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今晚线上讲座预告|赵奎英:当代跨媒介艺术的感知与存在方式革命

2023/6/26 14:19:55  阅读:38 发布者:

当代跨媒介艺术的

感知与存在方式革命

The Revolution

in Perception and Being

of Contemporary Intermedial Arts

主讲人:赵奎英 南京大学

对讲人:刘昌奇 山东师范大学

主持人:赵斌 北京电影学院

讲座时间:2023626日 晚19:00

腾讯会议:204-680-297

·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跨媒介艺术,在审美感知与存在方式方面都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这两大变化可以概括为复杂“共感知性”与具身“空时性”。但共感知与空时性不只是当代跨媒介艺术的被动特征,而且也是其积极探索的主题和内容。这种变革不仅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而且具有后现代的哲学文化基础和深层的存在论依据,它与当代艺术通过跨媒介实践重建艺术、人性与世界的存在的统一性、混整性有关系。但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跨媒介艺术的这一倾向与“总体艺术”的追求有所不同,它既指向统一性、混整性,也隐含着多元和区分,导向具有某种“审美异托邦”性质的多元共生性。对当代跨媒介艺术的这一变革进行探讨,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哲学与美学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   学者简介

赵奎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江苏省“社科英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符号学与生态艺术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艺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已出版《语言、空间与艺术》、《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等著作6部,主编“语言学与诗学译丛”,共同主编“南京大学艺术理论文丛”;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Rivista di Estetica(意大利《美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九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等6,曾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十余项,并曾获江苏省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

·   回应人

刘昌奇,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20世纪西方艺术史学与艺术理论、中国当代电影。博士论文《贡布里希语言学视域与“图像符号学”》曾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在研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巴克森德尔新马克思主义艺术史论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贡布里希艺术学话语体系研究”。在《文艺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来源:影像艺术理论研究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