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篇
01、尽早谋划博士开题
越早越好!这对那些从硕士开始就跟着同一位导师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利好的,而对于大多数“新面孔”,以及更换了研究方向的同学来说,最迟要在第一年课程结束时拟定好比较具体的研究题目,这样才能预留出半年不到的时间去做文献综述。如果临近正式开提前两三个月才开始构思,很容易导致前期的文献工作深度不够、最后完成的开题报告漏洞百出。
来源:微博
如果靠自己苦想题目无果,建议各位利用博一的第一个寒假,和导师合作去尝试申报一年一度的国家自科、社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这在研究方法、工作流程上能有助于助博士开题。
02、博士第一年的理论课程很重要
很多博士新生会认为:到了这个“博士”这个阶段,绩点、排名早就不像本科和硕士阶段有那么重要了,加之又没有出国做交换的打算,只要保证能及格不挂科、能不影响到奖助学金就行了。
本是十几人的博士课堂座无虚席
实际上,小竞发现,在每一年的博士课程期间,都会有很多的老生作为旁听加入到新生的课堂上参与讨论,看看他们怎么说:
Q:请问学长为什么还要重返课堂去重温之前已经上过的课呢?
A:第一年上课的时候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后期做研究,才发现自己在方法论上的不足,而很多博一的课程,比如我们专业(建筑学)的《建筑学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制定》、《建筑学前沿理论》等课程,实际上已经比较清晰的帮助各位建构起博士研究的理论思维了,但是很多人只把课程当成了任务型的升级打怪,课后没能举一反三进行消化,结果到开题前甚至是研究的后期才发现很多困惑其实在博一时已经被老师‘讲透’,需要重温和弥补。
Q:都已经快要完成博士论文了,学姐为什么还选择‘返场’听课?
A:一年的理论课能受益终身,之前时间紧,没有能够认真消化,今后我还要继续从事科研,因此很有必要重温这些经典,同时借此对我的博士论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证。
因此小竞要提醒作为新生的各位,抓住这短暂且宝贵的“上课之年”,避免为今后的研究埋坑。
03、争做“时间管理大师”
很多人在读博前所幻想的博士生活是“埋头科研+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实际真正步入到博士生的世界,才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你会有处理不完的琐碎事务:
师门人手不够时,导师同样会把本是让硕士生们去做的报账、跑腿等事情交给你;
导师负责的课程涉及到的相关课件、课堂点名、教室预约多数会让你负责,甚至临时有事还会让你代课,到了期末学生作业的批阅、成绩评定,一样也少不了;
同课题组的同学会请你帮忙分析一下数据、师弟师妹会把拟好的论文呈给你审阅;
尤其是成家了的同学,家要顾、娃要带;
多数博士生会有一些社会兼职,因此钱要赚、学业还要兼顾……
一位博士生的日程表
04、养成批判性思维
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读书会、组会,最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在场的嘉宾、老师、同学问到你——“X博士您怎么看?”
作为一名博士生,更是一位研究者,只有学会保持批判、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才能架构起和周围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渠道。对于别人的观点,要尝试去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审视,只有经过这个思考过程,才能得出更有意义的理解,对问题做出中肯的评价。
05、焦虑到失眠、阅读胜过刷手机
读博后你会发现,失眠是多数人要经历的事,为开题、为实验、为工作、为家庭琐碎……。读研那会儿,会有一群室友陪你唠嗑、一起游戏,从而缓解情绪,而博士通常要独自面对这些烦恼。
很多人会抱着手机漫无目的地刷屏,光线的刺激、加上各种奇闻逸事快速从眼前闪过,大脑会进入兴奋状态,转眼间天就亮了,然后又得拖着沉重的脑袋投入到第二天的科研中,身体被掏空、情绪得不到缓解,恶性循环……
睡眠神器
不如试着放下手机,准备一本略深奥难读的书放在床头,只要睡不着,就拿起书阅读,思维本身也会自己“避重就轻”,会倾向逃避晦涩的文字去选择更加容易的入睡。即便还是难以入睡,何不挑灯阅读到完全疲惫,这样也会帮助减少第二天的愧疚感。
06、读论文的同时,不要忘了读专著
想发表论文,长此以往我们在借鉴别人的期刊论文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愿意去集中精力去专心研读一本著作。
来源:微博
一篇论文能够从中学到的东西其实是远远要小于一本著作的,论文更注重方法和观点,而著作还包括理论本身的推演和学者细致入微的研究过程。精读一本著作,能胜过数篇论文。
07、疫情反复,实验/调研要早计划早实施
当下的科研生活,已经不再是三年前的状态。要面临着随时会被疫情打断的可能,当实验不能做,出门调研被阻隔时,只能艰难的下笔或者是苦等。
来源:微博
因此,要早做计划早实施,最好能够预留出3-6个月左右的缓冲时间,以防不测。
08、阶段性汇报、多听取同行批评
来源:微博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完成阶段性的科研工作后,要去积极参加各种分享和汇报会,不要为了急于追求结果而一股脑的把活全部干完。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博士生来说,通过阶段性的分享交流,能及时得到研究的反馈,发现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纰漏,最大程度的避免后期的大量“返工”。
09、英文的“实战”巩固
