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自身规模优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驱动力,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避免陷入“制造业碳中和”认识误区
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不是“制造业的碳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是其重要目标。碳中和是一个系统全局的概念,并非某一部门或行业自身的碳中和。从产业层面来看,实现制造业碳中和需要对整个生产运营过程进行低碳化改造,前瞻性适应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从企业层面来看,低碳化发展遵循碳生命周期规律,需置于全产业链的视角统筹思考。某个节点企业对应的碳排放,取决于其生产过程直接带来的碳排放,也与其使用的电、天然气等能源消耗有关,同时与企业价值链上的碳排放有关,这是碳排放与大气污染排放在治理方面的重要区别之一。整体来看,制造业低碳化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碳中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低碳化发展方式和实现形式不同,行业所在地区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资源禀赋也不相同。与此同时,尽管制造业低碳化发展被学界视为驱动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但至今并未有一个公认且统一的路线图。因此,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应秉承行业独特性和特殊性,充分考虑国内外环境和发展现状,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有序实现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的跃升。具体实施上,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需要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为基础,以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技术进步为支撑,在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不断发挥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中国优势
第一,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为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多个层面及维度颁布实施了支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推进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市场机制。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使制造业低碳化转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部署之一,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第二,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为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持。制造业低碳化转型是对整个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与全生命周期的提质升级,需要着眼制造业整体构建低碳绿色制造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不仅有助于在单个领域和环节优化技术、资金等要素配置,还可以通过相互补位,寻找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瓶颈环节”,有力且精准地推动制造业低碳化转型。
第三,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全球产业资本面临新的结构性重组压力。工业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完全抛弃传统产业。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资本优势与消费市场积累方面的优势,通过与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技术结合,兼顾传统产业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这将有助于缓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冲击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第四,人力资本积累为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推动低碳技术创新,还可以推动人力资本在不同产业间进行结构性重组与优化配置。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积累了大量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化人才,为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才储备,成为支撑制造业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第五,促进消费低碳升级为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来自需求侧的重要动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除了供给侧的转型升级,还需要需求侧消费的大力引导。不断提高绿色低碳产品需求,有助于扩大制造业低碳化发展规模,降低企业低碳化发展成本,进而在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消费侧激励与供给侧转型的良性循环。
积极探索制造业低碳化发展路径
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竞争和利益格局调整的主战场。结合我国国情,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关键在于厘清接受“什么样的成本”以实现“低碳化发展的收益”,进而在成本最小化的同时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
第一,建立科学评价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指标体系。具体可从低碳化基础(碳排放与碳生产力)、能源低碳化(能源消耗、能耗强度与电耗强度)、产业低碳化(能源结构和工业能源消耗)、社会低碳化(碳减排战略、清洁与高效能源利用、环境科技研发与推广、低碳行动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建立评价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指标体系,为精准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做好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政府、市场与企业协同推进。其一,针对不同地区的碳排放、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差异,制定面向生产者与消费者政策协同的差异化的政策清单体系,促进市场激励型、强制命令型与自愿型政策工具的有机结合。同时,形成有助于不断提升政策清单内容与选择的优化方案,推进政策清单体系的动态调整。其二,基于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明确政策清单体系在不同应用情景中的效度,为多维度的实施主体提供可靠的选择量表体系,进而使清单的设计、优化与选择更加有的放矢。
第三,积极开展低碳创新投资,为制造业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财政与金融支持。一是结合企业低碳化转型的特点,探索成立引导制造业企业低碳化发展的专项支持资金,丰富股权与债权及其组合的多元化投资方式。二是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低碳化发展的财政与税费支持,尤其是对于资产较“重”的企业,有效降低企业低碳化转型带来的沉没成本。三是鼓励绿色金融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低碳化转型的信贷支持,针对不同企业的行业特征与转型阶段,促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多元化,降低企业低碳化转型所需的融资成本。
第四,促进消费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培育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一是加大绿色基础投资,通过公共交通、低碳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消费与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健全绿色产品标准体系,优化绿色产品信息传递渠道,改善绿色产品质保体系,加大绿色低碳观念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的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偏好。三是建立促进绿色低碳消费的政策支持体系,依据重点消费领域特点,制定消费激励型、行为约束型与信息传递型政策组合。
第五,及时关注并融入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演变,厘清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短板与瓶颈,确定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方向,探索重点产业的规模、结构与贡献比重,提升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挑战的适应性能力,有效应对大国竞争博弈对推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政策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22&ZD1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