陈铭佳课题组在RNA新型修饰鉴定及功能解析和修饰核苷代谢领域取得新进展

真核生物RNA上存在多种化学修饰,鉴定mRNA上新型化学修饰以及解析这些化学修饰的生物学功能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铭佳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Nucleic Acid Research上分别发表重要研究论文,围绕高等植物mRNA上新型化学修饰胞嘧啶乙酰化(ac4C)的鉴定和功能解析,以及高等植物甲基化嘧啶核苷代谢机制阐释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The Plant Cell》成果首次在高等植物RNA中鉴定到新型化学修饰胞嘧啶乙酰化(ac4C),并解析其生物学功能,题为“N4-acetylation of cytidine in (m)RNA plays essential roles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于627日在线发表。

随着高通量测序和质谱技术的发展,真核生物mRNA上有更多新型化学修饰类型被发现。2018年,N4-乙酰胞嘧啶核苷(ac4C),作为RNA上已知的唯一乙酰化修饰,被报道存在于哺乳动物mRNA上。然而高等植物mRNA上是否也会发生胞嘧啶乙酰化,以及该修饰是否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尚不清楚。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铭佳课题组利用质谱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证实了多种植物(包括拟南芥、玉米、水稻、大豆、番茄和烟草)mRNA上广泛存在ac4C修饰,并绘制出ac4C分布图谱。

哺乳动物RNA乙酰化由NAT10蛋白所介导,而多种植物(包括十字花科植物)基因组中含有2NAT10同源基因,命名为N-ACETYLTRANSFERASEs FOR CYTIDINE IN RNA 1 (ACYR1)ACYR2。拟南芥完全缺失ACYR1ACYR2导致胚胎败育,而部分敲除ACYRs则导致mRNA乙酰化丰度显著下降并影响了拟南芥莲座叶发育。多组学联合分析表明microRNA (miRNA)合成关键基因TOUGH(TGH)作为ACYR靶基因,其转录本上存在高丰度ac4C修饰。胞嘧啶乙酰化水平降低会导致TGH转录本快速降解、丰度下降,破坏植物体内miRNA稳态,进而影响叶片发育。该研究首次证明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ac4C修饰,揭示了该修饰调控植物叶片发育的分子机制,为全面理解RNA修饰功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这一研究成果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陈铭佳课题组已毕业硕士生王文磊和博士在读生刘慧婕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陈铭佳副教授为文章唯一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联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d189

Nucleic Acid Research》期刊成果首次证明高等植物核苷分解代谢具有保护RNA甲基化正确修饰的功能,为幼苗发育所必须,题为“Pyrimidine catabolism is required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5-methyluridine in RNA”的研究论文于619日在线发表。

RNA甲基化(包括m6A, m5C, m5U, m7G等等)广泛发生于高等生物中。各类甲基化修饰随着RNA降解,会以游离态甲基核苷的形式被释放在细胞中。不同于常见核苷(AGUC),甲基化核苷(6mA, 5mC, 5mU, 7mG等等)无法被细胞重新循环利用,然而细胞如何代谢这些修饰核苷尚不清楚。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陈铭佳课题组以拟南芥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质谱和生化手段筛选鉴定出以胞嘧啶核苷转氨酶(CDA)和核苷水解酶(NSH1)为核心的甲基核苷分解代谢途径。该途径保守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可以分解代谢RNA来源的5-甲基胞嘧啶核苷(5mC),5-甲基尿嘧啶核苷(5mU),以及2--甲基胞嘧啶核苷(2OmC)。有意思的是,缺失NSH1会引起mRNA上尿嘧啶发生超甲基化(m5U修饰丰度显著提升),并导致幼苗发育显著异常。该结果首次证明了游离态修饰核苷代谢具有保护RNA修饰图谱的作用。此外,该研究还首次实验证明了高等植物TRM2ATRM2BRNA甲基转移酶,共同负责RNA尿嘧啶甲基化(m5U)的形成。

