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佳文推荐】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基于多维分解视角的考察

2023/6/2 14:49:43  阅读:83 发布者:

作者简介

倪克金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学、要素配置、数字经济。在《经济管理》、《经济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获2020年度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青年学者资助计划资助。

刘修岩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

张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梁昌一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基于多维分解视角的考察

研究背景

2022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优先推进区域协作,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推动配置效率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而中国超过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集聚在数十个城市群中 ,推进城市群一体化是构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环节,也是深挖制造业增长潜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即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联系和规律,总结有益经验。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城市群支持政策的出台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刘修岩和梁昌一,2021),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徐现祥和李郇,2005)。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依赖于劳动力、资本、商品等在城市群内部自由流动,要求生产要素可以跨越行政边界,在更高的空间维度实现优化配置和分工协作(唐为,2021)。已有研究初步证实城市群一体化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吴青山等,2021;刘瑞翔,2019)。但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城市群经济在市场基础制度、市场设施联通、要素资源流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随着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的困难更加复杂。因此,关于中国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配置效率的一系列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和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长时间演变趋势是怎样的?其次,如果将样本扩大到中国22个城市群,而不是仅考虑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发育程度较好的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结论还能否成立?最后,能否分解比较劳动力配置效率改进和资本配置效率改进、城市间配置效率改进和城市内配置效率改进,在这一过程中的相对贡献?以及城市群一体化作用于制造业配置效率主要依赖于有效配置的增加、还是不当配置的减少、抑或是两者的相对变化?

主要发现

城市群一体化是逐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地理单元,也是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区域内资源要素流动,助力国内循环;另一方面城市群统筹规划,协调内部竞争,构建相互配合的产业集群,增强参与国外循环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围绕“城市群一体化”和“制造业配置效率”两个关键词,尝试完成以下三点工作:一,测度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和制造业配置效率在长时间跨度的演变趋势,并归纳特征事实;二,实证检验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配置效率的关系;三,从空间、要素和有效与不当配置三个维度,对城市群一体化影响制造业配置效率的效应进行了细致分解,探寻主要渠道。结论如下:

12000~2015年间中国2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和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是不同城市群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特征。其中,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稳定上升,而西北边远地区的几乎没有增长。

2)城市群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以及使用方言距离和姓氏集中度作为城市群一体化的工具变量的结果也支持该结论。

3)从空间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城市群制造业配置效率提升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城市间配置效率的改进。具体来说,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升1个标准差,城市间配置效率可以提升0.378个标准差,而城市内配置效率仅提升0.151个标准差,前者是后者的2.5倍。

4)从要素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对资本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大于劳动力配置效率改进,具体来说,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1个标准差,会带来劳动力配置效率提升0.117个标准差,而资本配置效率会提升0.519个标准差。

5)从有效配置和不当配置的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对不当配置的纠正作用效果显著,具体来说,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1个标准差,会减少0.264个标准差的不当配置,而有效配置提升0.194个标准差。

政策启示

以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基于历史、地理和制度的原因,直接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可能面临着复杂的挑战,本文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能够显著提高跨区域要素配置效率,表明城市群一体化的一系列支持机制能够有效解决跨区域利益冲突,缓解市场分割。因此,以城市群为突破口逐步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行动路线。

内外兼顾,破除妨碍城市群城市间和城市内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城市间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发挥主要作用,城市内要素配置改善发挥次要作用。因此,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群一体化的进程,建立健全不同城市之间的协商机制,争取实现城市间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并最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由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例如,建立城市间的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建立制度化协调统筹机制、建立跨区域超行政监管机构等。此外,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配置效率的改善,还需要打通各个城市内部要素流动的堵点,在提高城市间配置效率的同时,兼顾城市内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

完善城市群内部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流动体系,实现资金和人才的互联互通。本文的研究表明,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劳动力配置效率改善的贡献较低。这说明,目前中国城市群内的人才流动体系尚不健全,在未来城市群内部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例如,在城市群开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居住证互通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地提供等。在建立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本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制度,建立城市间的税收补偿机制,尝试建立合作产业示范区,由中心城市提供技术和产业发展经验和扶持资金,外围城市来提供建设用地指标,最终实现资金和人才的互通。

建立公平规范的竞争规则,加快企业进入退出。本文的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可以有效纠正不当配置,促使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因此,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城市群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统一市场规则,由城市群常设机构牵头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加速低效率企业的退出。

数据公开

论文附件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网站http://www.jqte.net/公开。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原文刊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年第4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