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这位著名近代史专家,任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

2023/6/28 15:11:29  阅读:32 发布者:

著名近代史专家汪朝光已任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

据四川大学官网,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已任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朝光教授简介

汪朝光,1958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自198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东亚史,著有《中华民国史》第411卷(中华书局2011年)、《中国近代通史》第6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5、《中国抗日战争史》第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世界历史》第35卷(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和与战的抉择:战后国民党的东北决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并在各权威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2022年入职四川大学,任文科讲席教授。兼任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曾为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日本中央大学访问学者。

汪朝光教授部分论文

[1]汪朝光等. 中国与世界:海外中国近现代史文献的收集、整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05):5-25.

[2]汪朝光. 辛亥革命是一座历史丰碑[J]. 红旗文稿,2021,No.453(21):18-21.

[3]汪朝光. 孙中山的国际观与他的实业建设构想[J]. 广东社会科学,2021,No.211(05):100-102.

[4]汪朝光. 1919:反帝反殖民族主义的东亚时刻及其历史意义[J]. 民国档案,2020,No.141(03):94-98.

[5]汪朝光. “二次革命”失败后的反袁集合——兼论钮永建和革命党人[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04):70-74.

[6]汪朝光. “行宪”乱局与国民党统治的衰颓——以1948年“行宪国大”为中心的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19,No.233(05):88-105+161.

[7]汪朝光. 中国世界史研究70年回顾与前瞻[J]. 社会科学战线,2019,No.291(09):13-28+282+2.

[8]汪朝光. 有关审稿制的几点思考[J]. 近代史研究,2018,No.227(05):14-15.

[9]汪朝光. 全国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地方政治改革[J]. 社会科学研究,2018,No.238(05):141-152.

[10]汪朝光. 从“七七”到“八一三”: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决策的酝酿和实现[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01):74-86+158-159.

[11]汪朝光.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一致抗日局面的形成[J]. 抗日战争研究,2017,No.106(04):4-16+159.

[12]汪朝光. 民族抗战与革命建政——中共的抗战崛起之路[J]. 苏区研究,2017,No.14(04):14-30.

[13]汪朝光.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外部世界之互动[J]. 当代韩国,2017,No.92(01):89-102.

[14]汪朝光. 从就任到辞任——抗战初期孔祥熙出任行政院长之经纬[J]. 民国档案,2017,No.127(01):129-138.

[15]汪朝光. 革命的意义[J]. 近代史研究,2016,No.215(05):13-15.

[16]汪朝光. 战争和人——抗战研究的多样化主题和路径[J]. 抗日战争研究,2016,No.100(02):14-16.

[17]汪朝光.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军政机构改组[J]. 中州学刊,2015,No.227(11):128-134.

[18]汪朝光. 抗战与建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研究[J]. 抗日战争研究,2015,No.97(03):33-46+159.

[19]汪朝光. 多维度地认识和理解孙中山及其时代[A]. 上海中山学社.近代中国(第二十四辑)[C].:上海中山学社,2015:7.

[20]汪朝光. 示形与决胜——国共全面内战初期的山东战场[J]. 军事历史研究,2015,29(02):57-75.

[21]汪朝光. 进退之间的博弈:战后东北苏军撤离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06):91-101+156.

[22]汪朝光. 喜悦与纠结——由蒋介石日记观其战后对日处置的两面性[J]. 江淮文史,2014,(05):51-69.

[23]汪朝光. 台湾史研究的维度与思考[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3.

[24]汪朝光. 二战和抗战与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问题[J]. 近代史研究,2013,No.198(06):16-18.

[25]汪朝光. 抗战胜利的喜悦与对日处置的纠结——由蒋介石日记观其战后对日处置的双面性[J]. 抗日战争研究,2013,No.89(03):5-18.

[26]汪朝光. 睿智的思考——读《民国的政治逻辑》[J]. 电影艺术,2011,No.338(03):146-148.

[27]王奇生,杨奎松,汪朝光,雷颐,张弘. 中国革命的内因与外因[J]. 社会科学论坛,2010,No.226(22):111-121.

[28]汪朝光. 成败之间——蒋氏父子与1948年金圆券币制改革[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卷·政治·外交(下)[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33.

[29]汪朝光. 众里寻他千百度——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的中国内地映像[J]. 学术研究,2010,No.303(02):102-114+160.

[30]汪朝光. 战时的蒋介石与孔祥熙[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蒋介石的人际网络[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12.

[31]汪朝光. 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J]. 近代史研究,2009,No.(03):63-76+3.

[32]汪朝光. 《社会科学研究》创刊30周年感言[J]. 社会科学研究,2009,No.181(02):9-10.

[33]汪朝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中间党派的政治抉择[J]. 学术月刊,2009,41(02):139-147.