该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陈铭佳课题组已毕业硕士生高尚雨和硕士在读生孙昱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陈铭佳副教授和德国汉诺威大学Claus-Peter Witte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联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德国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nar/gkad529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瑞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拓展了“根际微生物招募”理论

近日,新植物学家杂志(New Phytologist)以“Listening to plants Esperanto via root exudates: reprogramming the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报道了沈其荣院士领衔的“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张瑞福教授课题组植物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不同功能的时序表达满足自身不同阶段需求的研究成果。

根际微生物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能在进化过程中与植物形成功能丰富的共生体(holobiont),对宿主植物的营养和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化肥减施、农药减量,以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根据自身功能需求装配根际微生物组的招募理论(Cry for help)已经广为认可,但是相比于重头招募,植物有没有更高效的利用根际微生物满足自身不同功能需求的机制?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信号与根际微生物进行跨界交流,根际促生菌是栖息于植物根际的“常备军”,通常具有促生和生防等多种功能。植物面临不同的功能需求时,除了重头招募装配满足其功能需求的根际微生物,是否通过跨界信号交流调控“常备军”的不同功能表达来满足其功能需求?这种理论上更高效的机制是否存在仍然未知。  

该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结合高通量荧光定量qPCR检测发现黄瓜不同发育阶段根系分泌物对根际促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SQR9的促生和生防功能基因表达存在时序性,在植物生长的前期,根系分泌物促进SQR9生防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在植物生长的后期则促进SQR9促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其它作物(如玉米)和其他典型根际促生菌(如假单胞菌)验证也发现了相似的规律。本研究还高通量的鉴定了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调控根际促生菌不同功能基因表达的根系分泌物信号组分。

本研究提出了植物通过跨界信号交流调控根际微生物功能时序表达的新机制,是“根际微生物招募(Cry for help)”理论的拓展,也为开发调控微生物肥料功能的增效剂提供了研究思路和产品。

师资博士后冯海超博士(现为河南大学农学院青年英才)为论文第一作者,张瑞福教授、荀卫兵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

http://doi.org/10.1111/nph.19086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瑞福教授课题组揭示了芽孢杆菌“嗜食同类”维持群体生存的新机制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领衔的“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张瑞福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题为“Novel fatty acids-governed cannibalism in beneficial rhizosphere Bacillus enhanced biofilm formation via the two-component system OmpS/R and a toxin transporter”的文章。当细菌繁殖并进入多细胞群体水平时,为了应对环境压力,细菌必须进化出维持其群体稳定的作用机制。“嗜食同类(cannibalism)”是芽孢杆菌应对环境营养缺乏的一种策略,但其机制扔不清晰。微生物肥料主要菌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QR9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新型抗菌物质Bacillunoic acidsBAs),且菌株SQR9通过编码一个特异的ABC Transporter实现自身对BAs的免疫(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9)。本研究发现BAs介导的“嗜食同类”行为对菌株SQR9生物被膜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菌株SQR9细胞群体分化为两个亚群,合成BAs的亚群通过该物质裂解部分不合成BAs的同类,由此释放的胞外DNA促进了生物被膜的形成,合成BAs的亚群通过两组分调控系统OmpS-OmpR激活相应免疫基因bnaAB的表达,从而将BAs泵出细胞以进行自我保护;不能合成BAs的亚群的免疫基因不表达,从而对BAs敏感并被环境中的BAs裂解。本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群体“嗜食同类”的新机制,也为提高微生物肥料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持(Science Bulletin2023)。

有趣的是,新型抗菌物质BAs的合成基因簇和自我保护的ABC Transporter基因均在菌株SQR9的一个特异基因岛上。实验室近期还在《eLife》发表文章证明该“嗜食同类”机制也是惩罚菌株SQR9群体中不产生“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欺骗者(cheator)”的有效工具,是芽孢杆菌生物膜群体稳定的重要维持机制(eLife, 2023)。

随着本文的发表,基于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芽孢杆菌SQR9特异基因岛展开的新型抗菌物质合成(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9)、群体“嗜食同类”机制(Science Bulletin2023)、群体“欺骗者”惩罚方式(eLife, 2023)“三部曲”研究逐步深入。

