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郭日发 杨成明 李梦 周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成效、问题及建议——来自28省22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2023/7/3 14:12:56  阅读:47 发布者:

摘 要:信息化教学是反映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发展质量的重要维度,也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28省的226所高职院校6 973位教师进行调查,旨在探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场景的“革新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撑力”、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保障力”、信息化教学实践的 “发展力”等显著提升,但存在“技术热”背后“融合冷”、数字化教育资源使用“拖后腿”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短板”明显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促使信息化设备由“建起来”转向“用起来”、聚焦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践行“新基建”思想、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以信息化教学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高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20232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在明确数字化转型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关键性策略的同时,也更加凸显其在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教学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主阵地,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来促使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质量强化是数字时代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实现全方位优化革新的重要策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政策均认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是当前及未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现实要求。“十三五”时期,在职业教育改革多重政策、重大实践项目的引领与推动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如信息设备装备投入水平持续提升,师生信息技术使用便利性大大提高;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特色也已形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彰显优质资源“公建众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助力劳动力技能升级与更新效果显著。同时,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全面在线教学的开展,也使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多重问题,如教师在教学问题解决层面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不足;注重硬件环境建设轻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限制了数字教育资源对信息化教学发展和师生能力提升的赋能;具有专业实践特点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共建共享难度较大;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水平较滞后。这也体现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阶发展,更是高职院校在需求导向、应用为王、循序渐进原则引领下,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来实现发展生态的重塑。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双源驱动与同等关照的发展观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类型特征的鲜明体现。作为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教学数字化转型需以信息化教学现状为逻辑与实践起点,且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特征为高质量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方法设定提供了事实依据。因此,本研究以2021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大规模调研为研究契机,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取得的成效,识别存在的问题,继而探寻其面向未来的发展建议,以期通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优化与发展水平的跃升来助力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推进。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编制说明及模型构建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状况全面性的考察,主要是基于理论分析、文献提炼和访谈咨询,生成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调查的研究框架。尤其是基于教育部委托本研究团队的项目《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8》和《防疫期间职业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应用专题研究报告》已开发的调查框架,并结合《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中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数字资源、教育教学、支撑条件、网络服务等内容,由研究团队设计并通过专家咨询和两轮迭代,形成最终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调查模型。(见图1)具体而言,研究框架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和岗位实习教学为着眼点,主要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与效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支撑条件四大方面。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虚拟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混合教学理念与模式等也是调查的重点关注方面。

(二)问卷介绍与调研对象

问卷涉及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与效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支撑条件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四大方面,共22道题目,包含单选(7道)、多选(6道)、矩阵题(5道)和填空题(4道)。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149份,有效问卷6973份,有效率为97.5%。问卷总体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89KMO值为0.939,证明问卷信效度良好。研究对象来自我国7大地区的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之外)的226所高职院校的6973位教师,被调查教师覆盖6大院校类型,涉及教育与体育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19类专业。(见表1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深化,信息化教学“革新力”凸显

伴随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向着多元化、智能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除日常教学应用较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64.1%)、网络教学平台(60%)、投屏演示系统(43.2%)、视频摄像系统(26.4%)、即时视频录播系统(19.8%)等技术之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系统(18.6%)、虚拟演播室(12.7%)、虚拟工厂实训系统(8.8%)以及基于AI9.9%)、5G15.0%)、AR/VR10.5%)等一系列新兴技术逐步融合应用于教学。同时,各类信息技术基本覆盖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各种场景,如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发挥着为师生提供更多便捷的资源,将抽象内容具象化、直观化(69.7%),辅助理解理论知识(61.9%),帮助学生实践知识的积累;在信息化实训教学方面,5GAI等新兴技术日益显现出赋能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潜能,为师生解决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高难度、高耗能、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问题(67.1%),并通过虚拟实训场景营造,强化师生身临真实工作情境的感觉(65.5%),从而更立体、全方位地感知整个教与学过程(上述为持赞同态度教师的比例)。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可自动生成学生学习轨迹,并对其行为数据、点击流数据及表情肢体表现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告知学生学习情况,并优化、调整后续学习方案,为学生精准画像,并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学习服务。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信息化教学“支撑力”提升

根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相关内容,本研究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涵盖无线网和校园网覆盖情况、网络接入类型情况、教师配备电脑终端情况及数据中心机房、云服务和本地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见表2

