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19世纪英帝国治下:压迫·反抗·饥荒

2023/6/28 9:09:01  阅读:3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嘉陵桥渡 ,作者郑渝川hiecy

1857年,莫卧儿帝国的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扎法尔依旧生活在德里的皇宫之中。他是帝国名义上的君主,而现实身份则是英国看押的囚徒。当然,作为对君主的尊敬,英国代表每次要让巴哈杜尔担负法律或政治上的责任,还是会在拜访时进献一袋黄金作为贡品。

巴哈杜尔授权将自己每天的生活状态以起居注的方式公之于众。他的臣民,尤其是穆斯林属民对于他毕恭毕敬,而印度教的民众也对他有相当程度的尊崇。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1857511日的那一天,印度士兵掀起大起义时,革命者依然首先找到巴哈杜尔,希望由他来作为民族独立革命的领导者。

巴哈杜尔这时已经82岁,他并不想走出领取养老金度日的舒适区。但革命者的意志很坚定,不容任何妥协。

虽然英国人不承认1857年印度大起义是一场类似于美国独立战争那样的民族独立革命,但事实上,这场起义拥有非常坚实的跨阶层团结基础。旧时的王公大臣,除了作为吉祥物的巴哈杜尔本人,其他人的特权地位受到根本性的动摇。宗教领袖(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都不满英国人带来的欧洲传教士。普通人则因为英国殖民统治程度的加深,无形之中加深了对于印度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破坏,生计困顿。

此外,还有两个因素。第一,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得英国人损失惨重,因而无意间收缩了在印度的驻军,英国士兵仅仅3万,而经过英国编训的印度士兵有25.7万。当时,流传着一个传言,也就是印度士兵新配发步枪,必须用牙来咬开油纸才能装配子弹,而油纸有一部分是猪油,还有一部分是牛油,这正好匹配了英国人扩大传播欧洲宗教的做法。印度士兵认为,此举是同时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士兵被迫改信欧洲宗教。虽然殖民地当局迅速作出反应,改配了包裹子弹的油纸,油脂调换为菜油。但为时已晚。

第二,尽管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的时间已经很长,但是日不落帝国依旧希望打通埃及、土耳其、波斯乃至阿富汗的通道,以阻断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国对于印度的潜在威胁,但偏偏在1841-1842年在阿富汗遭遇了难堪的失败。这也是阿富汗“帝国坟场”之称的来由。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简·莫里斯在其所著的《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一书中就指出,英国认为19世纪30-40年代的阿富汗王国极度虚弱,所以就组织由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混编的部队发起了对阿富汗的进攻。一开始,英军的攻势非常顺利,迅速攻下了喀布尔,这就像是1个多世纪以后的苏联军队以及更往后的美国军队那样。但控制阿富汗全境变得十分困难。最终,英国人在溃逃中被残酷击败,撤退过程的战死人数甚至超过了1.2万人,最终只有一名战地医生狼狈地逃至英国的印度属地。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书中指出,正是因此,印度士兵认为英国人已经不足为惧,阿富汗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印度人不能呢?

1857511日当天,在起义的印度士兵威逼、劝说巴哈杜尔的同时,德里的英国人几乎悉数被灭门。混乱在印度次大陆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但英国人在仍然盘踞的据点仍然稳固坚守。印度起义者并没有当初阿富汗反抗者那样的组织灵活性,也缺乏必要的统一性。

在这场起义之后被镇压后,《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书中指出,英国人的报复行为与之前印度起义者表现出的狂暴不相上下,“英国人民族性中最恶劣的党同伐异与沙文主义便浮出了水面”。英国殖民当局以在起义中受害的英国人的遭遇为理由,部署实施更为恶劣的报复杀害行为,“在一本本英国人的回忆录中,印度人都被描绘成残忍、背叛、忘恩负义的形象”。

对于捕获的印度起义军成员,英国人对之施加以炮决,虽然这是以所谓军事法庭的名义审判做出的。但英国的法律从未允许过这样的死刑方式。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这本书是书作者“大英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描绘了维多利亚登基到1897年大英帝国扩张侵略的及时,记叙了喀布尔大溃退、印度兵变、祖鲁战争、英国殖民者与布尔人的冲突等战事,以及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其他一些大事件,包括澳大利亚土著是如何在英国移民的挤压下消亡,英国人如何探索尼罗河,英国殖民治下如何爆发了爱尔兰大饥荒等。这本书以翔实的史实叙述,反讽了英国帝制拥护者对于帝国“昭昭天命”的歌颂。

即便是所谓相对和缓的殖民统治,也出现在主要以英国白人移民为主体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书中不无戏谑地描绘了悉尼等澳大利亚城市作为收纳英国放逐的罪犯等社会危险人数的目的地,在治理中推行的暴力、残忍。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这本书同样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爱尔兰大饥荒这样一场始于天灾,却因为英帝国的暴虐无能而被持续延续的灾害。爱尔兰的村庄“有一半都已废弃抛荒,大多数居民处在饿死的边缘。有些人看上去就像活着的骨架,有些人因饥饿而腹部鼓胀或四肢浮肿。地上四处都是被老鼠啃食或被饿狗啃咬过的尸体……(妇女)如同一把骨头一般躺在床上,疯狂地高喊着要食物。有些孩子的下颚已经腐烂,无法说话;有些男性的身体已经浮肿至正常身材的两倍;有婴儿的手臂瘦得像纤细的树枝……有些男孩头上只剩下一小块一小块的头发,脸上却怪异地长出绒毛,加上他们因饥饿而身材瘦弱,不常发出声音,看起来竟像是一群虚弱的猿猴”。

正如书作者所解释指出的那样,爱尔兰大饥荒爆发之前,英国长期急速推进对当地土地的占领,爱尔兰人的反抗引发了英国人的不悦。英国人担心欧洲大陆爆发的革命扩散到爱尔兰,甚至在饥荒爆发后,仍然加大了对爱尔兰粮食的征调——很简单的道理:饥饿会让反抗者变得安全。

19世纪6070年代,已经彻底被并入英国版图的印度,几度出现大饥荒,每次均有上百万人饿死,1876-1878年的饥荒据称饿死者更是高达上千万。印度经济学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

 所评图书:

书名:《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

作者:(英)简·莫里斯

译者:杨莛薇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2

转自:“学术星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