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西湖大学再入职5位PI

2023/6/29 11:42:16  阅读:63 发布者:

迄今,西湖大学已入职了181位博士生导师。近期,再有5PI入职西湖大学。(以下按入职时间排序)

边文杰

生命科学学院

睡眠与神经发育实验室

边文杰,浙江杭州人,2008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2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Luis de Lecea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22年至2023年担任斯坦福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讲师,长期从事神经环路发育和睡眠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 NeuroscienceSleepNeuroscience Bulletin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等期刊,并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for NeuroscienceTraine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长期博士后奖学金、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Brain & Behavior Research Foundation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睡眠研究学会(SleepResearch SocietyOutstanding Early Investigator Award等奖项。边博士于2023年加入西湖大学,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立睡眠与神经发育实验室。

研究方向

睡眠占据了我们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生命的基本需求。睡眠结构本身随发育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出生后早期,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 sleep, REM)占据了大部分的睡眠时间,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 sleep, NREM)的比例则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多。同时,睡眠的总时长(包括NREMREM)随着发育不断减少,直至进入成年期,睡眠时长稳定在每天7-8小时。相比于成年期睡眠,青少年期和幼年期的睡眠也包含更多特征组分,如睡眠慢波(slow waves)和纺锤波(sleep spindles)。目前为止大部分对于睡眠的研究是在成年个体中进行的,而我们对于睡眠在发育过程中为何与成年不同所知甚少。

边文杰博士早期的工作发现,发育过程中以大脑树突棘修剪为代表的神经环路精确化过程依赖于相邻神经连接(树突棘)对于细胞内有限分子资源(如细胞黏附分子cadherin/catenin complex)的竞争(Cell, 2015)。博士后期间,边博士转向研究睡眠的发育功能,并发现,青少年时期睡眠通过塑造中脑多巴胺能环路影响了成年之后的社交行为模式(Nature Neuroscience, 2022)。边博士的工作同时揭示某些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如孤独症)与发育期树突棘缺陷和睡眠异常存在紧密关联(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7; Sleep, 2023)。

边文杰实验室关注睡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致力于从发育角度解析睡眠调控机制和睡眠功能,以小鼠和大鼠为主要实验模型,通过动物行为学分析、脑电图/肌电图、双光子活体成像、光纤记录、光遗传/化学遗传、免疫组化、单细胞RNA测序、分子遗传操作等多种实验手段开展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睡眠结构随发育改变的环路和分子机制;2)发育过程中睡眠对行为功能(如社交行为)的影响及机制;3)多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如孤独症、精神分裂症)中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对行为异常的贡献;4)发育过程中睡眠对DNA损伤的修复作用。

洪本科

理学院

植物次生代谢实验室

洪本科,1990年生于安徽芜湖。2011年于辽宁大学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天津大学从事博士学习,师从雷晓光教授,于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9 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和药学院担任科研助理,合作导师为雷晓光教授和黎后华教授。201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Sarah E. O'Connor 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237月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化学,包括生源合成途径解析,新型功能合成酶的发现以及酶学机制研究和化学-酶法合成。

研究方向

洪本科博士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药用植物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的仿生化学合成和生源合成途径的解析。通过借鉴生源假说并利用最新的合成方法学,包括有机小分子催化和碳氢活化反应,开发高效的仿生合成策略来完成药用植物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包括具有神经活性的石松生物碱和 (-)-incarviatone A, 香茶菜属二萜和杂萜(+)-hyperforin。这些合成为后续的靶点和作用机制研究打下基础。运用化学逻辑分析,多组学和体外瞬时表达等方法顺利解析了药用植物马钱子中生物碱strychnine的生源合成途径的所有基因。同时发现两个酰基转移酶中一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是Strychnos nux-vomicastrychnos sp. 这两种植物分别产生strychninediaboline的直接原因。这为后续的strychine以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曾坚阳

工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兼聘)

人工智能与计算生物学实验室

曾坚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浙江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在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2年期间,在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杜克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212月至20235月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担任助理教授、长聘制终身副教授,于20236月起作为正教授加入西湖大学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兼聘)。

研究方向

曾坚阳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生物学,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和生命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论文包括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PNASCell System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合作作者论文包括Nature等。成果获得ESI高引论文、“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算法和工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国际会议ICIBM 2019最佳论文等荣誉。担任国际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的编委、计算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ISMBRECOMB程序委员会委员。课题组目前科研方向围绕AI for Life Sciences展开,包括高通量实验方法开发、多组学测序方法开发、基于生物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开发、AI驱动的新型治疗方法开发和生物学知识发现等。

何柏毅

工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兼聘)

微生物组工程实验室

何柏毅,西湖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群的定量工程,广泛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物理学、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生态与进化学等。2014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3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研究方向

微生物群落对宿主的健康产生广泛且重要的影响,其工程是改善宿主健康的重要工具。我们的实验室通过结合数学模型和高通量实验将微生物组改造变为量化工程。同时,我们也广泛关注生命系统的物理学和合成生物学。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包括:

我们能够通过单个肠道菌种的代谢组学来预测体外的群落动态(Ho et al, bioRxiv 2022)。我们正在运用类似方法来研究复杂环境中和进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作用可以影响物种间的资源竞争,反之亦然,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多种抗生素之间的协同或抑制作用(Newton, Ho+, et al. Nat Commun 2023)。我们正在使用高通量筛选实验测试这些模型预测,并利用它们来设计群落动态。

广泛微生物群的物种丰度表现出特殊的时间波动,这些波动可以通过资源竞争的数学模型来重现(Ho et al, eLife 2022)。我们正在利用这些关系来推断各种微生物群的动态启动因素。

我们构建了一个兼具高度多样性和明确性的模式群落,此群落可重复性地定植于小鼠肠道,而且被模式群落或人类粪便群落定植的小鼠在表型上是相似的(Cheng*, Ho* et al, Cell 2022)。我们正在系统性地量化此模式系统中各物种的相互作用。

项博

理学院

二维红外光谱与分子级化激元实验室

项博,1991年生,浙江丽水人。2014年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熊伟(Wei Xiong)教授。2021-20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朱晓阳(Xiaoyang Zhu)教授。项博博士于20237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担任特聘研究员,开展独立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项博博士致力于二维红外光谱和光-物质强耦合作用等研究。

1. 运用二维红外光谱技术揭示了分子振动能级-微腔光学能级强耦合体系中,极化激元能级与分子振动暗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能量传递。

2. 通过离域光学微腔能级为双分子体系中的分子振动能级构建能量长距离传递的通道,并引入空间异质化的光学微腔,使分子振动能级能量传递距离从亚纳米提升至微米级别。

3. 利用二维红外光谱中双激发光束在分子极化激元体系中建立基于分子振动能级的量子态,并在异质化微腔中实现了极化激元能级间相干振荡的长程传递。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西湖大学

转自:“科研大匠”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