在校园网和无线网的覆盖率方面。2021年高职院校无线网覆盖率均值为60.4%,相较2018年的发展数据,此方面涨幅超过45%。同时,2021年高职院校校园网覆盖率达到99.3%,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势态。这反映出“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在网络建设方面取得成效显著。

在网络接入类型方面。高职院校网络类型依旧保持多元发展,包含移动、联通、电信、Cernet和城域网等,但类型偏好有所变化。相比2018年,2021年移动和联通网络使用率增幅最大,分别超过40%23%;同时,其他类型网络使用率均呈增长状态,但电信网络使用率依旧最高,增幅达到约9%。这也说明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校园网络的支撑作用与应用广度实现了“双提升”。

在教师电脑终端配备方面。截至2021年,74%的高职院校为教师配备电脑终端比例超过60%。其中,57%的高职院校为教师配备电脑终端比例甚至超过90%。此外,数据中心机房、本地数据库、云服务等建设也逐渐出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行列中,且表现出积极态势。这也体现出高职院校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发展底座。

(三)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化教学“保障力”加强

本次调查中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包含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室、虚拟仿真实训教室。总体而言,各类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并形成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建设数量的平均值约为143间,且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专业支持的覆盖率达85%。相比2018年职业院校多媒体教室建设数量的平均水平(约38.42间)和专业支持的覆盖率(78.3%)均有显著增长。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在多媒体教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及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及使用需求的大幅度增强。

同时,伴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推进,智能教室、虚拟仿真实训教室等新型教学环境也开始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点。当前高职院校已建设的智能教室平均数量为87间,其专业支持的覆盖率达71%。此外,79.9%的高职院校已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室,专业支持的覆盖率达57%。这也反映出高职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趋向多元化和智能化,并为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扩大“辐射”范围提供了支持。

(四)信息化教学效果明显,信息化教学 “发展力”增强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作用显著。调查结果显示:“更有助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施”(82.8%)、“更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布”(81.2%)、“更有助于多元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实施”(80.9%)被教师认为是效果最为显著的三个方面。以“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支持效果”为例,分别有45.5%43.5%的教师认为“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内容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补充,不影响面授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承担课堂面授教学的部分内容”。同时,仅有10%2%的教师认为“学生完全基于网络平台自学,面授只开展答疑、汇报展示等活动”及“网络教学平台对授课没有帮助”。

在信息化实训教学方面,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效果突出。在教学层面,认为有助于提升教学趣味性、丰富教学方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教师比例依次为62.3%73.4%69.7%;在学习层面,认为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现学生完成操作任务的动态评价与展示的教师比例达到70.4%68.5%,同时,分别有60.5%62.3%的教师认为有助于提升学生技能熟练度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和能力;在实操训练层面,认为有助于降低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操训练风险、让学生直观体验虚拟工作场景与工作任务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师比例分别为67.1%65.5%60.5%

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岗位实习方面,实践成效明显。约33.6%的高职院校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岗位实习的专业比例在90%以上,约25.3%的高职院校的支持水平在61%~90%之间,约21.7%的高职院校的支持水平在31%~60%之间。在功能表现方面,尤其是在有助于教师动态掌握学生实习情况、支持学生实习期间持续学习学校课程、全方位记录学生实习流程与结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流程评价等方面,成效显著。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师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讲稿(课件资源等)(44.11%)、微视频资源(微课)(44.3%)、案例资源(48.6%)、网络课程(在线课程)(46.7%)、试题试卷(44.5%);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28.5%)、仿真实验软件(29.3%)、VR/AR工具(19.2%)、AI工具(16.1%)、5G支持的教学资源(17.2%)等也开始显现成效。此外,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对教学与教研环节有“比较大”和“非常大”的帮助,并表现为支持学生课外自主学习(62.2%),学生进行实验、实训(57.9%),学生进行岗位实习(51.3%),教师课堂讲授(64.2%),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65.2%),以及教师开展教学研究(59.6%)。