黄蓉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张瑞福教授和徐志辉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300405X?via%3Dihub

农学院

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在水稻绿色智慧施肥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农办科〔202315号)。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研发的“水稻全程绿色智慧施肥技术”入选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入选农业主推技术。

“水稻全程绿色智慧施肥技术”将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综合应用于水稻施肥管理全过程,建立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动态调控、变量作业、智慧服务”为特征的现代稻作模式,实现水稻长势的实时感知、基肥方案的精确设计、追肥方案的动态调控、肥料投入的精确作业这一技术链创新,为水稻生产提供全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载体,有力促进水稻全程施肥管理的绿色化和智能化。随着该技术体系的转化推广,水稻智慧施肥管理将以新型的技术形式和应用载体,在现代作物生产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成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提供现代化技术引领和示范。

 

 

“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面向当前大面积水稻生产缺乏苗情实时快速诊断与精确施肥技术及配套的智能农机装备,导致施肥量普遍偏大、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系列问题,通过研发基于无人机的水稻长势定量诊断技术、水稻追肥处方精确设计技术、水稻无人机智能施肥系统,集成构建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体系。技术以水稻生长监测诊断设备及应用系统、无人机精确施肥装备为主要应用载体,以水稻长势研判图、追肥调控处方图、作业路径规划图为主要技术形式,在江苏、安徽、江西等稻作区开展了规模化示范推广,极大提升了当地水稻生产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发挥科技对提升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供有力的支撑作用,加快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满足当前生产急需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农业农村部组织遴选出2023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43个、主推技术176项。

园艺学院

高志红团队揭示PmAG招募PmLHP1调控梅单雌蕊的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

近日,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高志红团队题为“PmAGAMOUS recruits polycomb protein PmLHP1 to regulate single-pistil morphogenesis in Japanese apricot”的研究论文,揭示了PmAG基因通过招募表观调控因子PmLHP1参与梅单雌蕊的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

梅是一种起源于中国云南横断山区的花果兼用树种,其雌蕊是形成产品器官果实的重要花器官,发育正常的单雌蕊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前提。然而,多雌蕊的花朵通常会发育一个果柄着生多个果实的畸形果,畸形果在樱桃、李、杏和桃等核果类果树上时有发生,发生的频率与品种和气候密切相关。针对这一生产问题,研究单雌蕊的形态建成分子调控机制,对进一步研发调控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发现,在梅雌蕊形态建成的分化初期和分化期,多雌蕊品种中的PmWUS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单雌蕊品种,同时其抑制因子PmAG的表达趋势也相同,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调控因子参与了PmWUS的调控。ChIP-qPCRSPR结果显示,PmAG可以结合到PmWUS的启动子,并在这些位点招募表观遗传修饰因子PmLHP1McrBC-PCR发现在单雌蕊品种中,PmWUS的启动子区域表现出升高的DNA甲基化水平,部分与组蛋白甲基化区域重叠,表明PmWUS的调控可能涉及到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两方面。与单雌蕊品种相比,多雌蕊品种在分化初期和分化期的PmLHP1表达显著降低,与PmWUS的表达趋势相反。这表明,在雌蕊分化初期,PmAG通过招募足够的PmLHP1以维持PmWUSH3K27me3的水平,从而抑制PmWUS的表达,并在此时形成了一个正常的雌蕊原基。

该研究揭示了PmAG通过招募PmLHP1参与调控梅的单雌蕊形成,为进一步解析梅雌蕊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对于提高梅的果实质量和产量,以及其他果树的育种和栽培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未来,可以基于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PmAGPmLHP1在果梅雌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与其他调控因子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优化果树育种和栽培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南京农业大学高志红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侍婷副教授和博士生白杨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南京农业大学倪照君农艺师,博士研究生谭伟和硕士研究生王熠可,淮阴工学院的吴欣欣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Shahid Iqbal博士也参与了本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园艺学优势学科项目的资助,同时国家园艺种质库果梅杨梅分库提供了植物材料。