[34]汪朝光. 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8:26.

[35]汪朝光. 危机中的因应——中国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研究[J]. 历史研究,2008,No.313(03):81-93+190-191.

[36]汪朝光. 关于“官僚资本”的争论与国民党执政的危机——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三[J]. 民国档案,2008,No.92(02):105-111.

[37]傅铱华,张帆,汪朝光. 雅尔塔远东问题协议重探——以傅秉常为中心的讨论[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No.181(01):79-88+143-144.

[38]汪朝光. 南北对峙中的护法运动——兼论护法时期的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J]. 史学月刊,2008,No.327(01):70-77+85.

[39]汪朝光. 官营化·教育化·普及化:抗战时期后方电影的发展路径转向[J]. 江海学刊,2008,No.253(01):153-160.

[40]汪朝光. 建国初停映美国影片纪实[J]. 世纪,2007,No.85(04):4-8.

[41]汪朝光. 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7,No.159(03):51-65+158.

[42]汪朝光. 上海电影的现实主义品格与娱乐风格——由战后上海电影业的兴盛说起[J]. 电影新作,2006,(06):19-22.

[43]汪朝光. 关于战后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激烈争执——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二[J]. 民国档案,2006,(03):118-125.

[44]汪朝光. 关于战后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激烈争执——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二[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学科、《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学科、《历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14.

[45]汪朝光. 影艺的政治:一九三○年代中期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 历史研究,2006,(02):62-78+191.

[46]汪朝光. 风潮中的民声与官声——“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大陆新闻媒体之所见所论[J]. 社会科学研究,2006,(02):129-138.

[47]汪朝光. “《不怕死》事件”之前后经纬及其意义[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16.

[48]汪朝光. 抗日战争历史的影像记忆——以战后中国电影为中心[J]. 学术研究,2005,(06):91-100+147-148.

[49]汪朝光.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日三方互动关系研究[J]. 史学月刊,2005,(03):61-71.

[50]汪朝光. 全面内战初期国民党军事失利原因之辨析[J]. 民国档案,2005,(01):97-105.

[51]汪朝光. 临城劫车案及其外交交涉[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01):81-92.

[52]汪朝光. 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4,(06):87-121+1.

[53]汪朝光. 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A].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17.

[54]汪朝光. 20世纪初叶电影在东北边陲之兴——哈尔滨早期电影市场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03):97-106.

[55]汪朝光. 平实叙事  寓论于史——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J]. 近代史研究,2003,(06):209-230.

[56]汪朝光. 战后旅大接收问题研究[A].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23.

[57]汪朝光. 国民政府对抗战胜利之初期因应[J]. 抗日战争研究,2003,(02):1-28.

[58]汪朝光.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历史研究,2003,(01):109-119+191.

[59]汪朝光. 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2,(06):58-88+2-1.

[60]汪朝光.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J]. 抗日战争研究,2002,(01):24-49.

[61]汪朝光. 战与和的变奏——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的中国时局演变[J]. 近代史研究,2002,(01):14-42+2.

[62]汪朝光. 战后国民党政府的电影检查[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06):113-123.

[63]汪朝光. 战后国民党对共政策的重要转折——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J]. 历史研究,2001,(04):72-87+189.

[64]汪朝光. 战后初期中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若干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34-42.

[65]汪朝光. 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J]. 近代史研究,2001,(03):203-226+0.

[66]汪朝光. 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1,(01):119-140+1-0.

[67]汪朝光. 1946年早春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顿挫——以政协会议及国共关系为中心的研究[J]. 历史研究,2000,(06):107-119+192.

[68]汪朝光. 关于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私人财产的一例调查[J]. 近代史研究,2000,(03):297-305.

[69]汪朝光. 简论1947年的黄金风潮[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04):66-74.

[70]汪朝光. 简论1946年的国共军事整编复员[J]. 民国档案,1999,(02):105-112.

[71]汪朝光. 抗战时期伪政权高级官员情况的统计与分析[J]. 抗日战争研究,1999,(01):71-91.

[72]汪朝光. 19941996年《近代史研究》发表书评情况的基本分析[J]. 近代史研究,1999,(01):37-40.

[73]汪朝光. 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J]. 美国研究,1998,(02):113-139.

[74]汪朝光. 东北停战与国共战略的调整[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02):67-76.

[75]汪朝光. 泛政治化的观照——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18951949[J]. 美国研究,1996,(02):78-92+4-5.

[76]汪朝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研究[J]. 历史研究,1995,(06):120-133.

[77]汪朝光. 一种研究框架中的民国对外关系——评《剑桥中国史》第13卷第2[J]. 近代史研究,1993,(05):124-137.

[78]汪朝光. 199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92,(05):206-219.

本文来源:川大新闻网、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