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面向支撑条件:“技术热”背后的“融合冷”问题

信息化支撑条件是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基础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应用于信息化教学场景中,一线教学却出现了“技术热”导致“融合冷”的问题。这一问题表现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技术工具与信息化教学环境表现出不熟悉、不熟练,甚至应用困难的困境。如师生对于知识管理工具、数据分析工具、5GVA/ARAI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熟悉程度,普遍处于不熟悉,甚至不会用的状态。究其原因:其一,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惯性”使然,即传统信息技术在有用性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共识,且能满足各大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其二,新兴技术、设备和环境的感知易用性比较差,给部分教师造成“畏难”心理,并导致其使用意愿骤减。这既印证了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使用意愿的相关研究,也说明仍有可能因为技术太过复杂而不去使用,或认为掌握新兴教育技术太费时费力而不愿使用。其三,需将接受新技术的时间成本纳入考虑范围。任何新技术进入教学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问题均是这一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使用中,(见图2)智能教室(27.9%)、虚拟仿真实训环境(8.3%)“常态化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多媒体教室(55.1%),多媒体教室(2.1%)“没使用过”比例显著低于智能教室(14.9%)和虚拟仿真实训环境(41.9%)。这也说明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仍存在潜力难以发挥且接受度低的窘境,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体验感不佳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反馈欠佳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从制度变革到行为促进层面下功夫做工作,而不是仅仅强调必要性,或靠教师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简单培训等手段来推进。这是一个习惯改变的过程,需充分认识到根深蒂固的习惯惰性并从内外部两方面长期努力,这恰恰是推进信息化教学最为关键的问题。

(二)聚焦数字化教学资源:资源应用的“棘手”问题和“拖后腿”问题

作为信息化教学质量生成的重要支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状态或促进或抑制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优质发展。调查发现:“已有资源描述不完备/不准确,难以搜索到适用于教学目标的资源”(50.5%),“已有资源内容与教学目标不匹配”(40.9%),“不同来源的资源难以整合到课程教学中”(46.0%),“缺乏课程教学活动所需的配套资源”(50.7%),“资源在使用时有下载、版权等限制”(53.7%),“制作适合自身教学所需的资源太花费时间和精力”(36.7%)被认为是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面临的典型阻碍。

从信息化资源的检索、应用、整合、设计与制作等方面来看,当下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亟待改善。究其原因:其一,教师的数字素养不足,在挖掘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的关联方面,洞察力和敏感性比较弱,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和应用能力不足,长期积累使之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教育问题。但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和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数字时代卓越教师的核心特征之一。其二,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一次开发”和“二次整合使用”方面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其陷入“加速批判理论”,即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造成教师负担短期减轻,长期增加的必然趋势,使得教师在整合、设计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意愿不足,以及现有资源价值及赋能作用未体现,甚至还出现“拖后腿”的现象。其三,高职院校层面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激励不够,使得教师缺乏兴趣牵引和动力驱使。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是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必要策略。其四,由于疫情期间,网络用户激增,众多用户同时访问、使用网络,造成“网络承载量”不足且网络卡顿,学生在访问资源时不顺畅,这也间接地降低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易用性,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没有良好的体验感而弃用,也是造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拖后腿”的重要原因。

(三)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支撑的“短板”问题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支撑的“长板”抑或“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能否解决。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现出的多重问题抑制了数字时代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进阶发展。

1. 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力与实践力不足。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力和探索力有待提升。调查结果显示:“意识到新技术有价值,但继续使用传统技术”的教师占比为5.2%,“很谨慎,必要时候才用新技术”的教师占比为15.2%,“要等到信息技术被证明有用才用,不做第一人”的教师占比为38.1%。在突破先前的“教学圈层”和接受新模式和新理念等方面,不论从意愿、态度还是接受度方面,大部分教师未表现出积极状态。

教师信息化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能力不足。其一,在信息化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应用多媒体呈现课程内容”“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呈现课程资源”“课前签到和课上点名”“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作业”及“呈现导学信息和告知教学计划”,且对此持赞同态度的教师比例分别为86.5%78.0%71.9%73.8%71.5%。其二,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认为主要体现在“在线考勤”(79.5%)、“作业评价”(69.6%)和“学习过程中互动情况”(64.5%),对于“课前诊断性测试”(38.3%)、“技能训练结果评价”(19.9%)、“学生学习投入评价”(29.4%)、“在线阶段性测试”(44.8%)、“不采用信息化评价”(2.7%)等低阶教学目标达成方面,但对师生同步异步交互、学习精准评价和个性化指导等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积极情形。

2. 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的实习实训指导能力不足。信息技术支持的实习实训指导能力是全方位考察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实习实训教学中,主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64.1%)、网络教学平台(60.0%)、投屏演示系统(43.2%)来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等,但在应用相关软件系统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支持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拓展性学习及基于VR/AR等体验真实工作情境等方面呈现出应用率低和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的实习实训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不足。

