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医学新视点 ,作者医学新视点
肥胖症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肥胖症影响全球超 10 亿人,其中 6.5 亿为成年人。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无论是肥胖症还是代谢综合征,这两者均与死亡及多种类型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众所周知,饮食习惯对于心脏代谢健康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支持,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与心脏代谢风险呈负相关。与此相对的是,饮食中富含高度加工的食品与肥胖症和相关代谢合并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近日,顶级营养学期刊 Nutrients 发表重磅系统性综述,基于所有可用的前瞻性研究的数据详细总结了超加工食品与成人肥胖症发生率以及心脏代谢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的是,纳入的所有研究均报告超加工食品摄入与超重/肥胖症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不仅如此,绝大多数研究证据支持,超加工食品与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
截图来源:Nutrients
超加工食品(UPF)是指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加工制作,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普遍含有高糖、高盐、高脂肪、低蛋白、低膳食纤维、低微量营养素的一组方便即食、可口美味的食品。超加工食品一般含有 5 种或 5 种以上的成分。综述指出,常见的超加工食品有早餐谷物片、包装零食、包装面包、人造奶油、加工肉制品、预制冷冻菜肴、速溶汤、甜/碳酸饮料以及蒸馏酒精饮品等。
多项研究报告称,全球超加工食品的消耗量正在不断上升,部分国家人群每日超加工食品摄入热量甚至占到饮食总热量的一半以上。此外,有研究表明,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将进一步促进膳食营养失衡(热量、饱和脂肪、糖和盐的摄入量过高;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不足),并潜在提高了肥胖症和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风险。
当前这项系统性评估研究最终共纳入 17 项研究(包含 1 项来自中国的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这 17 项研究共涉及 822213 例成人参与者。
每日摄入超过这个量,体重超标/腹型肥胖风险升高近 50%!
共有 8 项队列研究评估了超加工食品摄入与体重超标、腹型肥胖风险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研究均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与体重超标、腹型肥胖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一项针对 SUN 队列(The University of Navarra Follow-Up cohort study)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表明,正常体重的参与者摄入较高量的超加工食品,随访期间超重或肥胖症的发生风险相较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低的参与者升高了 26%。
来自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显示,每天食用超加工食品超 50g 的参与者相较于不食用超加工食品的参与者,超重/肥胖症的发生风险升高了 45%、腹型肥胖的发生风险升高了 50%。此外,一项纳入英国人群数据的分析研究显示,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低的参与者相比,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肥胖症和腹型肥胖的发生风险分别升高了 79% 和 30%。
2 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升高 53%
在本次系统性评估中,仅有一项纳入的研究分析了超加工食品与空腹血糖受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有 4 项研究重点关注了超加工食品与 2 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数据显示,23~25 岁人群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 37~39 岁时的空腹血糖受损无关。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方面,NutriNet-Santé队列的分析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的日摄入量每增加 10% 与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升高 15% 显著相关;超加工食品的日摄入量每增加 100 g 与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升高 5% 有关。
纳入 35~70 岁参与者的 Lifelines 队列显示,超加工食品的日摄入量每增加 10% 与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升高 25% 相关。此外,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的数据提示,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低的参与者相比,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升高了 44%;而超加工食品的日摄入量每增加 10%,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则显著升高 12%。值得关注的是,SUN 队列的分析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相较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低的参与者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不仅显著升高,且升高幅度达到了 53%。
高血压发病风险显著升高 17%~21%
共有 4 项研究重点探讨了超加工食品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提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或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 17%~21% 有关。此外,23~25 岁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 37~39 岁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边际相关。
超加工食品与血脂异常有关
总体而言,对于 ≥ 60 岁的老年人群而言,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风险升高 166% 有关。不仅如此,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还与这部分人群「好胆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有关。
此外,ELSA-Brasil 队列的分析结果提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相较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低的参与者孤立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孤立性高胆固醇血症、HDL-C 水平较低以及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生风险更高。
超加工食品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无关
只有一项研究评估了超加工食品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23~25 岁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 37~39 岁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无关。
小结
综述强调,超加工食品是能量密集型、饱腹效应较低的食品,营养价值相对较低。超加工食品富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糖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钠,食用超加工食品或将导致膳食中纤维、微量营养素、天然存在的其他保护性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低。此外,超加工食品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这将促进奖赏神经回路机制的改变,导致人体对食物的渴求性增加,并进一步加剧食物过度摄入。
总体而言,当前所有可用的前瞻性研究的数据均一致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与肥胖症的发病有关。此外,分析数据提示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心脏代谢风险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关联,但截至目前相关研究数量较为有限。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