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长项与短板
2023/6/28 18:03:11 阅读:73 发布者:
用围棋段位衡量批评能力、研究能力、自我批评能力,博士生的平均水平分别是九段、七段、五段。批评他人的能力九段,学术创新的能力七段,自我批评的能力五段。我的起点低于平均水平,读博士时的三项能力分别是七段、五段、三段。
批评他人的能力是九段,不比导师弱。参加会议也好,课堂讨论也好,只要是谈他人的研究,理论点评头头是道,方法批评一针见血,擅长屠龙。不仅如此,提出的研究建议富有想象力,不乏创造性。不过,发挥批评能力容易产生廉价的成就感,乐此不疲,虚荣心就会膨胀。
研究能力七段,比硕士强,比博士弱。做创新研究,很难实现突破,不会雕虫。放弃学业,得不到博士学位,有点尴尬,也有点可惜。好在研究能力可以提高,前提是下真功夫修炼,当然也要遇到既有真功夫也肯传功的导师。
短板是自我批评的能力,只有五段,甚至更低:看见弟兄眼中有刺,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看自己的论文,横看竖看,怎么看怎么顺眼,越看越顺眼,自我欣赏,自我催眠,直至自恋。给学术刊物投稿,明明是高攀,要力争得到同行评审的认可,然而感觉是低就,仿佛投稿是给刊物面子。
上述九段、七段、五段的组合是正常的,是学者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是绝大多数学者必然经历的阶段。承认这一点,证明有自知之明。
从博士生到博士,从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知识的生产者,是从学生到学者的质变。实现这个质变,要把研究能力从七段提升到九段,很难;把批评能力保持在九段,不难;难关是把自我批评能力从五段提升到九段。
提高自我批评的能力最难,然而最重要。学会像批评他人一样批评自己,不仅需要提高自我反省能力,更要提高自律的毅力。学会批评自己,才能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伦理,提高人生境界,脱胎换骨。
攻读博士学位很辛苦,饱受挫折。不过,如果下几年苦功夫能实现人生境界的飞跃,即使毕业后不做学术研究,也值得。
转自:“在学术界谋生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