3. 教师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不足。教学研究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革新教学实践、积累实践智慧的重要保证。在教师参与动机层面,“想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和科研能力”(51.1%)、“正好有契机就随缘参加了”(11.6%)、“职称评审需要”(10.0%)、“提升行业服务能力”(8.4%)是主要方面;(见图3)在教师参与行动层面,教师“参加信息化教研培训/会议”(54.1%)、“参加信息化相关的技能大赛”(40.6%)、“参加校级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建设”(35%)较突显,但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参与研究活动”“成果转化”“专利授权”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也说明教师有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的意识,但受制于某些因素,导致其缺乏主动性和行动力,以及无法保障信息化教学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建议

(一)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起来”的根基,加强设备“用起来”的目标性

信息化教学设备、工具或环境多元发展值得肯定,但并不能保证使用效果良好,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面对信息化设备和环境“技术热”背后的“融合冷”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值得深思。

一方面,信息技术产品与设备的设计及技术本身和技术环境营造均需让师生感受到有用性,且感知有用性是使师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感兴趣、转变意识与态度并付出实际行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需提升师生对信息化教学设备与环境的感知易用性。任何新事物被接受均具有过程性,且使用主体和客体均会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故感知易用性的凸显愈加重要。若技术操作特别繁琐、复杂,会直接影响师生使用的动力和决心,也会产生不利于其融入信息化教与学的意识和态度,故感知易用性的产生会促进感知有用性的加强。综上,增强师生对信息技术、信息化设备或环境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助于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的开展,优化并更新师生的“沉浸式”信息化运用思维和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思维。

(二)聚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保障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创新性

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全覆盖是未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且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的不同对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也有不同的作用,如自制资源更加契合本校教师的教学习惯与风格,而外购资源,技术性和场景化更吸引人。因此,“如何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有效应用”是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深入发展需思考的问题。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行动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热点。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继续建设并完善各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协同行业、企业共同建设面向技能有效供给的各类开放资源。如校企共同开发数字化仿真教学资源、共建特色专业、共育紧缺型人才。面向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基于政校企共同体开发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综合学习系统与平台。此外,可依托专业机构,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强化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依托其提供的服务和成果,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革新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课题。因此,亟须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并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服务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整体战略大局,成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此外,优化支持学习者自主探究的信息化教法生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构建知识应用和评价的新学习情景,让学生有更多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展示交流、问题解决、项目完成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三)践行“新基建”思想,提升信息化教学“数字基座”稳定性

随着《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新基建”)的发布,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起广泛关注,以期为信息化教学奠定优质“数字基座”。其一,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立足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夯实数字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其二,坚持创新引领,深入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数据驱动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其三,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传统基建与新基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上述措施均需以网络为基础,故需重识网络的作用,除强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的网速外,稳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也是当下该反思的,尤其经过疫情的冲击。对于如何提升网络的持续稳定性的思考变得越发重要。

因此,高职院校需遵循“新基建”的指导思想建设新网络,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间的教育网络畅通连接,保障信息化教学的顺利推进。同时,提升学校网络质量,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一方面,建设职业教育专网。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已有建设基础,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衔接。按需扩大学校出口带宽,以及部省数据中心、高校超算中心等设施的高速互联。另一方面,升级校园网络,推动校园局域网升级,保障校内资源与应用的高速访问。通过5G、千兆无线局域网等方式,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以此来加速“新网络”的形成,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进阶发展提供稳定的网络,以支持各种终端设备联网并联通,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借“新网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性保障。

(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保证信息化教学的优质性

教师良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备是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跃升的第一资源。在具体的实践中,可通过开设各类专题培训,贯穿信息化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所有环节,如数字化教学资源专题、信息技术及设备实操专题、信息化管理专题、基于信息技术的交互专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反馈专题等,以加强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理念、意识、态度和方法等融入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过程的创新能力。教师能力的迁移和素养的互相影响,对于信息化教学全过程流畅度的优化有积极促进作用。

此外,需动态诊断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具体措施如下:其一,研制面向数字时代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实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订分层分类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方案。其二,通过经验分享会、专题研讨会、线上社区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交流,形成信息化教学探索革新的积极氛围。其三,通过将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情况、学生满意度及学业成就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促进教师将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渗透于日常的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实践,达到培训学习与教学实践多途径常态化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

【郭日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杨成明,通讯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李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周潜,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6

转自:“中国高教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