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生想做出学术成绩,必须避开这四个“坑”!

2023/6/26 17:35:23  阅读:54 发布者:

根据自己看到的一些故事,我想多谈一下这个问题。希望没进“坑”的你能有效避“坑”,不幸入“坑”的你也能抓紧脱身。

第一个“坑”:相信捷径的存在

当你相信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认为有一个东西叫作“捷径”的时候,你就已经步入了第一个“坑”。

我经常能看到同学们的各种问题,抱着给大家解惑的心态,我都会特别认真地逐一回答。但是时间一长,我忽然发现有些同学期待得到的,不是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想知道如何不费劲去完成这件事。

比如,有的同学会问:“老师,你说我读研究生怎么能够发文章呢?”我会耐心地给他一步一步讲清楚,结果却是,讲了以后他还不满意。后来我才发现,他实际上想问的并不是这个问题。他想知道的是:“老师,上研究生期间,如何能够不费事就发文章,还让导师喜欢我呢?老师,上研究生期间,如何能不费事就让师兄师姐每天追着我教东西呢?”如果你还抱有这种幻想的话,那我劝你算了。

怎么办呢?这个世界上,能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已经是幸运儿了。大家读研需要不断上手去做,在中间找到问题,并解决它。“变牛”的路上,没有直达的捷径。想和别人不一样,就需要付出。

第二个“坑”:等待导师教会一切

导师,顾名思义就是指导研究学习的老师,他当然有义务去管你,但如果你觉得他必须要手把手地教给你一切,那很不幸,你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坑”。

99%,甚至是100%的导师,都无法如你所愿的时候,负面循环就开始了。“我的导师不管我,我的导师不好,所以我在研究生期间永远做不出任何东西。”“就是命运不公,我不是‘天选之子’,我注定做不好科研,所以我就应该‘躺平’。”“我不行是因为我没遇到好导师,一定有特别好的导师,我只需要躺在家里,他就能恰到好处地给我送上一篇SCI论文让我署名,可能未来某一天我还能因为他当上院士。”那我真的劝你,多睡一会儿吧,梦里什么都有。

我们必须要明确,没有任何一位导师有义务手把手教会你每一步。研究生导师与你的初、高中老师不同,他们不会将知识点、考点、得分点都用加粗的记号笔帮你画清楚,更不会帮你扛下所有重活、累活。

那应该怎么办呢?你要想办法,去打破期待导师单方面输出、指教的模式,建立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具体如何做呢?开始的时候,可以经常沟通,先把和导师沟通的渠道打通。你们可以当线上网友,可以面对面谈,也可以一起去食堂吃个饭。不管怎么做,都要尽快地互相了解起来。然后呢,通过做事情去磨合关系,用三个月的时间,建立彼此的相处模式。比如在本书第一部分第6章给大家讲过的“简历管理法”,你可以拿着自己现在需要做的事项计划去和导师聊,看看双方如何可以把这些事做起来。

第三个“坑”:“摆烂躺平”,可我不认

做选择时,两眼一抹黑,听天由命;出结果时,却拒绝认命,怨天尤人。这就是很多人深陷其中的第三个态度大坑。

“没有选一个合适的导师,可这不是我的错,并不是因为当时我没有穷尽信息去选一个适合我的,当时我也没有其他办法呀,迫不得已被逼无奈选择了他。选定之后,更没办法呀,我和他各种不合,各种相冲,所以我做得多烂,都不能怪我。”

成年人的世界里,最基本的规则就是“我的人生我选择,我的选择我负责”,换句话说,就是要能够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一切成果,然后承担相应的后果。

我们要有战略上的勤奋,也要有战术上的勤奋。但是大部分优秀的人很多时候是战术上很勤奋,而忽略在战略上的勤奋,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做选择的时候,要穷尽自己所有的选项,去做一个相对来讲在彼时彼刻比较理智的决策,贴合喜好、满足现状、符合对未来的期许,这很正常,也符合每个人对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但问题常常出现在选择之后。面对可能与预期不同甚至是令人失望的局面,立刻翻脸不认。“这不是我选的,这是我妈选的”,又或者是“当时各种阴差阳错,我就是瞎弄的”。可是,不管是谁选的,是不是瞎弄的,你也是知情且默许这种选择的,既然如此就得认,对吧。认可、承担自己的选择,这是成年人应该做到的事。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你能做的就是抛开对各种或真或假的客观理由的情绪,把手上的牌打好。比如,你可以用简历管理法,从终点出发,倒推起点和过程中需要做出来的可以写在简历上的事。日复一日,努力做出实际的改变,让自己向着好的地方进发。

第四个“坑”:认为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能力

如果你觉得读一本书、上一节课、看一个视频,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那就进入了第四个思维大坑。

很多时候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经过反复练习—仔细琢磨—上手去做—再反复练习,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正循环,不断螺旋上升,最后提升得到的。比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做PPT演示的能力等,都是这么提升的。而不是你去观摩一个什么东西,或者阅读一本书,就能像芯片插到你的脑子里面一样,直接注入了某一项能力。这是典型的想得多,做得少,思考多,落地少。

想要脱离这个思维大坑,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练习的力量,相信这个在过程中不断琢磨、参悟、做个有心人的力量。不知道大家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去写作,我从本科毕业开始做科研那一刻开始,没有一天停止写作这件事情。写作是不能停的,停了以后你就手生了。写作能力,就是在一天天的写和琢磨中提高的。所以说,大家要想提高任何能力的话,都要坚信1万小时定律。从小事做起,进行细化,比如每天写100个字,然后以此带动整体的科研进程。

摘自《学术“咸鱼”自救指南》之“导师面对面”别册。

转载:中国研究生

转自:“学术鸽”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