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姐记忆面包325——基于web2.0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2023/6/12 11:32:21  阅读:29 发布者:

(一)背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博客、维基百科、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带有社会化平台性质的新型网络服务和应用纷纷进入大众生活,引领了 Web2.0 纪元的来临。从此,网络世界向人们开放了互动的大门,网民可以更自发自愿地表达观点、自我展示、与他人讨论乃至结识。网络由“读”时代进入了“写”时代,网民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受众,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消费者,而成为了主动的信息分享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整个传播环境的巨变也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文化整体体现出参与、分享、互动的特征,参与式文化因而被众多学者认为是互联网,尤其是Web2.0的一大文化特征。因此,其含义也在Web2.0时代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丰富。

(二)含义

基于web2.0时代的参与式文化继承了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形式特征、草根文化平民化的主体特征以及创意文化崇尚个性的内容特征;但是,参与式文化较为排斥媒介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其更多地强调网民自发式的创意分享和行为互动,因而与大众文化、草根文化以及创意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参与式文化指的是以Web2.0 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周荣庭、管华骥(2010年)在《参与式文化: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

Web2.0网络技术有着天生的依赖性。参与式文化顺应了Web2.0 技术所带来的媒介变革潮流,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催生的新型媒介文化。

注重关系建立与身份认同。在早期的网络文化中,网民因共同的兴趣、情感、认知等需求而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的虚拟社区,社区成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会员身份参与社区活动,共享社区资源。参与式文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一方面,它可使社区成员间的关系超出虚拟层面;另一方面,参与者的数量及其所孕育出的某种公共空间让成员间的关系本身价值凸显。可以说 ,对关系的注重和对身份的认同塑造了参与式文化的原生交往形态,即人取代了信息重新成为网络的节点。

推崇个性化的媒介文本。创作富有个性的媒介文本是公民参与的基本前提,也是参与式文化的基本要素。个性化的媒介文本创作被分为三个层次:用户原创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本身。

强调集体智慧。集体智慧是指”通过分化与整合、 竞争与协作的创新机制,人类社区朝更高的秩序复杂性以及和谐方向演化的能力”。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是公民参与力量的集中体现,它也构成了参与式文化的基本架构。在这个架构中,每个人都作为知识链中的一环,以一种自发的协同机制深度参与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中去。

(三)特点

对于艺术表现和公民参与有相对较低的门槛:在新的媒介环境里,艺术表达不再是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专利,它逐渐转化成一个更为宽泛、更为平民化的概念。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艺术表达的欲求,他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设备和形式进行个性化创作,并且可以根据其意愿将创作成果通过网络展示在公众面前,进而实现与他人的互动。

灵活的社会联系以及社区感:网络的出现使得网民的媒介行为摆脱了孤立的状态,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微妙的机制建立起相互间的联系,能让成员感受到与他人之间存在社会联系,成员他们会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想法和评价。这种联系起初是相对松散而不稳定的,并且大多缺乏与现实世界的双向互动。借助于网络评价带来的反 馈效应和数字作品衍生创作所带来的连锁效应,联系本身变得日渐多元,联系强度也显著增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明显增多。

鼓励创作分享:对于创意、创造和人与人之间的分享有着强力支持。参与式文化使网民更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享的渠道更广阔,分享的层次更深入;分享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分享的保护机制更完善,在诸如知识共享、开放存取等协议的推动下,创作人和许可人的权利可以灵活地保护,共享作品或原创作品上的再创作也变得容易,由此网络分享正朝着合理使用的方向发展。

创造学习的氛围:新手可以通过某种非正式性的渠道向更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和指导。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