在经历过高考、四六级、考研以及考博后,英语的“应试生涯”差不多已经结束,但是对于从事科研的同学们来说,通过英语来辅助自己的科研才刚刚开始,对英语的利用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实战”的环节。还会有大量的英文文献要去消化、有一场场学术交流需要去用英语完成、以及数不清的论文写作,仅靠目前掌握的技能还远远不够驾驭起博士的科研。
日常的口语练习、外文阅读理解同样少不了,要随时准备好可能会在各种场合出现的“突发状况”:博导临时出差,让你去对接某位外国学者的到访,在学术汇报的交流环节突然被老外提问,以及突然收到外文期刊编辑的审稿意见需要及时回复。
因此在日常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专业英语”的能力,可以留意以下几点:每次在汇报前,单独准备一份脱口英文版,同时提前拟好一些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并做好回答准备;熟悉常用的外刊邮件回复模板,能够在不借助翻译工具的条件下及时、准确的进行回馈。
关于博导
01、学会分配博导安排的任务
当被安排去负责课题、基金的申报时,不要简单的认为所有的大小工作都是由你自己独立完成,博导更看重的是结果和效率。
来源:微博
因此,作为一名博士生,还要学会把任务合理的“安排分配”下去,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完全可以组织师门的硕士生们去完成,把整个团队充分的调动起来,最终高效的完成博导布置的任务,不仅能节省自己的时间,还能展现自己的团队组织和协调管理的能力。
记住,博士生接到的任务,往往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不要害怕去担任师门组织者的角色,最后导致“出力不讨好”。
02、不要坐等导师联系你
来源:微博
如果发现博导老是主动联系你,询问你某件事的进度,那么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或许你太不积极太被动、或者就是太拖延了。
一定要把这当作是一个信号、甚至是一个“警告”,把手上的事情加快进度,并主动联系博导进行交流、哪怕是针对某件小事的征询意见,也十分有必要。身边有很多同学在连续几次“被博导主动召唤”后,就被请去博导的私人办公室喝茶了,还被质疑是学术懈怠,给导师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03、依靠博导积累人脉资源
总是看到身边的师兄师姐乐忠于和博导一起参加各种社交(饭局、酒局)活动,甚至主动帮导师去做一些跑腿的活,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从一位前辈口中得知,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快速结识到各种各种的资源,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人脉。
正如在踏入科研的那一刻起,需要通过不断的搜集和整理文献以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同样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网,而最便捷的实现方式就是借助博导的现有资源。
生活篇
01、适时出实验室,融入生活百态
对于理工科博士生来说,长年累月的沉浸在比较封闭的实验室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以为到了博士阶段,优秀的大佬更是夜以继日地埋头实验室,根本无暇顾及科研之外的闲杂轶事,事实却是相反,那些论文和各种荣誉尽收的大佬们,同样也活跃在各个平台——志愿者、网络直播、社会兼职等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来源:小红书
做科研的时候需要精力集中,但仍要匀出一些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科研的日常松弛有度,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02、同学关系、随遇则安
习惯了在中学时代,以及本科、硕士期间大家三五成群的生活和学习,也容易对读博的“交友”抱有很大的期望,想结交一些形影不离的伙伴。
可现实却是,博士生的团队归属特征更明显,虽然有一个名义上的“班级”,但是大家都是以各自的团队为生活空间,平时比较少能和团队以外的同学有更深入的交流;加之博士生的数量本来就少,还有很多人已经有了家庭,因此很难建立起像过去那样的同学关系。
为此大家要摆正心态,不要过分苛求那种理想的“亲密关系”,正确的应对是“随遇则安”。
03、稳定的感情关系很重要
如果是有了家庭、有了另一半,就要在科研的同时,用心去经营和维护这种关系,感情得来不易,双向奔赴,不仅能让枯燥的科研充满动力,还能在不远的未来共同见证生活和事业的开花结果。
如果在读博期间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关系”,一定要认真考虑好。如果只是因为“孤单了想找个人陪、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没谈过恋爱先找个人试试”等原因,很仓促的做了选择,那么之后一旦相处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双方的生活和科研,得不偿失。
如果决定了读博期间要“孑然一身”,也无可厚非,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沉淀到自己的科研上,为将来做长期投资。总之潜心科研离不开稳定的情绪状态,且行且珍惜。
只要条件允许不需要主动去熬夜,就坚决不开夜车,关于这条,希望各位不是后知后觉,因为身边已经有了很多的教训。
科研的路还很漫长,过度的透支身体是最愚蠢的做法,懂得细水长流的人,才能越走越远。
转自:“大学生科研竞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