农学院

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耐盐碱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盐碱胁迫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存活率与最终产量。水稻耐盐碱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研究水稻应对盐碱胁迫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网络,对于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近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耐盐碱研究上的新进展。

植物盐害包括离子胁迫、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其中离子胁迫是由植物细胞内盐离子的毒性作用引起的。通过对水稻地方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10个与耐盐(Salt tolerance, ST)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鉴定了两个ST相关新基因,编码转录因子OsWRKY5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OsMKK10.2,它们介导根Na+流和Na+稳态。进一步发现OsWRKY53作为负调节因子调节OsMKK10.2的表达,促进离子稳态。此外,OsWRKY53抑制OsHKT1;5(根中钠转运蛋白)。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通过OsWRKY53-OsMKK10.2OsWRKY53-OsHKT1;5模块协调防御离子胁迫的分子机制。

OsWRKY53-OsMKK10.2OsWRKY53-OsHKT1;5模块协调水稻防御离子胁迫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万建民院士和王春明教授,博士生余珺是第一作者,美国UC Southwestern朱成松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宣伟教授、连云港农科院徐大勇、王宝祥研究员等参与了实验室和大田试验工作,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资助。

园艺学院

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构建交互式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库

近日,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题为“GERDH: an interactive multi-omics database for cross-species data mining in horticultural crop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比较基因组学挖掘关键基因数据库(https://dphdatabase.com/,该数据库提供了一种跨物种、多组学、交互式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平台,整合了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及功能分析模块,助力功能基因挖掘和解析。

对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至关重要的调控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挖掘关键保守基因的方法之一是跨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该方法减少了物种异质性的影响,并能揭示特定生物过程中的进化保守机制。然而,当前跨物种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尚不完善,限制了海量多组学数据的应用和关键基因挖掘。

该数据库以模式物种拟南芥同源基因为媒介,将不同园艺作物转录组学、表观组学等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交互式分析可快速挖掘到关键功能基因。除了跨物种分析(Cross-species analysis),该数据库还提供了基因表达分析(Gene expression)、物种内比较分析(In-species analysis)、表观调控分析(Epigenetic regulation)、基因共表达分析(Gene Co-expression)、GO/KEGG分析、进化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等功能模块,以及BLAST、同源基因查询和基因序列获取等实用工具。

迄今,该数据库涵盖了40个物种的参考基因组,包含近1.3万份高通量组学数据。论文以挖掘调控园艺作物采后储藏保鲜的关键基因、鉴定菊花EIN3新功能等示例,展示了该数据库应用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程华博士和张华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利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陈发棣教授、陈素梅教授和蒋甲福教授,以及在读研究生宋憬等参与了该工作。该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园艺学院

梨创新团队揭示自交不亲和花粉管尖端膨大新机制

梨是我国第三大果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70%左右。梨作为典型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果树,自花授粉时花粉管在花柱中停止生长并表现出尖端膨大的表型,但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梨创新团队在著名期刊The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Acetylation of 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 by S-RNase signaling induces pollen tube tip swelling byrepressing pectin methylesteras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雌蕊决定因子PbrS-RNase导致不亲和梨花粉管尖端膨大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在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乙酰转移酶PbrGNAT1通过对无机焦磷酸酶PbrPPA542位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修饰,促进乙酰化的PbrPPA5在花粉细胞核富集。细胞核中,PbrPPA5作为共抑制因子,与转录因子PbrbZIP77互作并共同抑制果胶甲酯酶基因PbrPME44的表达。PbrPME44的下调阻碍了花粉管尖端甲酯化果胶向去甲酯化果胶的转化,打破了甲酯化果胶和去甲酯化果胶的浓度平衡,使梨不亲和花粉管尖端细胞壁中甲酯化果胶大量积累,导致花粉管尖端膨大。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汤超、副教授王鹏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吴巨友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同时,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教授、李姗教授、谷超教授、顾婷婷副教授、齐开杰副教授、谢智华副教授及英国卡迪夫大学Barend H. J. de Graaf教授等也参与了本研究。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和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d162

来源 | 南农新闻网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